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高分子轻质块体内模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技术

2012-09-07 05:41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2年23期
关键词:楼盖网片铁丝

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陈克荣

1.工程概况

由南京绿色四季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万和尊邸工程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央路70号。由平面互成“L”形的A、B两栋单体组成,建筑面积约30000m2,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地上8/15层、地下3层,是集人防、车库、商业和公寓式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楼。为达到大开间、大跨度柱网和灵活分隔兼有保温隔热、隔声降噪目的,该工程从负三层地下室至主体结构顶层现浇板均设计采用了EPS高分子轻质块体内模现浇空心楼盖。

2.技术特点

EPS高分子轻质块体内模现浇空心楼盖是将EPS高分子轻质块体预先按一定方向排列埋置于楼板的上下层钢筋网片中,形成一次性和永久性内模,经混凝土浇筑成型后,使原现浇实心混凝土楼板变成现浇空心楼盖,在保证结构安全、经济、可靠的前提下,达到提高结构净空、减轻结构自重、增强保温隔热和隔音效果、减少材料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益和节能、环保的目的,EPS空心楼盖结构构造如图1所示。EPS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特点如下:

2.1 技术优点

2.1.1 EPS块体内模具有质量轻、不怕摔、不吸水、混凝土不进入内模等特点,其重量轻于GBF、BDF等现有薄壁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可节约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减少地震作用。

2.1.2 在保证净空的条件下,可降低结构层高,较方便地实现大空间,对于有高度限制的房屋能够明显降低层高、降低建筑物的总高度,减少钢筋混凝土的总重量,减少基础荷载,降低工程造价。

2.1.3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简化了模板安装及钢筋绑扎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板底平整利于管道、通风设备的安装。

2.1.4 由于结构传力性能的改善,楼板各处均可承载轻质隔墙,满足业主对空间大小的个性化分隔需求。

2.1.5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采用封闭空腔成孔技术,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

2.1.6 现浇空心楼盖导热系数降低,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符合国家倡导的“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技术难点

2.2.1 EPS块体内模易挤压位移、偏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浮力较大,不易位置控制和固定。

2.2.2 非圆形的EPS块体内模空心楼盖其肋梁及板底部位混凝土密实性振捣难度大。

图1 EPS高分子轻质块体现内模浇空心楼盖结构剖面图

图2 抗浮铁丝绑扎

3.工艺流程及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3.1 工艺流程

楼板支撑体系搭设→模板安装工程→梁筋及下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安装→抗浮铁丝绑扎→方钢管设置→水电管线敷设→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U型定位卡子设置→楼板上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安装→空心楼盖板厚控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板底抗浮铁丝修剪、防锈处理及板底混凝土成型质量检查、验收。

3.2 主要施工技术措施

3.2.1楼板支撑体系搭设

模板竖向支撑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体系,其中间立杆间距不应大于800mm,边支撑立杆与墙面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且必须按规定要求设置好扫地杆和剪刀撑。水平支撑采用木楞和钢管,其中固定模板的背衬采用50×100 mm的木楞,其间距不得大于250mm。

3.2.1 模板安装工程

模板安装时,应从一边开始铺设,后安装的模板必须与先安装的模板顶紧,对板缝较大处其侧边应粘贴胶带海绵条,以保证混凝土振捣时不发生漏浆现象,使浇筑的混凝土内实外光。大跨度区域模板支设时应按3‰起拱。为便于模板拆除和混凝土成型后的观感质量,在模板安装完成后,要专人负责涂刷水性脱模剂,且其用量不宜过多,对覆膜胶合木模板只需用棉布轻轻柔擦一遍便可。

3.2.3 梁筋及下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安装

EPS块体内模空心楼板梁筋及下层双向钢筋网片应在模板验收合格、双方填写交接验收签字手续后方可开始绑扎。先绑扎梁筋,再绑扎板筋。为保证板筋位置正确,要先在模板上弹出钢筋的位置线,然后依据位置线绑扎楼板下层钢筋网片,并应满扎,扎丝规格不小于22#,扎丝头向内。下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后,按规定垫好15mm厚的板底钢筋保护层塑料垫块,垫块间距不得大于500mm,并呈梅花状布置,同时在每个板底抗浮铁丝绑扎部位的底板筋交叉处下方增设一个保护层塑料垫块,以保证板底抗浮铁丝紧固时板筋交叉处保护层的厚度。

3.2.4 抗浮铁丝绑扎

下层钢筋网片绑扎的同时,按照专项方案设计要求或每隔500mm呈梅花状在板筋交叉处用手枪钻在EPS块体内模旁的楼板胶合板上钻一对Φ4的小孔,将14#板底抗浮铁丝插入孔内,并穿过底模将下层板筋固定在模板支撑体系中的钢管上并绑扎牢固,抗浮铁丝严禁绑扎在胶合板下的木楞上,否则会将整个楼板底模拉起,失去抗浮的作用。抗浮铁丝绑扎如图2所示。

3.2.5 方钢管设置

现浇空心楼盖梁筋、下层双向钢筋网片、保护层垫块绑扎安装和板底抗浮铁丝紧固并在自检、交接验收合格并履行签字手续后,根据结施模板设计施工图纸中EPS块体内模排布位置在板跨下层双向钢筋网片上设置□25×25方钢管,且每个EPS块体内模下应等距放置三根通长方管并用铁丝与板底钢筋网片进行有效固定,如图3所示。方钢管的位置应结合EPS块体内模排列图确定,基本原则为:方钢管沿垂直于EPS块体内模方向设置固定。

3.2.6 水电管线敷设

楼板中水电管线的铺设应尽量放在EPS块体内模以下(现场断开或可锯槽、锯槽缺口安放,但应作封裹处理),也可在肋梁中穿行,主进管应尽量沿梁边布置。如遇多根预留管线交叉时,可调换比原厚度小20~30mm的EPS块体内模,以保证管线顺畅通过。成排电管之间净距不应小于30mm,以便混凝土振捣时充实电管之间的空隙。

3.2.7 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

(1)方钢管放置完成经交接验收通过后开始铺设EPS块体内模。EPS块体内模必须根据排列设计图选择不同规格EPS块体和不同排布方向进行排放。同一排的EPS块体内模安放必须保持顺直,排放时,应注意轻拿轻放,不得甩扔,不得碰坏EPS块体防水、防火保护膜。

(2)为满足设计所确定的EPS块体内模在板内垂直高度及水平位置,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由于EPS块体内模自重轻、容易上浮将楼板上层钢筋网片顶起而发生质量事故,EPS块体内模在通长方钢管上铺设后应在加强带位置用双根16#铁丝与板底钢筋绑牢,用于固定EPS块体内模以减少混凝土振捣时的位移和上浮,铁丝一定要拉直拉紧,以便有效抵抗上浮力,避免EPS块体内模向上位移。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如图4所示。

3.2.8 U型定位卡子设置

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后,在EPS块体与块体之间的肋梁间的每根通长方钢管中设置专用U型定位(限位)卡子,U型定位卡子的数量按每1000长的EPS块体设置3个,不足1000mm长的EPS块体设置2个,以减少EPS块体内模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发生水平挤压而影响混凝土下料和浇捣密实。U型定位卡子设置如图5所示。

3.2.9 楼板上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安装

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工序经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满扎)和肋梁拉钩设置(间距不得大于500mm)。为有效支撑上层板筋、增加上层板筋的刚度、减少变形,上层钢筋网片绑前应先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焊接成的通长定型马凳以进行双层钢筋网片的支撑,钢筋马凳应安装在垫块上方,同时在下层钢筋网片照片之间每500mm增设1个钢筋拉钩,起增强支撑和抗浮作用,上层钢筋网片绑扎安装及拉钩如图6所示。

3.2.10 空心楼盖板厚控制

现浇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前应由施工员根据结构施工阶段的1.0m水平标高线测设好楼面水平标高控制点,并在楼板周边侧模的四角定上钉子、板中每隔6m设置一个板厚控制点(可焊接短钢筋并与钢筋网片竖直点焊固定)。

3.2.11 混凝土浇筑

(1)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前应安排专人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并提前对模板进行湿润。

(2)混凝土进场时坍落度应控制在160~180mm,石子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5mm,以满足其不大于1/2肋梁宽度和板底厚度的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振捣时应用Φ30mm小口振捣棒和平板振动器配合进行。

(3)为避免泵管布料和工人浇捣时脚底踩踏对钢筋网片和EPS块体内模位置产生不良影响,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混凝土浇注前应架设施工通道、铺设Φ4钢筋焊接网珊(长2000mm、宽600mm、网孔间距50mm),并配合塔吊利用料斗控制下料高度和速度,减少泵管输送和软管布料对已成型钢筋和EPS块体内模水平推力和冲击力和影响。由于混凝土泵管较重,须采用钢管搭设支架,且支架须放置在胶合木模板或垫板上,禁止直接放置在EPS块体内模上,以免损伤破坏块体内模。

图3 方钢管与板底钢筋网片固定

图4 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

图5 U型定位卡子设置

(4)混凝土施工时,先浇筑梁部位混凝土,后浇筑板部位混凝土。空心楼板混凝土铺摊布料和振捣时应顺着EPS块体内模径向(纵向)进行,不得沿肋梁作多点围合式浇筑,一方面有利于混凝土自然流淌充实到肋梁部位,另一方面可避免由于混凝土布料放料时的冲击力将EPS块体内模推压挤凑到一起而导致肋梁部位混凝土难以下料影响板底密实性。同时应注意空心楼盖的混凝土要分两步(两层)浇筑完成,不得一次性将混凝土浇筑到板顶(如果空心楼盖肋梁部位被混凝土一次性覆盖,不但加大振捣难度,而且不便于EPS块体内模下方空气排出,不能保证肋梁部位混凝土被全部有效振捣,很容易造成EPS块体内模下口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蜂窝、麻面甚至于孔洞,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两层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控制上、下层混凝土时间的衔接,要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避免产生冷缝。

(5)使用振捣棒振捣时,对同一部位连续振捣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振捣棒尽量不要碰插EPS块体和钢筋及定位卡子(如脱落应予补设),以免将EPS块体内模拱起、偏位或损坏EPS块体防水防火保护膜、捣粹聚苯泡沫体以及导致混凝土产生离析泌水而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

(6)在板面混凝土平板振动器捣完成2h后于楼面混凝土初凝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找平、抹压

处理。首先派专人从柱、剪力墙、楼梯等周边节点开始向中间用长刮尺抽平;其次在初凝后用铁抹收平压实,再用木抹打平;再次在终凝前将柱和剪力墙周边用铁抹压成半光面,并用机械磨光对整个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处理。混凝土浇筑及表面处理如图7所示。

3.2.12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安排专人落实责任按规定要求做好混凝土保湿养护工作。冬季施工尚应储备足量的塑料薄膜、草帘做好保温养护工作。可在混凝土表面盖上一层薄膜,再铺两层草帘,并应防止草帘受潮而不保温,保温养护材的撤除必须经技术负责人认可。

3.2.13 拆模及板底抗浮铁丝修剪、防锈处理

梁、板底模按照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图纸设计的龄期及强度要求拆模。对拆模后穿埋在楼板下口的抗浮铁丝,用角磨机沿板底根部割除,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同时应对铁丝端头点刷防锈漆。

4.质量控制措施

4.1 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切实做好三检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并完善相应的工序书面交接验收签认手续。

4.2 为便于混凝土振捣时能顺利地流淌、充实EPS块体内模下口板底部位,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性,EPS块体内模选择时,其外形应为四角刨除的多边形棱柱体。进场时对其外包防水、防火保护膜存在破损、松动的应作剔除和退货处理。

4.3 模板采用厚度不小于16mm的覆膜胶合木模板。模板周边应刨边平直,接缝严密,接缝高低差不得大于2mm,平整度不得大于3mm。

4.4 为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便于混凝土充实到EPS块体内模下口板底处,避免大粒径石子堵塞板底而发生不密实、麻面、疏松和露筋等现象,混凝土搅拌用粗骨料石子粒径调整为5~25mm,砂子采用中粗砂,同时应增加水泥用量,确保原混凝土设计强度不降低,即配制成细石混凝土。

4.5 EPS块体内模安装、固定应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中节点大样图进行。同一区格板中内模的整体顺直度:允许偏差3/1000,且不应大于15mm,两排块体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值。

4.6 施工中因不可避免的的管线而需切割EPS块体内模时,应采取粘贴胶带纸或其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封裹。

4.7 施工中现浇空心楼盖如临时增加洞口,应在洞口四周板肋内加筋,加筋原则:与EPS块体内模平行方向每侧板肋内各加一半被截断的钢筋,与EPS块体内模垂直方向每侧各加2根Φ16的钢筋(或按图纸设计大样要求设置)。当洞口宽度小于等于300mm时,板内受力钢筋按1:6的弯度绕孔穿过,此处板内钢筋可等面积代换以减少钢筋的根数。

4.8 注意做好EPS块体内模的铁丝绑扎固定和定位卡子的设置,避免EPS块体内模上浮和挤压位移、偏位。

4.9 振捣应专人负责、定人定岗、责任明确、落实。须认真控制好布料和浇筑顺序,混凝土必须分两次浇筑,尤其须加强肋梁部位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板底混凝土的密实。

图6 楼板上层双向钢筋网片绑扎安装及拉钩设置

图7 EPS块体现浇空心楼盖混凝土浇筑及表面处理

图8 EPS块体内模现浇空心楼盖施工效果

5.结语

由江苏双楼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的万和尊邸(中央路70号综合楼)工程采用EPS高分子轻质块体内模现浇空心楼盖结构施工技术后,满足了结构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如图8所示。

与采用传统梁板式现浇实心楼板或柱帽无梁结构技术相对比,具有结构安全可靠、提高结构净空、减轻结构自重、增强保温隔热和隔音效果、减少材料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效益和节能、环保的等特点,综合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楼盖网片铁丝
空心楼盖
教学楼楼盖的设计研究
铁丝有多长
两类石膏模壳空腹楼盖结构弹塑性分析
预张紧钢丝绳网片加固混凝土梁钢丝绳应力损失研究
冷弯薄壁型钢-稻草板组合楼盖抗振性能1)
百万千瓦级核电厂海水循环系统某国产二次滤网网片失效原因分析及可靠性提升
铁丝的幽默世界
两长两短
轻质量型网片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