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医院材料部见闻及其对我国医院物品管理的启示

2012-08-15 00:50
护理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器械供应物品

笔者于2004年4月作为日中友好协会世川研究员赴日本进行为期1年的研修,另于2011年4月至今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期间有幸参观并考察了日本几所一流医院的各临床护理单位。其中对各医院所采取的科学合理的物品管理感触颇深,现以信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材料部为例介绍其护理管理及工作内容。

1 医院及材料部的概况

1.1 医院概况 信州大学位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是有名的国立大学。信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综合性医院,也是长野县唯一一所大学附属医院。该院有病床707张,护士650余人,2010年门诊病人数达34万人以上,入院病人数为23万人以上,手术台数为6千余台。该院各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的设备设施都居日本国内先进水平[1]。

1.2 材料部概况 日本医院的材料部相当于一般中国医院所设置的器械科和供应室的总称。信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材料部由灭菌部、物品部、医用电子器械部3个部门组成。各部门均通过SPD(supply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卡片物品定额补充方式对医用材料、灭菌材料、一次性消耗材料等物品的购买、供给、搬运、消费管理等实行一元化管理。该材料部设有10台全自动大型清洗、灭菌、管理设备,并配备全自动器材管理出纳仓库和数目充足的储存柜、搬运车等。

2 材料部人员构成及业务内容

2.1 管理人员 材料部的管理人员由部长(相当于我国医院内设的主任级别)、副部长、护士长及器械管理负责人组成。其中护士长的职责:协调灭菌部、物品部、医用电子器械部与临床的关系,使各部门都能圆满顺利地开展工作。

2.2 各部门人员配置及职责 灭菌部:配有护理助手8人,负责对手术室、病房、门诊等单位使用过的器材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及供给业务。其中2人1组,分4个小组。清洗组负责将返还的污染物品按材质、形状分类清洗。包装组和灭菌组负责手术包的组装、布类的折叠及按相应的材料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最后由保管供给组负责将处理好的物品、器械分门别类放入手术器械全自动保管仓库或按日期顺序保存于储存柜中。护士助手由护士长安排,2个月轮换1次。另外,每周分头去各病区巡视1次,对各单位的器材保管状况进行确认。物品部:配有库存管理人员1人及病房门诊定额管理人员3人,负责库存物品的管理、领用及病房、门诊等单位医疗材料的定额补充。医用电子器械部:配有器械管理人员1人,负责医疗器械的整备点检、保证供给。

3 防止医院感染的管理

根据日本国内对于材料部的环境设置要求,信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材料部设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室内除保证充分的照明、通风外,还设置了先进的污水排出及空气净化设备。材料部内明确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及无菌区。而更衣室、休息室及办公室等都设在走廊的另一侧。对于使用后器材的处理搬运流程也是严格按照从污染→清洁→灭菌的程序一丝不苟地执行。例如:只有清洗室外设有污染物返还场所和垃圾放置处。两台大型全自动清洗装置设在清洗室和灭菌室之间,入口在清洗室,被清洗后的各种器械物品则从出口直达灭菌室。而5台大型自动蒸汽灭菌机和4台瓦斯灭菌机的前门都开在灭菌室一侧,灭菌后由隔壁的无菌保管室人员开启其后门,取出物品和器械包,存入手术器械全自动仓库。该仓库出口在楼上相同位置的手术室器械预备室。此一系列操作均按照规定路线和方向流动,达到洁污分流[2],进而达到严格控制物品灭菌质量,杜绝感染发生。另外,在材料部入口处还设有监控装置,从护士长办公室和灭菌室都可观察到材料部门外走廊中穿过的人员,从而提前预知进入材料部人员情况。此举对于防止不必要的入室,进而将污染因素控制在最低限度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了硬件装备齐全外,医院材料部还有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核对制度及各种关于机器使用、业务流程等详细的操作指南,放于室内显而易见、机器边随手可拿的位置,从而使无论新分配来的人员也好,进修生、实习生也好,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提高医疗安全意识,熟练掌握材料部内的各种业务技术。

4 体会

4.1 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一元化的管理理念 据悉,在筹建信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材料部前,医院就提前将建筑设计、材料部规划、设备引进等做了充分的计划和设计,使得其布局合理、设备齐全并被充分利用。不仅如此,该院还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元化管理理念对所有物品实施统一科学管理。此方式可减少病区物品库存量,保证医用物品有效使用期,把握临床各单位的消耗动态,减少成本,并减少护士用于物品管理的时间[3],使专业护理人员能更专注于服务病人。

4.2 饱满的工作热情,超高的工作效率 除了对日本医院设备的完善深有感触外,其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负荷也令人叹服。该院材料部灭菌部只有8名非正式工作人员,属于护士助手并相当于钟点工。其中有4人每日工作6h,另外4人每日工作8h。但是如此少的人员和工作时间却担负着每天手术室物品器械的处理和供给,保证各病区及门诊在内的数十个护理单位的物品安全、及时供给。另外,还要接纳进修生、实习生,负责带教和指导,并且不断学习研究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以期改善工作质量,提高业务水平。因此,在这里工作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临时工都每时每刻精神百倍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因为只有动作娴熟、争分夺秒才能完成规定时间内的工作量。另外,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通过每日的朝会、每周的部门联络会以及每月1次的护士长例会和材料委员会例会得到及时解决,保证了工作、业务顺利进行。

5 对我国医院物品管理的启示

我国医院一般由中心供应室负责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及其他无菌物品的提供和管理[4]。充分发挥供应室的作用,不但能够保障医院无菌物品供应的质量,有效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和职业安全[5]。

随着国家对《消毒供应中心验收新标准》的出台,国内供应室也由以往的分散式管理逐步趋向于集中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多数大型综合医院采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管理,其运行模式也比较成熟。此模式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和降低医院运行成本[6]。

随着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的快速转变,先进设备的成套引进,新技术的广泛开展,供应室的工作已不是简单而重复的刷洗工作。消毒供应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要求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素质,需要规范合理的设计与布局、先进的设施、科学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质量持续改进,与国际接轨。我国现代化的中心供应室通过从布局设置、设备购置、人员管理、资源管理以及程序管理等各个方面注意加强了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已使我国消毒供应室建设在不断完善,物品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配置和管理模式也正日益趋向合理和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随着这些软硬件配置的提高,也就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建议制订合理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计划,提高护士的岗位责任感和肩负医疗安全的使命感。这样不仅能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安全指数,还能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和自我价值感。

[1] 信州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信州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R].information,2011/2012.信州大学,2011:12-34.

[2] 李福宣.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手术室见闻[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4-575.

[3] 佐藤純司.中央材料室滅菌物管理に関する業務整理と一元化管理の取り組みについて[J].医療機器学,2011,81(2):132.

[4] 王斌全,赵晓云.国内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22(8A):2067.

[5] 林萍,郭振清,窦超,等.加强流程管理 提高中心供应室的工作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6):2471-2472.

[6] 李亚新,樊锦春.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医院感染[J].全科护理,2011,9(6B):1567.

猜你喜欢
器械供应物品
称物品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身器械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