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理本科生文学作品阅读体会的质性研究1)

2012-08-15 00:50张金华张海燕
护理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护生文学作品病人

李 薇,张金华,张海燕

·护理教育研究·

对护理本科生文学作品阅读体会的质性研究1)

李 薇,张金华,张海燕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真实体会,培养护生的职业情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60名在校本科护生阅读文学作品的302篇心得体会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类属分析法得出4个主题:对生命的感悟、对职业的思考、理解与宽容、人性的温暖。[结论]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是一种良好的人文教育形式。

护理学生;文学作品;人文精神;质性研究

医乃仁术,为医者除具备精湛的医术外,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与大爱之心。对于在校的医学生来说,完善的人格结构与仁爱之心的培养尤为重要。经典的文学作品寓德于文,容情于文,是具有独特人文精神培养功能的方式之一。在美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医学院校开设了文学与医学课程[1]。文学对医学生教育和成长的潜在作用也被众多英国院校所认可[2]。作为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具有更深刻的人文学渊源,现代护理从诞生之初就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然而受教育体制的影响,偏重理科的护生文化底蕴普遍薄弱,进入大学后,更加局限于繁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致使护生的人文素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3]。为此,我们在本科护生中开展了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活动,引导护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以期了解护生阅读文学作品的真实体会,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遵循自愿原则与知情同意原则,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60名新乡医学院2009级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2人,女生48人,年龄19岁~22岁。1.2 研究方法1.2.1 资料收集方法 在新学期开始第1周,向2009级护生推荐与生命科学相关的文学作品50部,如《病患的意义》《细胞——生命的礼赞》《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等。内容涉及生命、疾病、痛苦、死亡以及医务人员形象等书籍。书目的选择满足艺术性与教育性两个原则。要求护生3周完成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体会。研究者向护生详细讲解阅读体会的写作方法、目的、要求和意义,并向护生承诺在研究中隐去其真实姓名。研究者与护生之间没有利益冲突。

1.2.2 资料分析方法 在资料的分析过程中采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7步分析法,包括:①仔细阅读护生的阅读体会;②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⑦返回参与者处求证。为提高资料的效度和分析解释的合理性,采取资料合众法、研究人员合众法和分析资料的合众法,以提高资料的可信程度。

2 结果

学期结束后,整理阅读体会,删除其中不符合写作要求的43篇,最终纳入研究的共计302篇。护生阅读体会的内容呈现集中趋势,内容从多到少依次为:对生命的感悟83篇(27.5%),对职业的思考75篇(24.8%),理解与宽容69篇(22.8%),人性的温暖57篇(18.9%),其他18篇(6%)。

2.1 主题1:对生命的感悟 本次阅读体会中涉及生命的意义以及对生死的感悟占的比例较高,在阅读了《细胞——生命的礼赞》后,护生写到: “以前,我总认为蚂蚁、蜜蜂这些低级动物没有思维,没有自我,也没有什么价值,但看完这本书后,我看到他们身上有着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奥秘,即使再平凡的生命,也有着最伟大的精神,我们有什么理由去任意践踏他们呢?”还有护生阅读后写下了对实验动物新的认识:“我们应当去尊重这些生命,去赞美这些生命,他们是为了医学和教育而献身。”在阅读了有关生命励志的作品后,护生写到: “海伦·凯勒,这个幽闭在聋、哑、盲世界里的人。一个本来该被别人帮助的弱者,却用脆弱的生命创造了不平凡的生命奇迹。每一次读,我都会感动,在感动中获得生命的力量,在感动中体会人生。”“合上《幸福的拾荒者》这本书时,我不觉泪流满面,生命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拥有一个完整健康的生命而感恩,不要虚度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因为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在谈及死亡的问题时,护生笔下的体会大多是悲伤和无奈。“《向记忆道歉》中的故事太真实了,不禁让人颤抖,我不敢看了,或许我不够坚强,在逃避死亡和关于死亡的文章。”“一个个生命就这样去了,他们已为人夫,为人父,他们家人今后的生活和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转折呢?想想就伤心。”“妞妞即将离开世界的那个夜里,她躺在爸爸身边轻声唤着‘爸爸’,爸爸也轻声应答者,宛若耳语。看到这,我感觉我的心都要碎了,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生离死别更让人难过(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对于死亡,也有护生有着独特的见解: “走向死亡的过程是如此黑暗,但于娟却让这段路变得光明。捧着她的《此生未完成》,我感受到的是一个面对死亡坚强和高贵的灵魂,非常喜欢她的那句话‘如果不能和别人比生命的长度,那就比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吧’。”此外,很多护生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对于未来工作的担忧: “面对生命脆弱的一面,不知以后工作了,我能不能正确面对。”

2.2 主题2:人性的温暖 文学作品中浓浓的情感给护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护生阅读了《我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后写到: “安妮老师太伟大了,她用超凡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唤醒了海伦·凯勒的灵魂,带给她光明、知识、信心和勇气,将一个心智未开、桀骜不驯以及聋哑盲的小女孩培养成为著名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她将新的生命赠予了海伦,让她拥有了一个光明的世界,多么伟大的情感,多么了不起的老师啊!”“看完《鼠疫》,我认为我们人类身上值得赞美的东西远远多于应该藐视的东西,很赞同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可以让人们永远向往,并且还可以让人们得到的话,那就是人间的柔情。”“《美丽人生》中朵拉用英勇的行为诠释了相濡以沫的亲情和爱情,圭多用伟大的父爱扛下了所有的痛苦和苦难,无论处于什么险恶的环境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放弃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都应该去体验温暖和感动。”“这些作品让我感受到了家人的无私、老师的爱心和同学的情谊,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关心’二字。”

2.3 主题3:对职业的思考

2.3.1 对专业价值的体味 在阅读了与医学相关的作品后,护生也开始思忖着护理专业的价值。“《医者仁心》让我感慨万千,我看到了护理工作的艰辛,看到了工作的琐碎。虽然护理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但却写满了简单而平凡的爱,我们用爱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痛苦,用奉献托起无力的生命,我想这正是护理工作的价值和快乐吧!”“神话中天使的美丽在于她的圣洁与善良,而白衣天使的美丽在于温馨与微笑,《预约死亡》中的护士小白深深地感染着我,她用行动、用心灵诠释了美丽的内涵。对病人的关心和尊重也是对自身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更是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还有护生经历了择业的迷茫和困惑后,在阅读后期的体会中写到:“我们与医生的工作确实有很大差距,或许我们并不能诊断疾病,但我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病人的沟通,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为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等。”从阅读体会的内容来看,很多护生在心灵深处已经接纳护理专业,但是,当从阅读中间接感受到医院现实存在的矛盾和严峻的工作环境后,不少护生也表现出了情感的受挫。“刘敏自杀了,她的遗书真切感人,道出了护士们的心声,也许那就是护理工作的现状吧,多少人默默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家庭却得不到理解,我的将来也是如此吗?”“如此复杂的工作环境,我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吗?不知该坚守还是放弃?”

2.3.2 对人际关系的理解 护生对当前敏感的医患和护患关系有着自己的认识。“六六的《心术》告诉我们,医患之间根本就没有不可跨越的高墙,只要我们愿意付出真诚,病人就会显示出他们的理解和认可,我们需要多一点换位思考,需要多一点的感同身受。”“《心灵点滴》中,看到亚当斯背上插着翅膀站在痛苦的绝症病人床边,我觉得他确实是个天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忽略了病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和社会角色,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使得护士与病人的距离越走越远,不知不觉走到了互相不信任的对立面。”有些同学也开始反思平常的为人处事。“《医者仁心》中江一丹告诉小保姆以后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她,小姑娘却强硬地说:‘阿姨,我不会麻烦你的,我以前恨你,现在不恨了,但我只求你用一眨眼的工夫,看看我们这群人,就够了。’小保姆的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感受,却忽略要尊重他人的情感。”一些护生还谈到了团队精神: “医院的工作是一个整体,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我们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同事关系,多沟通、多理解。”诚然,并非所有护生的认识都是积极的,部分护生感到了困难和压力。“刘敏是个优秀的护士长,抢救病人时冲锋在前,关心病人时款款情深,这么好的人,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离了婚还遭到病人的殴打,为人处世真是难。”

2.4 主题5:理解与宽容 由病人或家属撰写的病患经历的文学作品,为护生提供了有关疾病造成困境的体验。“乳腺癌摧毁女性的不仅是美丽和生命,更是自尊和自信。抬头挺胸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仪表用语,但在她们的心理却有着不可名状的瘢痕。《拯救乳房》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特殊群体生与死的挣扎和爱与恨的冲突,感受到她们丧失时的痛苦。”“无法控制的情绪失控,就如同感冒无法控制头痛一样,《钟形罩》为我们展示了抑郁病人的精神世界,宽容、理解和关爱是他们走出钟形罩的力量。”“《明天是否来临》让我有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姐姐得了系统性红斑狼疮,面对疾病一次又一次的摧残,她的无奈,她的坚强,甚至她的无理取闹都让我敬佩。”护生也开始站在病人的角度思考:“或许有些疾病,现代医学还无法治愈,但作为病人,最想得到的就是心灵上的快乐,如果药物和治疗无法减轻病痛,那就用善良和仁慈的心去温暖他们。”对于临床上出现的医患纠纷,护生也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当有一颗善良和宽容的心,有些病人并不是有意刁难,他们只是身心受到创伤,心理不平衡才导致做出一些‘无理’的行为。《医者仁心》中王欢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例子,我们应当理解他们,用真诚和温暖感化他们。”

3 讨论

阅读体会展示了护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对于生命,对于职业,对于人心,对于人际关系,他们有着独具个性的理解。为教师真实把握情感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优秀的文学作品将正确的价值取向寓于所塑造的文学形象中,将积极的情感容于情节的叙述中,在引导护生塑造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1 促进护生敬畏生命 作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专业。医务工作者应当敬畏生命、同情生命、热爱生命。护生人生经历较局限,缺乏对生命及其意义的深刻体察与理解。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4]。但是,在阅读了这些蕴含着对生命尊重和悲悯的作品后,护生表现出了发自内心地对生命的赞美与热爱。这些作品引导护生自然地去关注、理解生命,在阅读中间接体验生命的挫折,感受生命美好。护生在进入临床实习或工作后,每天都可能遇到生死的交替,现代教育中死亡教育的缺失以及社会对死亡负性认识的根深蒂固使部分护生不能科学、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死亡,从护生的体会中也看到这一点。鉴于此,护理教育者应当结合相关作品对护生进行积极的正性引导,开展讨论分析,促进护生理解、正视死亡,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3.2 引导护生感受人性的温暖 由于人生经历的局限,多数护生又是独生子女,往往缺乏对人性的深刻体察与理解,缺乏奉献精神,缺少责任感,情感反应冷漠。文学作品中表现人性、人道的内容走进了学生的内心,陶冶他们的情操。通过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护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从护生不同时间的心得体会来看,作品中那些温暖的心灵体验已经潜移默化地激活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认同感,在对人物形象的认同和崇敬过程中逐渐内化为他们自身的操守。可见,文学是促进他们理解人性和人心、塑造健全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3.3 有助于护生重新审视职业价值 从护生阅读体会来看,感觉到护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优秀的文学作品像一面放大镜把医务人员的日常生活和医院存在的各种热点问题一一放大,既客观又现实,远比课堂的说教更有教育意义。对医务工作的诠释,启发护生对职业价值的思考;经典人物的塑造,为护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这些作品也促进护生更清楚地认识护理职业的真实情况,明确自身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进而思考作为未来临床工作的护士应当如何定位。虽然部分护生对未来护理工作出现了畏惧情绪,但从心得体会中可看到他们已经有了充分的思考,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方法。很多护生将成就感、同事关系、护患关系列为重要的工作价值内容,这一点与陈爱萍[5]的研究一致。在专业教育方面,可引导护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步构建职业框架,激励吸引护生坚定信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工作。

3.4 有利于增强护生的情感体验 专业学习让护生从生理和病理角度理解疾病。然而,病人感受到的疾病与作为独立客体存在的疾病是不同的。病人不仅是疾病的载体,更是情感丰富的生命。医学的目的是减轻病人的痛苦,因此关注病人患病的体验和对病人的理解就显得非常必要。阅读病人叙事的文学作品让护生增加对病人痛苦的深切体会和同情,不仅成为护生在医学领域不断探索的动力,也有助于他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通过阅读体会,观察到大多数护生都产生了移情。移情作用可以帮助护生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站在病人的角度,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痛苦,以人为本,这正是护生在开始职业生涯前就应明确的道理。

总之,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情怀,是一种良好的情感教学形式。诚然,护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情感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各学科的渗透和教师的引导以及护生自我认识的提高。本研究仅用了一个学期,时间较短,研究方面较局限,并未观察到更多的负性感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1]梅人朗.医学与文学艺术:英国莱斯特大学华维克医学院新学习模块的实践与评价[J].复旦教育论坛,2004(5):83-87.

[2]马旭,郭莉萍,牛颖.医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情况调查报告[J].医学教育探索,2009,8(8):1004-1006.

[3]慕江兵,唐淑英.现代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思考[J].护理学杂志,2003,18(7):526-527.

[4]张艳青,张旭平.《解读生死》的解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87-189.

[5]陈爱萍.护理本科毕业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真实感受[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28-1031.

Qualitative study on experience of reading literature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Li Wei,Zhang Jinhua,Zhang Haiyan(Nursing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Henan 453003 China)

G642.0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2.13.039

1009-6493(2012)5A-1233-03

1)为2009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2009-JKGHAG-0607。

李薇,硕士研究生,单位:453003,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工作单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张金华(通讯作者)、张海燕单位:453003,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2011-12-08;

2012-04-17)

(本文编辑李亚琴)

猜你喜欢
护生文学作品病人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谁是病人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