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药物对消化性溃疡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2-08-24 07:25潘信良
中外医疗 2012年15期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

潘信良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咸祥卫生院,浙江宁波 315141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的消化道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各种消化性溃疡的易感人群不同,中老年人容易得胃溃疡,而中年人容易得十二指肠溃疡。凡胃酸、胃蛋白酶及幽门螺杆菌接触的部位均可发生溃疡,例如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就是指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其中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双氯芬酸、布洛芬、塞来昔布等较为常用并能在正规药店购买的药物都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种广谱药,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可以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产生很多副作用是非甾体抗炎药的缺点,最主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如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34%~46%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发生严重胃溃疡,或无症状胃出血,故胃溃疡患者应禁止服用阿司匹林[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72例老年人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患者患有消化性溃疡的老年患者40例,其中22例疼痛患者,10例感冒患者,8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照组为非消化溃疡患者32例,其中19例疼痛患者,5例感冒患者,7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都进行相同的治疗。对于关节炎疼痛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d3~5g(急性风湿热可用到7~8g),分 4次口服。对于感冒患者(胃溃疡患者未用阿司匹林)可以使用阿司匹林一次0.3~0.6g,1d3次,必要时每4小时1次,若有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一次10~20mL,一d3次。对于牙痛,头痛等疼痛患者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一次0.3~0.6g(一次l~2 片),根据需要 1d3~4 次,1d 用量不宜超过 2g(7 片)。

1.3 评定标准

大剂量服药患者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使用阿司匹林又患有消化性溃疡患者每天出血 3~10mL为严重不良反应,应停药,改用肠溶片剂很少有胃肠刺激反应。常规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很少,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很少引起胃肠道出血[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非甾体类药物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

描述性分析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使用非甾体类药物能显著造成消化性溃疡患者胃肠道出血。从对照组数据来看长期使用非甾体类药物也会造成患者出现程度不等的为肠道出血。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疾病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起了降低的作用,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患者应禁止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或慎重使用。临床上不推荐对伴有消化性溃疡患者使用非甾体类药物。

3 讨论

好发于老年人的胃溃疡和好发于中青年人的十二指肠溃疡都属于消化性溃疡。从解剖学[3]了解得知溃疡的好发部位主要为胃体部(上2/3)和幽门部(下1/3)2个部分。而在幽门窦胃角部附近有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非常容易发生胃溃疡。当患者的年龄增长原来易发生溃疡的部位便逐渐移向胃体部上部的食管附近。十二指肠溃疡得发生部位则不同,其多半发生在靠近胃的十二指肠球部。本文中72例病例均为老年人,对于患有感冒且伴有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未有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以此防止患者用药后出现胃出血甚至是消化道大出血,所以本文对这类患者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治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病情并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是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应事先了解患者是否对阿司匹林过敏。本文中就有病例都会阿司匹林过敏,在治疗时避开使用阿司匹林,改用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有效防止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影响治疗,甚至是病例死亡事件的发生。

非甾体类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4]。本文治疗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使用阿司匹林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甚至便血,则改用乙酰氨基酚进行治疗并且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转,胃肠道反应减轻,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由于根据现有药法规定许多非甾体类药物(NSAIDs)可以作为非处方药(OTC)使用,就是说患者是不需要凭医师的处方就可以直接在药店里购买到非甾体药物,例如常用的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等。所以患者必须对此类药物有专业的了解,避免误用耽误病情治疗和误伤身体健康。

本文研究非甾体类药物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从统计表格中发现观察组的出血率为92.5%,说明非甾体类药物会造成消化性溃疡患者消化道出血。从对照组中的数据看来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会使患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症状,造成消化道出血。治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上对于伴有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禁止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或慎重服用。

[1] 张万岱.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19):5.

[2] 李益农.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1(20):14.

[3] 山东省立医院.实用药物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73-777.

[4] 李兆申,湛先保,许国铭.胃黏膜损伤与保护-基础与临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07-409.

猜你喜欢
非甾体抗炎药对乙酰氨基酚
北化大生物合成对乙酰氨基酚
吃感冒药进了ICU 全因做错一件事
研究揭示抗炎药或可治疗老年骨折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蓑衣莲酮硫酸酯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浅析术后急性疼痛治疗中非甾体消炎药的应用与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在犬病治疗中的应用
非甾体抗炎药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