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2012-09-10 11:56唐小庭吴光路
关键词:独生子女人格效能

唐小庭,吴光路

(福建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一、引言

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指个体对各种挑战或新情境的应对能力的总体信心[1]。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学习能力、学业成就水平、潜能的发挥、人际关系、个性与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胡琳丽等的研究也表明师范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和谐、学习适应性具有显著相关。[2]可见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来说很重要。特别是社会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更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是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吴思思、张淑媛、姜峰在一项研究中,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145名大三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忧虑性、紧张性、恃强性、稳定性等人格特质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变化有很好的预测作用。[3]邹兵、谢杏利的研究也表明,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艾森克人格问卷中的N分呈显著的正相关,与E分呈显著的负相关。[4]可见健康人格的塑造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在探讨组织行为中的主动性成分时,Bateman和Crant(1993)首次提出了主动性人格(proactive personality)的概念[5],认为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的倾向,并指出主动性人格是其他人格理论没有涉及的一种人格特质。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对许多个人及组织结果都有积极的影响,包括工作绩效、职业生涯成功、领导能力、团队绩效、创业等,[6]这表明了这种人格特质研究的重大价值与潜力。当前,关于主动性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与组织行为方面,其他领域涉及比较少。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将主动性人格引入高校职业生涯辅导,探讨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创业意向、职业决策的关系。例如,商佳音和甘怡群的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变异解释率为15.3%。[7]邝磊、郑雯雯、林崇德等的研究也表明,主动性人格在大学生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起到了调节的作用。[8]

当前,国内外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性人格的研究很多,而对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动性人格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结论。主动性人格作为大五人格模型没有涉及的一种独特的人格特征,是否也会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呢?本研究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并进一步探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同水平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是否显著,从而为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促进提供理论指导,为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33份,有效问卷216份,有效率为90%。年龄为17~26岁,平均年龄22.57岁。其中男生88人,女生128人;理工科103人,文科113人;城镇户口99人,农村户口117人;独生子女56人,非独生子女159人。

2.研究工具

(1)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ctive personality scale,简称PPS),由Bateman和Crant编制,北京大学商佳音、甘怡群以大学毕业生为被试进行了修订,中文版PPS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86。[7]该量表为单维结构,共有11个项目,采用利克特7点评分,其中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分数越高,说明越具有主动性人格倾向。

(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等人(2001)翻译修订,共有10个项目,采用4级计分法。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高。总分在1~20分之间说明自我效能感偏低;总分在20~30分之间说明自我效能感较高;总分在30~40分之间说明自我效能感非常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5.31。修订后的中文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9]82-86

3.统计方法

统计处理主要包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

三、研究结果

1.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征

由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上得分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来看,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62±0.52,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前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S>0.05)。但是男生的平均得分(2.70±0.52)要高于女生(2.56 ±0.52);理科大学生的平均得分(2.67 ±0.50)要高于文科大学生(2.57 ±0.53);城镇大学生的平均得分(2.67±0.53)要高于农村大学生(2.56±0.50);独生子女的平均得分(2.72 ±0.45)要高于非独生子女(2.58 ±0.53)。

2.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特征

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得分为5.47±0.64,说明当前大学生基本上倾向于高主动性人格。对主动性人格的人口学变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得分在性别、学科、生源地、独生子女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S>0.05)。其中,城镇大学生的平均得分(5.55±0.69)略高于农村大学生(5.40±0.96);独生子女的平均得分(5.61 ±0.74)高于非独生子女(5.42±0.87);男生与女生,理科生与文科生的平均得分基本持平。

3.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对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表1 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间的相关分析

4.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主动性人格作为自变量,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因变量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显著(t=7.545,P <0.001),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能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21%的变异。

表2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回归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1.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总体状况良好。这与其接受的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学校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有关。

此研究中,男女生在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没有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0][11]。其缘由主要是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文化水平提高,社会对男女性别都能创造价值的角色期待趋于一致,男女权利趋于平等。女性自主意识增强,主动去把握机会、改善周围环境以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意识提高,[12]加之社会上众多成功女性的榜样效应,使得女性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自我效能感增强。

本研究中,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在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验证了吴思思等的研究结果[3]。其主要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都能享受差不多的生活、教育待遇。大学生更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学识能力不断得到增强,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懂得自我调节。

本研究表明,在学科类别方面,理工科与文科大学生在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我们现行的教育理念有关。当今的教育向全面化发展,强调学科的融合,不仅培养专才,还需要全才。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的开设、各类社团活动等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平台。大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也使文理科带来的差异弱化。

2.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探讨

本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表明主动性人格对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预测力。主动性人格指个体不受情境阻力的制约,主动采取行动以改变其外部环境的倾向性。[13]高主动性人格特质的个体凡事能够积极争取,乐于付出努力和采取策略应付所遇到的问题,并且更主动地解决当前困难。他们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积极主动地去改变环境,以至带来有意义的改变。在这一主动性行为中,个体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能获得足够的自信,从而促进个体的自我效能。相反,低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则比较被动,总是在适应环境,甚至被环境所塑造,在操作行为中积极性低,不愿付出过多努力,较多的依赖他人,在外力的驱使下被动适应和改变。如此一来,就会越来越对自己缺乏信心,也无法发现自己的才能,继而降低其自我效能感。总之,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主动性人格特质有关,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也越高。

五、研究结论

1.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主动性人格、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学科、独生子女与否、生源地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3.主动性人格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主动性人格可以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21%的变异。

[1]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学动态,1999(1).

[2]胡琳丽,郑航.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和谐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0).

[3]吴思思,张淑媛,姜峰.大三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

[4]邹兵,谢杏利.医学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人格的关系[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

[5]Bateman T S,Crant J M.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3(2).

[6]刘密,龙立荣,祖伟.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7]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邝 磊,郑雯雯,林崇德,等.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归因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1(9).

[9]汪向东,王希林,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10]张倩,桂守才.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

[11]谭佳,苏文平.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和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12]任秀菊.大学本科四年级学生主动性人格成就动机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0.

[13]余捷婷,刘电芝.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5).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人格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