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士优先的宴饮礼仪及其文化因素浅探

2012-08-15 00:43肖向东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宴饮主宾男士

马 洁,肖向东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综合论坛·

法国女士优先的宴饮礼仪及其文化因素浅探

马 洁,肖向东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女士优先”是法国宴饮礼仪中的重要特点与原则。从文化的视角透过表征来发掘探讨这一宴饮礼仪在法国产生与发展的文化因素,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民族文化特征,而且更有益于培养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

法国;宴饮礼仪;女士优先;文化探究

饮食,既是一种生理与物质的实际需求,也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形象体现。饮食文化不仅满足人类口腹之欲,果腹之余还可以作为国家与民族在某一时代的社会、民族、文化的镜子,从饮食礼仪中,人们可以发觉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进程。所以,饮食文化的精髓更在饮食之外,宴饮礼仪不仅局限于礼仪的发展与变迁,它所体现的更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与精神面貌。

一、法国“女士优先”的宴饮礼仪

法国宴饮起源于意大利,历史悠久。除了有条不紊的上菜顺序及精美的餐具使用及严苛繁琐的宫廷宴饮礼仪,最能体现其传统与特色的就是“女士优先”的原则。“女士优先”不仅体现出了社会对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更是将法国人乃至某些西方国家对于平等与自由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人们把女士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尊重妇女被视为良好教养的表现。在正式宴饮活动的座次安排及其他行为规范上都遵循着女士优先、尊重妇女的行为准则。

早在13世纪时,著名的意大利礼仪学家本富森·达拉里瓦所推荐的社会礼仪规范中就写道:“与妇女共用一碟菜时男士要为女士切肉。男士要表现得非常专注、殷勤、彬彬有礼,而害羞的女士则不必如此。”[1]p67可见,尊重女士在当时宴饮生活中已早有记载。

具体说来,作为宴请方,在安排座次时首先将宾客按照性别分别列出名单,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安排座位的形式与座次。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一般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完成,通常的座次安排为: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而坐,男主人右侧为第一女主宾、左侧为第二女主宾,女主人的右侧是第一男主宾、左侧为第二男主宾,其他人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列。在排列顺序过程中有一点要注意:男宾座次排列依据年龄和社会地位而女宾则只根据社会地位而不可根据年龄来排列座次,这是因为在法国“除了特殊的例外,所有的女士都是年轻的”[2]p142。上菜时也遵循着女士优先的良好风范:服务员应优于男士而先给女士上菜,先从左侧按照女主宾、一般女性宾客、女主人的顺序依次送上菜盘,然后才按照男主宾、一般男性宾客、男主人的顺序上菜。

男士作为宴饮活动的参与者时时处处遵循着“女士优先”的行为规范。坐车时,男士应给女士开车门请女士先行上车,随后自己再从车的另外一侧上车;行走时,男士应请女士走在内侧而自己走在外侧以保护其安全,并应谦让女性先走;上楼梯时应请女士先上而下楼梯时则为女士后下,以防止女士跌倒;进入房间时,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请女士先行入内。当房间内有女性到来时,已就坐的男士应起立并脱帽行礼表示敬意,倘若是男士进入房间,在座的女士则不必起身行礼。在入座时,男主人首先为第一女主宾拉开座椅邀请其入座,其他宾客则各就各位,最后入座的是男主宾与女主人。宴饮开始之后只有当女主人和其他女士都铺好餐巾拿起刀叉开始就餐之后,男士才可进餐。在此过程中,无论相识与否,诸如递调料瓶等小事男士都有义务积极帮助身旁女士,也应主动与女士交谈,即便是开窗、吸烟、接电话等琐事也应先征得女士同意。最后,只有女主人起身离席才代表整个宴饮的结束,其他宾客方可离席,此时也是男士主动帮女士拉开座椅请其先行。

二、法国女士宴饮优先的文化因素探源

陈苏华认为“人类饮食的历史是人类适应自然以求生存与发展的历史。”[3]p156这一观点可以解读为在此历史进程中包括宴饮礼仪的饮食文化得以形成,宴饮礼仪不仅是人类共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特有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拥有物质文化的外延,也有着精神文化的内涵,而且其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关注宴饮礼仪的重点并非表征,而是透过表征来发掘探讨不同民族文化间内在的意蕴与关联。法国宴饮礼仪中女士优先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早期宗教信仰

在法国,人们对于妇女的尊重源于对古代的风俗信仰的遵从。早前,农耕人在耕种中发现大自然培育了一切谷物的生命,使得人类岁岁有收、年年有获。正是谷物的食用使得人类薪火得以代代相传,这一切归功于大地,而象征大地的便是地母神。大地生产谷物,母亲哺育子女,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地中海的农耕民族将这种原始的地母信仰传到了法国,这便是法国尊重妇女最早的起源追溯。在布列塔尼、巴黎及比利牛斯山脉附近区域遍布着名为都尔门(dolmen)和孟伊尔(menhir)的巨石,它们是农耕文化遗址,后来人们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许多雕刻成地母神的小石头,这说明此遗迹是当时部族拜祭地母神这一自然之神的地方。直到现在,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对于高卢人早期的宗教信仰了解十分有限,只知道其信奉自然之神,认为一切河流、山峰等都被神祗依附,给人类带来保护,久而久之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就演变为固定的节日聚会,成为法国民族宗教的固定基础。虽然基督教传入高卢若干世纪,但法国农民依然虔诚的笃信地母神,这也就形成了法国宴饮礼仪文化中女士优先的早期坚实基础。

2.基督教元素

虽然高卢基督教的起源和性质与产生基督教的东方国家完全不同,但最初接受并信奉基督教的上层阶级长时间内对于基督教在法国的传播、对于仪式的注重、行为准则的规定与执行却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直到现在,法国人有90%受过洗礼,基督教对于他们的精神生活有着很深的印记。基督教认为上帝之子耶稣是上帝派来拯救人类的救世主,而玛利亚是生养上帝之子耶稣的母亲,她以高贵圣洁的形象和谦卑慈爱的品格受到人们的尊重与敬仰,被人们尊称为圣母。随之,人们将基督教文化中对于圣母的虔诚尊重不断扩展延伸,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尊敬人世间普通妇女的行为准则。

3.骑士精神

法国中世纪骑士精神的盛行也对尊重妇女的风潮推波助澜。“骑士风度”是中世纪法国最具特色的创造,虽然发源于12世纪,但直到今天仍然对法国乃至欧洲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3世纪时,骑士由骑马作战的武士和贵族阶层扩大到乡绅阶级,骑士的“授甲仪式”成为一种宫廷礼节,乡绅们争相模仿当时贵族骑士的服装、语言、举止,其中意义最深远的就是对妇女的尊重与爱戴,使宫廷妇女的地位空前提高。她们被尊称为“贵妇”,一反千百年来的卑微地位而一跃成为了宫廷中最受尊重的人。贵族男子都要围绕着她们,服侍其用膳、娱乐乃至休息,他们对于贵妇的爱是建立在尊敬与服从基础之上的,不仅听从其一切命令而且还要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付出生命保护她们。青年骑士以得到“贵妇”的关心与怜爱为骄傲和荣耀。“骑士风度”和“骑士精神”成为当时法国乃至欧洲青年男子争相发扬的精神,这最终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使男子养成了女士优先和尊重妇女的行为习惯。赵琳曾在《西方宗教文化》中说到:“个人英雄主义和热忱的献身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对妇女的尊重、罗曼蒂克的爱情、对弱者的同情和侠肝义胆,以及讲究仪表潇洒和言辞文雅的风气,这一切近代的贵族风范都是中世纪骑士精神在法国的产物,并从法国扩展到整个近代欧洲。17世纪的法兰西仿佛全欧洲的文明导师,它教会了一切开化与半开化的民族一套行礼、微笑和说话的艺术,而这套优雅的艺术究其根源则滥觞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4]98今天,这种尊重妇女的文化风尚已经由法国遍及整个欧洲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4.思想文化氛围

文化思想与氛围的熏陶使法国人在宴饮中形成儒雅的尊重妇女之风。法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和尊严。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普遍认为某一事物的价值在于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差异,突出自我的独立与个性,认为任何人作为独立的富有个性的主体都应当得到尊重对待。所以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就极大地促进了尊重妇女的社会风气的弘扬与光大。法国人塞尔在其著作中自豪地说道:“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性的影响把妇女至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5]987法国妇女得到尊重是因为她们在思想文化发展中起到的重大作用,有一个例子足以说明:16世纪末17世纪初,浮华、排场、享乐一时成为法国的风尚,与此同时,语言、文学、社交也产生了变化:贵妇们把文学家和贵族请到家里来,在她们家里谈话变成一种高尚的情趣。当时的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其府邸成为上流社会的中心,她在那里首创了沙龙并培育了不少知名的文学家。在这种思想文化氛围引导下,女性摆脱了对于男人的依附地位,通过各种抗争努力跻身于社会舞台,获得自身命运的决定权。

一部宴饮礼仪的发展史与文化史就是人类风俗与文明的进化与完善史,宴饮礼仪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不仅基于饮食文化的进步,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不断衍化。从最初农耕民族对地母神的尊崇与信仰,到如今国际礼仪中的女士优先,无不体现出女性地位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提升与巩固。通过法国女士优先的宴饮礼仪及其文化因素的浅探,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民族文化特征,更有利益培养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

[1]让·罗伯特·皮特.法兰西美食——激情的法兰西美食地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杜莉.吃贯中西[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3]陈苏华.人类饮食文化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

[4]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5](法)塞尔.西方礼节与习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G112;TS97102

A

1671-8275(2012)04-0126-02

2012-06-10

马洁(1988-),女,山东淄博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010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饮食文化比较研究。肖向东(1958-),男,湖南衡阳人,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比较文学等。

之 者

猜你喜欢
宴饮主宾男士
No.11 完美日记新增男士系列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男士?难事?
山东饭局,助你登上人生巅峰
男士感冒
酒中日月
就算买不起也要知道的六款男士黑腕表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
2012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官网开通
图博会首设主宾城市 北京将展示京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