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式教学探微

2012-08-15 00:43孙天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概论特色思想

孙天华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 2640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式教学探微

孙天华

(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山东烟台 2640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较多,且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科学性和政治性。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和“90后”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对该课程实施专题式教学,是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进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概论”课;专题式教学;教学实效性

所谓专题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和提炼,重新设置若干教学专题,并围绕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相对集中地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1]97实施专题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较好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基于教学实践,谈一下“概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概论”课专题式教学体系的设置应找准切入点

科学、合理地设置专题是构建专题教学体系的关键。结合山东工商学院专题教学改革的实践,采用专题教学应选对切入点:

(一)从热点问题切入,强化问题意识。专题教学法又称为问题教学法,特点是从某个问题出发,重点突出,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概论》课教学内容较多,以现在的48个学时来说,如果面面俱到的话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而且教材偏重于理论,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并且相对于千变万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而言,教材具有滞后性,空泛性的特点,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授课教师把握最新的热点问题,这成为教学内容择取的首要原则。专题式教学由于突破了教材原有的逻辑结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这就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从“90后”学生的思想实际切入。任何一个年代的青年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所处的时代,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90后”大学生成长于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思想观念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自私,责任感和信仰缺失,抗挫折能力比较差。“90后”又是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掌握的信息量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创新能力很强。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应该改变以往思政课教学抽象说教、照本宣科的状况,实施专题教学,努力使之能够体现时代特色,回答热点问题,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从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和培养人才的目标切入。山东工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院校,以培育具有新儒商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教师在专题教学内容上尽可能与学科相衔接,结合学生专业特色开展研讨,增强学生对《概论》课的认同感。

二、“概论”课专题体系设置及主要内容

依据上述认识,我们将“概论”课分设为一个导论和10个专题。

导论:帮助学生了解“概论”课的研究对象、内容、逻辑结构以及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重点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必然性以及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针对山东工商学院的办学特色,在讲课中会涉及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中的管理思想和经济思想。

专题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重点讲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发展的过程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践行。

专题三:国家独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即教材的第四、五章。重点讲述两个问题,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帮助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所取得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二是有人说“改革是对改造的否定”,针对这一错误认识,重点讲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

专题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即教材的第五、六、七章。重点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比较。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借鉴别国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专题五: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只选取其中的分配问题讲述,是因为:首先,第八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内容繁多,难以突出讲课重点。其次分配制度改革是举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2]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而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障。在此重点讲述导致分配领域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分配。

专题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点讲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我国的政党制度。通过与西方三权分立制度和多党制的比较,使学生懂得民主政治制度的选择必须与本国国情相适合。

专题七: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重点讲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的问题。

专题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讲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

专题九:地缘政治中的台湾问题。重点讲述地缘政治中的台湾问题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难点在于使学生理解台湾问题其实是美,日,中国,欧盟等国家或组织之间的力量博弈,要实现国家的统一,归根到底要依靠中国强大的实力。

专题十:反腐倡廉与党的建设。重点讲述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党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引导学生理解腐败问题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制度反腐一定能够确保各级干部在阳光下运行权利。

三、“概论”专题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处理好“概论”课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课程的交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例如在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绪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复。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与中国近现代史纲中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重复,在此不一一列举。因此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加强内部沟通和协调,做到讲课内容上各有侧重,避免重复授课。

(二)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推进专题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由以前的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教学转变,把案例教学、讨论、比较教学法作为课堂上基本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只灌输给学生知识,内容空洞无趣。而案例教学、专题讨论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思考、创新,引导学生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同时可以加强师生互动。组织好课堂讨论是一门艺术,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概论”课一般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这给授课教师组织好课堂讨论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此谈一下课堂讨论的经验:首先布置好本学期要讨论的若干题目,让学生6人为一组,自主选择其中的一个讨论题目,推出本组发言人。课堂留出30分钟让小组发言,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是老师总结发言,解答疑惑。“90后”学生个性张扬,表现欲望很强,实践证明这种大班授课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教学法也是“概论”课常用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通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前苏联模式,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模式进行比较,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和正确的选择,在比较分析中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三)积极创新考核方式。传统的考试方法过于单一,以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察问主,这种考试方式是由“灌输式”教学决定的。实施专题式教学,必然要求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一是要注重平时考核,突出平时成绩。把课堂出勤、平时小论文、课堂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过程考核中,并加以量化。重点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二是社会实践考核。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190。因此“概论”课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把学生参加慈善义工和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公益活动记入总成绩中,鼓励学生服务社会,实践考核占总成绩的20%。三是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题型是主观题,将重点放在考核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四)塑造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自古以来便是教师这一行业始终不渝的价值信条。然而近些年来,师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有些教师为了获得蝇头小利或者照顾领导面子,为个别学生的成绩注水。有的教师上课偷工减料,任意缩水等,这些行为严重败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更应该以高标准的师德要求自己。此外,专题式教学要求教师对所讲专题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便于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只有具备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师德,才能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进而喜欢“概论”课程。

[1] 张敏.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专题式教学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

[2]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责任编辑:德 全

G642

A

1671-8275(2012)04-0116-02

2012-06-27

孙天华(1973-),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工商学院社科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概论特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中医的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完美的特色党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