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现象研究

2012-08-15 00:49徐志伟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9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徐志伟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现象研究

徐志伟

(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朝阳 122000)

跨文化交际是一种交互式行为。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片面强调英语背景文化的传入,却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形成了单向文化教学现象,造成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其原因和应对策略是多元的。

文化教学;本土文化缺失;跨文化交际;交互式行为

一、引言

我国高校外语界普遍认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加入文化教学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1999:16)。文化意识的缺失会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和教学。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早已远离了教不教的初级阶段,而是发展到了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来教的中高级阶段。在语言教学和研究者们的努力下,高校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目标语文化而轻本土文化的现象,大量的英语国家概况等文化教学内容频繁出现在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每每谈及英语文化,中国学生都能娓娓道来,但一旦涉及中国本土文化,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却知之甚少,即使了解一些也不知道该如何使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导致瞠目结舌、哑口无言的尴尬。这种现象的出现正是源于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

二、造成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现象的原因

1.在跨文化交际中,单方面文化侧重导致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要有语言的地方,文化就有形无形的被传承和交流,这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不该是单方面的,而应该是双向的,既有原语文化向目标语的交流,也有目标语文化向原语的交流。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停滞在倾向于对英语世界背景文化知识的引入和传授基础上,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的西方文化差异,在文化教学中强调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导致了中国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障碍,甚至被误解,过分重视和突出了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传授,这样就使英语语言的交际过程中呈现了目标语单向交际现象。清华大学的张为民、朱红梅在2002年就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受到了明显的忽视(张为民、朱红梅,2002:39)。

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有的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知之甚少,有的还不如外国人知道的多,更有甚者甚至对中国本土文化内容一无所知,大多数中国学生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本土文化。这种现象势必造成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只能进行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单向交际,从而忽略中国本土文化对外交流,或者不能把中国本土文化对外发扬光大。“交流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流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Widdowson,1983)。以上英语专业教学中过度的强调单向的西方文化教学和中国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习得和交际现状的最终结果,必将造成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native cultural default)现象,导致中国文化的“失语症”。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只有在实现原语和目标语的文化共享、文化影响和文化融会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成功的英语语言交际。学生在获得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不该把中国本土文化边缘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肩负着另一个历史使命,那就是通过语言交际向英语国家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本土文化,最终才能使目标语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地位平等化,而不至于失衡。这种失衡的中国本土文化的严重缺失现象,赋予了中国高校英语教学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的历史使命。

2.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世界性地位认识不足导致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以汉语文字为先导的中国文化越来越受到外国人的欢迎,汉语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第二外语的首选外语语种。“汉语热”标志着已经被边缘化的中国文化在跨文化语言交际过程中的崛起,更成为中国本土文化国际化的一个标志。

随着中国菜肴、针灸、草药和中国武术等传统文化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认可并追捧,中国本土文化在逐渐地走向世界。2004年,第一所以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为宗旨的“孔子学院”在韩国落成。美国、瑞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孔子学院”也陆续挂牌,中国教育部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在全球开办100所这样的“孔子学院”,这都已成为中国本土文化世界化、国际化的体现。

而传统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世界性、国际化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双边语言交际难以真正实现,同时造成了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现象。

3.在跨文化交际中,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对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忽视或传授不够,导致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缺失。

一直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很多教师一味地强调对西方背景文化知识的掌握,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英美概况》、《欧洲文化入门》、《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等课程,从各个方面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们也单一地注重学生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掌握情况,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同时,并没有加强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介绍,这样就造成了英语专业学生对于中国本土文化知识的习得缺失,进而形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单项交际。即使有的教师在讲授英语文化的时候,涉及到了中西文化差异的对比,对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做了简略的介绍,但并没有深入地对相关中国文化知识的内容进行讲授,从而错失了向中国学生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良好时机。

高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反思过去的文化教学。高校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应该只培养了单项交际能力较强,而双向交际能力较弱的专业人才,在日常的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理应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国本土文化的历史使命,而不是作进一步加剧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的推动者。

三、加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对策

1.加强对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认识,是加强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原动力。

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本土文化的自我表述能力教学,大力宣扬中国本土文化精华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面貌,意义重大。世界各种文明并存与文化互动,标志着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由本土性向国际性的转变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昔日对世界文化的吸收能力为中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文化逆差”现象,而随着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内容的增加,中国本土文化的“文化顺差”趋势必将形成,以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为中国“软实力”增强的标志(金惠康,2005:5-8)。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要建立以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文化”、“饮食文化”、“中国功夫”、“中国医药”等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中国模式”本土文化教学,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英语教学中,把丰富且深邃的华夏文化内涵介绍给世界,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国文化不是孤悬于世界文化总体以外的封闭体系,扩大和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等诸方面的交流,实现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所要达到的真正意义的成功的无障碍跨文化交际。

2.加强本地区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进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切入点。

英语专业教师应该在保证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介绍的情况下,增加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扩展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掌握,是学生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为学生在跨文化语言交际过程中发扬光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最短平快的方式,就是加强高校所在地区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英语专业教师立足于传播本地区传统文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高校“文化传承、服务社会”的功能。这样分层次、分阶段的逐渐实现英语教学中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

以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为例,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被誉为“化石王国、文明圣地、三燕古都、东方佛都”,是“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朝阳市一直以来以打造“化石文化、红山文化、三燕文化、佛教文化”为旅游导向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英语专业口语教学、英美文学和英美概况等文化相关学科教学中,适时、适量的加入朝阳地方文化知识的介绍,不仅增加了英语课堂的多元性、趣味性,加强了学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还找到了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切入点,同时也为英语专业毕业生找到了就业的方向。

3.加强教师自身中国本土文化素养,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是加强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保障。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因此,教师的中国本土文化素养成为高校英语专业中进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的保障。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对文化教学的正确认识关乎着中国本土文化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所以,要加强中国本土文化教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中国本土文化素养和习得能力,提高自身中国本土文化内涵。

在日常教学中注意筛选文化教学内容,尤其是注重提高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实现成功的交互式跨文化交际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教学,同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基础英语水平和对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还可以自编反映中国本土文化的教材,在课后练习或背景知识介绍的过程中补充一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中国特色文化内容,加强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网络、电视、电影、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课上进行口头报告、作文或小型论文讨论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中国本土文化水平,培养并检查学生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对比中外文化的能力。在测试环节,除了测试学生的语言基础外,应适当地加入一些涉及中国文化或中外文化差异对比的内容,如:中国特色文化英文口头或书面表达,中国文化话题的英语作文,甚至以中外文化比较为主题的论文等,这样不仅测试了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掌握情况和口语交际中的失语现象,还“治疗”了“中国文化失语症”在学生书面表达方面的“症结”。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本土文化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缺失,折射了高校英语教学的不足。而这一现象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不容忽视,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途径仍需要进一步分析与探究,最终才能摆脱“失语”的困境,顺利实现语言的跨文化交际。

[1]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张为民,朱红梅.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增).

[3] Widdowson, H.G. 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4] 金惠康. 跨文化旅游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A Study of Chinese Native Cultural Default Phenomen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XU Xhi-wei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 kind of interactive behavi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unilaterally emphasized English background cultures teaching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it ignored Chinese native cultures teaching. Therefore, it developed a phenomenon of one-way cultural teaching and caused Chinese native cultural default. Reasons to cause this phenomenon and strategi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re plural.

Cultural Teaching; Native Cultural Defaul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teractive Behavior

G420

A

1008-7427(2012)09-0132-02

2012-06-18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