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创新必须始终坚持高度的 “文化自觉”

2012-08-15 00:46田连友谢商精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自觉价值体系电视新闻

田连友, 谢商精

(湖南怀化广播电视台,湖南怀化418000)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这说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成为实现 “文化强国”目标的战略选择和重要举措。“文化自觉”,指的就是文化工作者在思想上能深刻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文化传播活动中能自觉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包括基本的文化权益。而新闻工作者的 “文化自觉” 又具体表现在“价值自觉”、 “人文自觉” 和 “权益自觉”上。[2]电视文化,作为中国当代文化体系中的标志性文化,无疑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点与热点。因此,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应当具有一种 “文化自觉”,尤其应当把这种“文化自觉”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电视节目创新,是推动电视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努力把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贯穿于这一创新过程的始终,其作用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以新闻学的视角就电视节目创新中提升“文化自觉”这一课题所具有的深刻内容予以较为深入的解读。

一、在创新的原则上要牢固树立 “价值自觉”,全面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舆论导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魂灵,也是文化创新的生命,电视传播作为一种媒介文化,它同样需要不断的创新。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3]这说明,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文化创新同其他新闻宣传工作一样,都必须坚持导向性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始终把坚持维护国家形象和人民利益,坚持贯彻社会主义传播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守传播纪律和传播职业道德放在首位。这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创新电视文化的政治法宝和前提保障。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牢固树立“价值自觉”。所谓新闻工作者的 “价值自觉”,指的就是应主动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新闻价值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外化为一种自觉的新闻报道行为或文化传播行为,确保新闻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由此可见,电视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无论是新闻宣传,还是文艺娱乐乃至广告发布都要围绕和服务于这一中心主题来展开,才能确保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才能确保电视文化的前进方向。

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影响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就我国而言,“社会的经济体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4],“所有这些无一不是拜 “全球化” 所赐。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多样化的文化并存与多元化的价值竞争正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多样化的文化并存中,起引领作用的只能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多元化价值的竞争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只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因此,提升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自觉已迫在眉睫。然而,电视新闻工作者又不难发现,当前,我国电视节目的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倾向仍不时可见,视觉污染现象依然比较严重。这显然与我们电视新闻工作者“价值自觉”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不难想象,一个没有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自己灵魂之中的新闻工作者,是不可能自觉地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也是不可能自觉地做到“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的。

那么,在具体的电视创新过程中,电视新闻工作者又将如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全面提升自身的“价值自觉”呢?

首先要融会贯通,内化于心。就是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一种内心固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并使之成为电视创新的核心思想和导向引领。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却十分丰富,博大精深,我们只有通过认真学习,真正理解、认同、消化和吸收,才能把握其精髓,升华为品质。

其次要勤于实践,外化于行。实践是检验核心价值观是否确立的标准。外化于行就是要求在新闻实践过程中能够把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动和行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在电视节目创新过程中要做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具体而言就是,在栏目定位上,要确保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舆论。在题材选择上,要把是否有利于形成统一指导思想,构建共同理想信念,树立强大精神力量,符合基本道德规范作为衡量的标准和尺度。在表达方式上,要力求寓教于乐,新颖别致,生动感人,润物无声。

二、在创新的内容上要充分发挥 “人文自觉”,努力彰显电视节目的人文内涵

“`人文自觉'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实际的新闻报道或文化传播过程中对`人文关怀'的充分表达”。[2]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因此,“人文自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一种“生命自觉”,也就是在尊重生命,尤其是尊重人的生命方面表现出完全的自觉性。同时,“人文自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一种“民本自觉”,“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其实也只有这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才能自觉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高尔基曾经说过,一切文学都是人学。如果从哲学的层面上,也完全可以讲,一切新闻也都是关于“人”的新闻。因此,新闻向“以人为本”的回归,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意识与人文关怀,让新闻主动去注重人、贴近人、关照人、关心人,去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理应成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自觉意识。

首先是选题的思维要以人为本。新闻选择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文关怀最集中体现的过程,新闻工作者倘若能主动地从人的行为、见解、情感、心志、命运等角度去发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价值和意义,就能使新闻报道更具人性化,更能打动人。

其次是采访的视角要以平视为度。视角的不同决定不同的交流。俯视会居高临下,仰视可能拔高形象,平视则意味着对等交流,也最接近真实。电视新闻工作者只有通过平视的视角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设计充满人文关怀的采访方案,既不高高在上,也不唯唯诺诺,尊重采访对象的生活经历和心理状态,设身处地地感受采访对象的喜怒哀乐,才能在轻松、自然、和谐、融洽的交谈中获得第一手材料,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寻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三、在创新的形态上要科学践行 “权益自觉”,倾力保障和满足受众多层次的文化审美需求

“权益自觉”指的就是新闻工作者不仅在思想认识,而且在具体行为中都能自觉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特别是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2]“权益” 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如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文化权益等。这里要特别强调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一方面是因为新闻工作者文化权益的主体身份特别鲜明;另一方面还在于,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长,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换言之,享受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文化生活已成为广大群众的一项基本权益。为此,提升新闻工作者的 “文化权益自觉”,对“兴起社会文化建设的新高潮”,“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知情权,既是一种政治权益,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权益。积极主动地让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使他们及时了解真实的新闻信息,就是满足其文化权益需求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首先就要做到报道的新闻必须是真实的。2007年,新闻业界闹得沸沸扬扬的北京电视台的“纸包子”虚假新闻事件,就是当事人丧失 “权益自觉”所导致的。这实质上就是对受众应当享有的知情权的公开剥夺。新闻要真实,就应当 “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严格遵循 “准确的事实”,选择 “实事求是的叙述方法”[5](P214)。从而,实现个体真实与整体真实的统一,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事况真实与表述真实的统一。

其次是要坚持推陈出新原则,打造定位明确、题材多样、风格各异的品牌电视节目。受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必然要求电视节目形态多样化。为此,电视新闻工作者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受众的现实需求,强化品牌观念,着力推出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栏目以服务受众。首先要打造新闻品牌栏目。新闻,既是立台的客观要求,也往往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要科学整合新闻资源,构建大新闻宣传格局,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和水平。其次,要广泛培育具有特色的娱乐类、外宣类和服务类品牌栏目,特别是要培育大型文化活动品牌,不断优化电视文化生态环境,全方位地增强媒体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以赢得尽可能多的受众青睐。

电视新闻工作者在节目创新过程中必须坚守的这种“文化自觉”,无论是 “价值自觉”,还是 “人文自觉”、“权益自觉”,归根结底就是一种 “责任自觉”[2],它集中体现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维护。节目的创新与改革,都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来展开,始终保持这种高度的 “文化自觉”。也只有这样,电视新闻工作者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出色地担当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体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新华社,2011-10-18.

[2]刘九洲.谈谈新闻工作者的“文化自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28.

[3]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06-21.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新华社,2007-10-1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猜你喜欢
文化自觉价值体系电视新闻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思索
浅析“文化自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小传统的危机与乡村学校的文化使命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