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及考核改革

2012-08-15 00:49祁静卫谢贝妮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考试考核

祁静卫,谢贝妮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及考核改革

祁静卫,谢贝妮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和考核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和考核的现状,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并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及考核改革策略和方向。

高职公共英语;英语教学;考核;改革策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加强,英语已成为必要的交流工具和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扩大,而且在质量、层次和种类上均提出更高更多要求。因此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既面临发展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英语教育教学改革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测试评估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问题日益突出,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和考核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外语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必须改革早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及考核现状

1.1 教学现状

高职英语公共课程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和方法、教学模式及手段上。突出的问题是:英语教学多采用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而以培养学习者学习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法尚未得到充分重视。这样就导致了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象。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大都经历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至少6年的英语学习,在此阶段其基本的词汇知识和必要语法框架都已搭建起来。高职阶段的学习任务不再应该是以掌握词汇、句子和语法为基本单位的、以应试为主要目标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应该学会运用已有知识去探索和发现更多的相关语言及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思想,扩大视野、学会交流。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此阶段掌握尽可能多地、有效地驾驭语言的能力,积极、主动地用语言作为沟通,不断扩大视野。

1.2 考核现状

考试改革应在分析高职学院教学的普遍现状的基础上展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就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地区差异导致个体差异较大、因各地教育目标不同导致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社会又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水平盲目的要求过高。基于以上及其他种种原因,怎样才能以高职英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社会及企业对学生日益增长的英语水平要求,是高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考试应该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是掌握学习重点为目标。而近年来,高职院校根据高职教育的目的和英语教学的自身规律,在教材选用,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努力,但是在检验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模式及内容上却缺乏必要的重视。目前大多数英语考核模式仍沿用传统的期末闭卷笔试模式,其内容大都包含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几个传统的项目,并以此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点上,考核方式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及考核改革策略和方向

2.1 教学改革策略和方向

高职院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服务于各行各业的一线工作人员。高职英语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工作需求为导向,结合实际岗位的交际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因此,除了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的英语技能,还应该在教学中渗透英语学习的策略,英语交际的策略等职业能力。

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英语教学目前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既要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它本身作为工具的应用性、实用性特点,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考级考试与《基本要求》的“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表面上似乎没有矛盾,但“应试能力”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不能等同起来的,如何协调二者,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所以课程体系设置须“全面、协调”。

既然是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要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院校(如课时充足、实行了分级教学等),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除了基础英语,还可引入英语、商务英语、饭店英语、文秘英语、机英语、装备制造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按不同专业的需要,侧重“听、说”或者“读、写”能力的培养。比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就业需要学生更多的口头交流,教学就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看懂简单的机械操作说明,因而应该侧重“读、写”,提高阅读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其次,帮助学生确立而实际的英语学习目标。在高职院校,衡量英语水平能力主要是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考试{BEC}等。笔者认为,适当引入一些“证书考试”,本着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以考促学,使学生在准备考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英语的学习能力。我院大学英语只有120学时,为此我们在教学计划和内容上作出了相应调整。第一学期侧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加强和听说读写的全面开展,第二学期侧重综合能力的提升并利用选修课补充常用语法和实用写作,适时加入练习和真题的强化训练,以确保一部分想参加考试的学生能顺利通过。

2.2 考核改革策略和方向

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在保持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对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应将考试理解为对教学的一种效果反馈,一种教学方式调节的方向,一种对于教学改革的促进。因此,高职英语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从考核形式上还是考试内容上都应该真正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使之真正能为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考核方式改革必须摈弃传统的以一张试卷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高职学生注重以能力为本位,应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教学,因此考核方式也应相应的偏向于实用,应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英语考核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

公共英语课程依然实行期末考试这种考核方式,但期末考试不仅仅是一张试卷来解决问题,而是要把这种考核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从口语、听力、翻译、阅读、写作等五个方面分别考核,以督促学生英语整体能力的提高。考核由五个部分组成:听力考试、口语考试、阅读考试、写作考试和翻译考试。其中,口语考试和听力考试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通过演讲、对话、话剧、辩论等各种形式来对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水平进行考核。翻译和阅读考试则通过试卷进行考核。写作考试采取分学期进行的方式,每学期一次,前后参考,检验学生写作能力是否提高。最后通过这几种考试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及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从学院的实际出发,教师可通过改进英语教学、考核模式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来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社会及企业对学生日益增长的英语水平要求,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而服务。

[1] 赵姗姗,王革. 由毕业生就业现状谈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 中国成人教育,2010,(7).

[2] 李静. 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推进职业英语发展[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

[3] 辛华.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G71

A

1008-7427(2012)09-0035-01

2012-04-27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考试考核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通道形式与英语水平对大学生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听力课通过英文电影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