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述位理论在英汉诗歌赏析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6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主位伊人英汉

周 长

(西安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

一、前言

诗歌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学体裁,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来分析和欣赏。同一首诗歌不同的读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分析角度主要取决于语篇分析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兴趣。主述位理论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掌握常用的主位推进模式对我们理解文章句式、捕捉文章的总体含义和信息本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主述位理论来分析两首英汉爱情诗歌以更深入地了把握诗歌内容、主旨以及英汉诗歌在主题表达和结构框架方面的异同。

二、主述位理论与主位推进模式

自从Mathesius提出了主位的概念后许多语言学家对主位和主位推进进行了大量研究。受Mathesius、Fithas和Fries的影响,Halliday把“主位与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一——语篇功能结合起来。Halliday于主位的基本观点如下:主位是句子的一个成分,是听话人已知的一个内容。而跟在主位后面的所有内容被称为述位。一般主位表示已知信息,述位表示新信息。绝大多数语篇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述位之间就会发生某种联系和变化,这种联系就叫主位推进。Fries和Danes等人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四种基本的主位推进模式(patterns of thematic progression)”[1]:

1)主位同一型(亦称平行型或放射型)(constant thematic pattern)

T1——R1

T2(=T1)——R2

Tn(=T1)——Rn

2)述位同一型(亦称集中型)(constant rheme pattern)

T1——R1

T2——R2(=R1)

Tn——Rn(=R1)

3)延续型(亦称阶梯形)(linear theme patterns)

T1——R1

T2(=R1)——R2

Tn(=Rn—1)—Rn

4)交叉型(cross theme pattern)

T1——R1

T2——R2

Tn—Rn(=Tn—1)[2-3]

三、主位推进模式在诗歌分析中的应用

首先,对于典型地运用某一种主位推进模式成篇的诗歌。我们通过分析其推进模式就能知道它的话题是什么以及话题是如何展开的,从而理解和赏析诗歌。例如这首 《蒹葭》,此诗选自 《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氵矣。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氵止。

下面我们将从主述位结构和主位推进模式来分析这首诗前后是如何衔接连贯的。分析该诗篇主位推进模式如下:

T1(蒹葭)—R1 T2(伊人)—R2

T3(诗人)—R3 T4(=T3)(诗人)—R4

T5(=T1)(蒹葭)—R5

T6(=T2)(伊人)—R6

T7(=T4=T3)(诗人)—R7

T8(=T7)(诗人)—R8

T9(=T5=T1)(蒹葭)—R9

T10(=T6=T2)(伊人)—R10

T11(=T4=T3=T7=T8)(诗人)—R11

T12(=T11)(诗人)—R12

这首诗用了三次主位同一型主位推进模式。如下图所示:

T1—R1,T5(=T1)—R5,T9(=T5=T1)—R9

T2—R2,T6(=T2)—R6,T10(=T6=T2)—R10

T3—R3,T4(=T3)—R4,T7(=T4=T3)—R7,T8(=T7)—R8,

T11(=T4=T3=T7=T8)—R11

运用主位同一型主位推进模式的目的是要讲述清楚发生在主位身上的事,即是所有句子都以同一个主题为谈论的起点,每个句子的述位都对这个主位作新的论述,使读者很容易了解到作者围绕什么主题而谈,有什么内容可谈。这里诗人抒发了对恋人的一种执着的思念和追求。这一执着的精神一直贯穿全诗的始终。于是,第一节用主位T1“蒹葭”引起三个述位,交待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与时间,在这样一个秋风凄凄的早晨,风雅的诗人却在芦苇岸边静静徘徊,他在追寻什么呢?第二节T2“伊人”引起三个述位,“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原来他所追寻的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恋人!他透过茂密的芦苇丛,久久地望着那芦苇丛,然而漫漫的大河弥漫着浓浓的白露,那伊人却遥不可及,但他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执着地去追求。第三节T3“(诗人)溯游从之”引起六个述位,这里是说诗人心急如焚,为着寻找伊人而在芦苇岸边的道路上下求索,眼前芦苇与白露共水一色,伊人可望而不可及。“宛在水中央”,这里一个 “宛”字用得极其逼真生动、精妙传神,它把诗人那种因思念而显得如痴如醉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伊人”的形象犹如近在眼前。十二个述位并排,描绘出诗人对爱人的不断追求和执着的爱恋。总体诗篇采用了回环、反复的写法,加强了节奏和韵律,使得全诗主旨更加明确,情感表达更为强烈,读来缠绵悱恻,启人深思。

再看一首来自Robert Burns的爱情诗: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 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melody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as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the seas gang dry:

Till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meltwi'the sun:

I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well,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well,a while!

And I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itwere ten thousandm ile.

分析该诗篇主位推进模式如下:

T1(my love)—R1 T2(=T1)(my love)—R2

T3(thou,my bonnie lass)—R3 T4(=R3)(I)—R4

T5(=R4)(the seas gang dry)—R5 T6(=T4)(I)—R6

T7(thee)—R7 T8(=T7)(thee)—R8

T9(T6=T4=R3)(I)—R9

这首诗用了三次主位同一型主位推进模式,两次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如下图所示:

T1—R1 T2(=T1)—R2

T4—R4 T6(=T4)—R6 T9(T6=T4=R3)—R9

T7—R7 T8(=T7)—R8

T3—R3 T4(=R3)—R4

T4—R4 T5(=R4)—R5

《啊,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玫瑰》这首诗是苏格兰诗人Robert Burns的歌颂爱情的名篇。《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玫瑰》具有生动丰厚的意蕴,全诗共有四节。第一节开篇主位T1“my love”引起两个述位,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情感:“啊!我的爱人是一朵红红的玫瑰,在盛夏的六月里绽放!我的爱人是一首美妙的乐曲,乐声婉转、悠扬。” 用 “红红的玫瑰”象征自己青春美丽的爱人,诗人又运用了两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这两个比喻将“我”的爱人比作六月最美的花朵,最甜蜜的乐章,让人深深陶醉和沉迷。Tl是诗人叙述的起点,是话题的引入,表明了恋人的美妙和诗人对爱人的爱慕。诗歌的第二和第三小节中出现了两次延续主位推进模式,体现了诗人螺旋式思维,突出描写了诗人对恋人忠贞不渝,海枯石烂的感情:“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直到海枯石烂。”意境深远。二、三、四诗节是这首诗的精髓。T9是诗歌最后一句的主位,诗人纯真热烈的爱情观在第四诗节到达高潮:“亲爱的,我肯定会回来。哪怕跋万水涉千山!”最后一节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情意和难以释怀的爱恋。T9延续了开篇的R3 T4和R3的遥相呼应使整首诗歌结构紧凑,表意完整。

根据以上两首英汉爱情诗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到平行型和延续型是爱情诗篇中最常用的两个主位推进模式,但英文情诗中主位推进模式的运用比汉语情诗更为丰富,这使得英文情诗在结构上显得比中文情诗更为复杂。[4]源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诗歌语言表达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英文诗歌对于感情的表达比较直接,而汉语诗歌则含蓄,这恰恰体现了中西方思维的不同特点:中国人善于螺旋式思维,重意合;西方人多是直线型思维,重形合[5]。

四、结语

通过对两首英汉爱情诗歌的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诗歌的语言、内容和结构,能够从中来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我们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意义提供了帮助。因此,熟悉并熟练掌握好英语中的主位推进模式对诗歌理解和诗歌欣赏都有促进作用,进而对诗歌翻译也有很大帮助,这种对比分析对于英汉语言对比也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第1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Halliday,M.A.K.Ao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M].北京:北京外语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张彬.主述位理论在英汉对比中的应用[J].读与写杂志,2007,(4).

[5]周俐梅.英汉爱情诗主位推进模式的对比研究[J].文海艺苑,2010,(7).

猜你喜欢
主位伊人英汉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文化中的委婉语应用对比分析
三面伊人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