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应用骨盆底修复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病人的护理

2012-08-15 00:50
护理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重建术补片盆底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造成的功能障碍性疾患,主要有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 lapse,POP)和女性性功能障碍(female sexual dysfunction,FSD)。多发于中老年女性,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手术方法,切除病人的子宫,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容易复发[1]。应用骨盆底修复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是近几年新兴的手术方式,用不可吸收补片替代盆底支持组织,加固支撑盆腔脏器。从而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2]。本院于2010年11月应用骨盆底修复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女,69岁,因自觉阴道有块状物脱出,伴尿频及排尿不畅2年余,于2010年11月16日门诊以子宫脱垂、阴道脱垂收入院。病人自述2年前开始出现阴道有块状物脱出,开始时夜间休息后能自行还纳,近半年余不能自行还纳,并伴有排尿不尽及尿频。该病人生育3胎,均为自然分娩。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为10mL/s,膀胱出口梗阻。根据国际尿控协会盆腔器官脱垂分度法进行分度[3],子宫脱垂Ⅳ度伴阴道前后壁脱垂,于11月19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全盆底重建术。术中失血80 mL,手术时间65min。尿管于术后第3天拔除,拔除尿管后自诉排尿困难,讨论分析认为可能由于手术创面炎性水肿所致,给予对症处理,雌三醇乳膏阴道上药每日1次。术后第5天导尿测定残余尿量30mL,排尿困难缓解,病人右侧臀部穿刺点疼痛,予利多卡因局部封闭后症状缓解,大便正常。住院10d,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和补片侵蚀,无并发症。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疏导 盆底障碍性疾病给病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困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由于病人受传统思想影响,常常觉得难以启齿,拒绝就医,尤以老年病人表现突出。直至出现尿频甚至尿失禁才就医,对手术治疗期望高,尤其应用骨盆底修复系统是近几年新兴的手术,加之费用较传统手术高出很多,病人表现焦虑、担忧等紧张心理。针对病人心理特点,给予耐心细致地讲解手术方法和预后,尤其突出该种术式微创、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术后可达到盆底功能的恢复,解除病人顾虑,做好家属的工作,积极配合治疗,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常规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免疫常规、肝炎系列、心电、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妇科超声、尿动力学检查。

2.1.3 阴道准备 术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晚1次,每次20min,连续3d,术前用0.2%碘伏阴道消毒每日2次,连续3d,预防逆行感染。雌三醇乳膏每天1次阴道上药,促进阴道黏膜的生长,减少术后并发症。

2.1.4 皮肤准备 术前1h备皮,范围:上到阴阜上缘,两侧至大腿上1/3处,下至肛门,注意脐部清洁。

2.1.5 肠道准备 术前3d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术前1d进流质饮食,口服泻药导泻或术前晚清洁灌肠,防止肠黏膜水肿,清晰暴露手术野。术前8h禁食,4h禁水,防止麻醉后呕吐引起窒息。

2.2 术后护理

2.2.1 病情观察 给予多参数监护,1h至少巡视病房1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会阴部切口有无渗血及血肿,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皮肤清洁干燥。常规术后阴道内填塞纱条压迫止血,如无出血24h后取出纱布,一般不超过48h。观察病人术后有无下肢麻木、疼痛、活动受限等坐骨神经受损情况。密切观察臀部两侧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及深部疼痛异物感。病人右侧臀部穿刺点疼痛并有深部异物感,给予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后症状缓解。

2.2.2 卧位指导 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6h~8h后取舒适卧位,一般病人术后感觉腰部酸痛症状明显,指导并协助家属给予腰部按摩,并帮助选择舒适体位,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

2.2.3 饮食指导 术后6h麻醉清醒后,指导并协助病人进食少量水,术后第1日晨进全流食,如米汤,禁食牛奶、豆浆、甜食等产气食品,避免腹胀,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排便后进普食。饮食多样化,多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高热量的饮食,防止便秘。如出现排便困难,及时报告医生,排除原因后可给予缓泻剂防止腹压增高,影响手术效果。

2.2.4 活动指导 术后按时翻身,1h~2h指导并协助病人翻身并按摩后背及骨隆突处1次,防止压疮,按摩并活动双下肢,直至病人下肢知觉恢复。指导病人做伸腿将脚绷直及勾脚动作,2h做1次,每次每个动作各做15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日增加床上活动,术后第2日适当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发生肠梗阻,促进肛门排气,减少腹胀,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2.5 排尿观察 术后妥善固定尿管并保持通畅,记录24h尿量,术后第3日拔除尿管,观察病人排尿情况,由于术后疼痛、手术创面炎性水肿、神经血管损伤、网片调整不当均可导致排尿困难。本例病人于术后第3天拔除尿管后自述排尿费力,考虑为手术创面炎性水肿所致,给予盐酸坦索罗辛0.2mg每晚1次,雌三醇乳膏阴道上药,给予热敷、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对症处理后排尿困难症状缓解。指导病人多饮水,有尿及时如厕,不要憋尿。

2.2.6 排便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便血或阴道流便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补片侵蚀直肠。指导病人术后多进食蔬菜、水果,有便意时及时如厕,防止便秘。如出现排便困难,应考虑是否系补片过紧,及时报告医生。排除原因后可给予缓泻剂防止腹压增高,影响手术效果。

2.2.7 会阴护理 严密观察术后排尿情况,术后24h内应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血肿形成,一般病人术后阴道可有少量血性液体,如超过月经量,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术后用0.2%碘伏会阴擦洗每日2次,预防逆行感染。

2.2.8 盆底肌肉训练 病人从术后第1日开始进行凯格尔运动即盆底肌肉训练,目的是锻炼和强化支撑膀胱、子宫和直肠的肌肉。方法为病人平躺于床上,双腿屈膝,收缩臀部的肌肉向上提肛,收缩阴道及肛门周围肌肉,保持骨盆底肌肉收缩5s,然后慢慢地放松5s,反复重复15遍,每日至少做3次,逐渐增加肌肉收缩次数及强度。逐渐从紧缩肌肉5s到收缩10s,本例病人凯格尔锻炼持续6周,出院后未发生排尿困难及排便失禁。

2.2.9 并发症的预防 ①最常见的补片相关并发症有感染和补片所致的组织磨损[4]。术后阴道填塞纱条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肿形成,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做好会阴护理,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②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老年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下降,血液黏滞度上升,加之阴式手术截石体位,下肢血液循环易受影响,术后严密观察下肢感觉,做好下肢锻炼,给予压力泵每日2次,每次1h进行按摩,鼓励病人及早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③性交困难全盆底重建术的手术后性交困难发生率2%~15%,性生活不适的比例更高[5,6]。主要是术后阴道黏膜挛缩、僵硬导致,也可能是网片太接近肛提肌复合体导致肛提肌痉挛,也可引起性交困难。预防方法是术前充分的阴道准备,增加黏膜血液供应和厚度,提高清洁度。术后做好会阴部护理,防止逆行感染。国内文献报道,阴道前壁的分离从前穹窿子宫切除的横切口向上潜行分离,不作正中全长切开,顶端黏膜保留2cm~3cm不切开,后壁仅做4cm左右的纵向切口,这样就减少了阴道创面。随访发现多数病人术后阴道前壁和顶部十分柔软,术后性生活满意率高[7]。

2.3 出院指导 术后6个月禁止重体力劳动及提重物,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如长期慢性咳嗽、便秘、负重等。多食含粗纤维的食物,避免便秘,加强盆底肌的锻炼,术后3个月内禁性生活,1个月后复查1次,连续随访6个月,有异常情况随诊。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常见疾病,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8-10],通过骨盆底修复系统行全盆底重建术,恢复病人的解剖结构,缓解症状。是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的微创、可靠、安全的手术方法。术前充分准备及术后精心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近期并发症少,主要为出血和会阴部或穿刺点疼痛。远期并发症多为网片侵蚀,一般发生在术后6个月以内,因此应加强随访及盆底肌的锻炼,减少网片侵蚀的发生率。

[1] Heather M,Vincent R,Stephanie M,et al.One year an atomic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after the prolife procedure for treatment of pushy directory prolapsed[J].Am J Obstetric Gynecol,2008,199:694e1-694e6.

[2] Murphy M,Stern schuss G,Huff R,et al.Quality of life and surgical sat is faction after vaginal reconstructvies oblateratite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elvic organ prolapsed[J].Am Job stet Gynecology,2008,198:573-578.

[3]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76.

[4] 王建六.人工合成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5):398-400.

[5] Feiner B,Gietelink L,Maver C.Anterior vaginal mesh sacrospinous hysteropexy and posterior facial plication for anterior compartment dominated uterovaginal prolapse[J].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2010,21(2):203-208.

[6] Hinoul P,Ombelet WU,Burger MP,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to evaluate the anatomic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a transobturator mesh kit(prolift an terior)for symptomatic cystocele repair[J].J Minim Invasive Gynecol,2008,15(5):615-620.

[7] 宋岩峰,王凤玫,何春妮.全盆底补片悬吊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8,9(1):6-8.

[8] 张晓红,王建六,金玲,等.网片在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10):712-713.

[9] 张新红,高玉芳.盆底重建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2C):3337-3338.

[10] 招秀霞,刘仲寅.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8,6(12C):3327-3328.

猜你喜欢
重建术补片盆底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自固定补片与普通聚丙烯补片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的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