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职学生英语泛读能力

2012-08-15 00:49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语言材料英语

孙 萍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20305)

培养高职学生英语泛读能力

孙 萍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20305)

泛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是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一个主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泛读的重要性,讨论了泛读课教学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的方法,以及泛读材料的选择原则。

泛读;阅读理解;阅读速度;泛读材料

3.1 充足、大量的原则

Larsen-Freeman指出二语习得中学习者最先和最易掌握的是那些他们接触得最多的语言信息。习得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像儿童习得母语。陈贤纯认为儿童学习母语的优越条件在于无所不在的语言环境,这个优越条件实质反映的是"数量"。儿童学习母语时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和练习次数。虽然外语教学无法创造像儿童习得母语那样的生活条件,但是可以创造数量,创造了足够的操练数量就是创造了语言环境。Nuttall提出学习外语最好的方法包括广泛地阅读目标语文章。所以泛读课强调大阅读量,阅读的熟练程度取决于阅读量。只有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学习者才可能积累足够多的语言知识,掌握足够多的语言技能,形成足够多的语感,最后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是一个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数量积累的越多就越熟练。熟练的读者对词的反应是迅速而自动化的,没有足够的阅读量,词的再认就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一个词见到一次跟见到一百次的反应速度是完全不同的。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就不可能完成从语言学习理解到语言应用自动化的转化过程。

3.2 难度适中原则

当然,要做到充足、大量的阅读并不容易,首先要解决阅读材料的难度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人们开始关心阅读材料的可读性问题,即选择阅读材料应该考虑材料的难易程度,只有适合学生的语言材料才有意义。Krashen在他的输入假说中提到,只有当语言输入具有可理解性时,语言习得才会产生。Ellis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语言材料可否被理解是其是否有助于二语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Harmer也认为选择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材料是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当遵守的原则之一。所以阅读材料太难太易都不具有习得意义。但是,通常阅读材料都偏难,因而产生很多问题。由于阅读材料太难,学生读不懂,读书的热情被满眼的生词淹没了,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失去兴趣。因此,英语阅读材料要难度适中。Krashen有关语言输入的理论认为,比学生现有水平稍高一点(表述为Interlanguage+1)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是难度适中的语言材料。

3.3 内容适用原则

泛读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内容适用原则,就是指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只有当阅读材料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关心的、对他们实际有用的、符合他们现在或将来需要的,学生才可能专心致志地去读。大量的心理研究表明,兴趣可以使人的感官和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受信息。心理学家林格伦的一项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兴趣占影响学习成功因素的 25%,占影响学习失败因素的35%。因此,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感兴趣,能使其阅读时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陈贤纯指出对读物内容是否感兴趣,这个评价标准关系到阅读的动力。如果对读物内容不感兴趣,读者觉得没有意思,就会采取终结策略,阅读行为就会终止。

1 .泛读的重要性

阅读根据阅读的方法和要求可以分为精读和泛读。精读要求学生掌握词汇、分析语言难点和句子的语法结构、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可以学到从单词、短语、句子到篇章的一系列由简到繁的综合知识技能。精读可以保证学生阅读的“质”,却无法保证学生阅读的“量”。而阅读量是语言学习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泛读就是广泛地阅读、大量地阅读、快速地阅读。泛读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足够的语言输入,所输入的语言材料在语言指标方面有足够的覆盖面,在词汇和题材等方面有一定的深度。大量的阅读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巩固学过的语言知识,培养语感,还能激发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张砚秋教授认为泛读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泛读应当是加强学生英语基础,促进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 .泛读教学的方法

根据泛读的目的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因此,我们可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结合课文特点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2.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方式

理解有两个基本层次:字面意义层次和内在含意层次。前者是确定语言单位的直接意义,后者在于理解通篇作品的内在含意,即对文章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我们要教会学生透过字面,了解字里行间蕴存的内在含意,了解文章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就泛读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对课文内容不作详细讲解,也不做细致的词汇工作,只讲解与本课文主题思想密切有关的词、句和段落。有些难于理解的词句,如果与本文主题无多大关系,也不主动讲解。

2)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培养分析能力,如派生词、复合词、同根词等均可利用词的内部结构猜测其词义。教会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词的意义,借助上下文提供的语义环境了解词的确切含意。

3)教会学生抓课文的中心大意。理解词句仅是第一步,重要的是理解所读内容的中心大意,亦即文章提供的主要信息。要求学生弄清每段主要思想、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注意通篇文章的思想核心。简略地告诉学生各类文章的结构规律,修辞格局。

2.2 提高阅读速度的教学方式

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要进行真正的默读训练。精读课教学鼓励学生每天朗读,这是必要的。但在泛读时就不适用。这种读法会限制阅读速度,会使得视觉感知过程变缓。我们要训练学生养成用眼睛迅速浏览读物的习惯。限时阅读是训练速度的基本形式。规定时间内采用跳读(Skimming)方式让学生找出文章主旨,用查读(Scanning)方式找出问题的答案或教师事先提供的课文要点等。这些方式不仅可训练阅读速度的,同时也可训练熟巧阅读的能力。

3 .泛读材料的选择标准

泛读要求广泛,大量的阅读。因此,泛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在泛读过程中,大

动力因素对阅读行为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当一个人阅读动机强的时候就能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能够集中注意力,取得较高的效率;反之,则结果相反。

4 .结束语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阅读是基础。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积累语言知识,巩固语法,掌握用法,培养语感,扩大词汇量,从而有效提高英语交际能力。21世纪,高职学生能通过阅读,快捷准确地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的泛读教学应对现有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泛读材料的新鲜性、适时性、趣味性、可读性,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尤其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外语教学中来,运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网络技术,提高和增大信息,开发泛读教学的课件,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泛读课教学,变得非常必要。这将是泛读课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1] J. Donnald Bowen,Harold Madsen & Ann Hilferty. TESOL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M]. Cambridge: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85.

[2] 任文阁. 试论新生外语学习观念的转变及其对策[J]. 外语界,2000,(3).

[3] 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4] 托亚. 充实《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及原则[J]. 外语界,2001,(5).

G71

A

1008-7427(2012)09-0038-01量、高质量的阅读材料的地位举足轻重。面对众多的阅读材料,我们应当如何作出选择呢?

2012-06-11

作者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公共课部讲师。

猜你喜欢
语言材料英语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语言是刀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最美材料人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材料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