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2-09-10 11:56姚雅静
关键词:交际学习者教学法

姚雅静

(太原师范学院 公共外语部, 山西 太原 030012)

注重英语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不仅是现代经济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是每位劳动者适应社会需要必备的基本条件。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英语教学的专家和学者及一线的教师,结合实践提出了许多主张与方法。其中,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下文简称为CLT)是近三十年来我国英语教学法理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外语教学法之一。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以交际语言教学法(CLT)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国内有关CLT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论文从1980年至今就有880篇。由此可见,CLT在我国的影响力的广泛与持久。然而,根据对近几年中国大学英语课堂的调查与分析,交际语言教学法并没有在课堂中广泛运用。其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真正掌握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内涵,以至于在实践中不能充分地运用该理论与方法,导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由于此方法的运用而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将在进一步阐释CLT的内涵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就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交际语言教学法(CLT)的内涵及意义

交际语言教学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英国兴起的,取代了当时的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Richards,Rodgers,2001)[1]。其理论基础是 Hymes(1967)[2]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对于语言教学和学习者来说,CLT的重要性在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Savignon,2005)[3]。Littlewood(1981)[4]指出,在 CLT 中,有两种主要的活动类型:功能性交际活动(要求参与者注重目标)和社会交际活动(更多地结合对话、讨论和辩论)。崔刚、孔宪遂(2009)[5]对 CLT的特征进行了以下描述:(1)强调教学过程的交际化,突出学习者的语言交流和互动作用。(2)重视教学环境的真实性,以及语言实践环节的模拟性。(3)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习者为中心。(4)强调教学内容的真实性。(5)重视教学方式的真实性。由此我们不难看出,CLT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主,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多种学习方式,安排各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帮助策略。

我们知道,交际语言教学法的核心,就是教师重视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创设最佳的学习状态,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思维,帮助学生学会符合学习规律的“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在教学中应用“对话式教学”、“沙龙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就是对交际语言教学法具体的实践。这种教学实践会极大地刺激学生语言产出的过程,提高交际能力。

交际语言教学法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因为此方法理论的运用,将会改善目前大学英语教师的传统观念和习惯,通过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产生互动,让学生大胆尝试运用所学语言,给学生更多机会锻炼听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

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对太原市范围内的4所高校的124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有三个方面:听说课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CLT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选择。调查结果如下:

1.听说课教学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在原有每周2个课时听说课的基础上,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认为听说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所占比例应该加大,少数人认为应维持现状,极少数教师认为可以适当减少听说课在整个外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听说课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调查统计表

2.CLT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中,笔者专门以CLT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相关问题。大多数教师认为该教学法适应我国现代英语语言教学的发展。一部分教师认为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CLT并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更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方式。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CLT在英语课堂中的运用调查统计表

3.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选择

在教学目标方面,绝大多数教师都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进行有效的交际”作为重要或较重要的教学目标。有些教师认为教学目标还应包括“保持或提高学生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和“培养学生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选择调查统计表

通过以上对我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最主要的问题是交际语言教学法在我国的英语课堂中不能得到有效运用。首先,听说课安排较少,这样导致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说方面的练习,更不可能充分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其次,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本身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欠缺使得CLT得不到充分和成功的运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能有效进行。另外,因为长时间的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学生缺乏冒险精神,怕犯错误,不能积极主动地讨论和回答问题。这就导致交际语言教学法在课堂中并没有真正发挥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教师有意无意地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也影响“以学生为中心”的交际语言教学法的有效实施。

三、如何成功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

交际能力由四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策略能力。英语教师应以这四个方面作为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切入点。

第一,提高语法能力。交际语言教学法强调的是语言的交际化,这需要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而语言沟通中扎实的语法功底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法知识,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运用目标语。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中最基本的元素,它包括词汇知识、构词法、句法、语义学和语音学(Canale,Swain,1980)[6]。为了能更有效地在课堂中运用CLT,教师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语法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语法—翻译教学法”,在课堂上解释句子的结构,学生跟读、翻译,反复地进行练习。

第二,提高社会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指学习者对社会和文化知识的储备。它要求学习者懂得语言在不同环境中的恰当运用。交际语言教学法重视教学环境的真实性以及语言实践环节的模拟性。所以,学习者只有具备了这种社会语言能力,才有可能选择合适正确的语言词汇进行有效的交际沟通。否则,交际教学法是无法得到成功运用的。

第三,提高话语能力。交际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产出的过程以及交际能力的提高,交际能力中的话语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话语能力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题材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结合起来,组成统一的口语体或书面体。[5]学习者应该理解说话人的引申含义,并作出正确的、合乎情理的回答。在这一概念中,“话语(Discourse)”是一个关键因素。Gee(1999)[7]指出:当人们将语言、行动、互动、价值、信仰、目标、工具等融为一体时,“话语”便会产生。从这一角度上讲,交际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说出一个正确的句子并不仅仅是传递了一条信息,其中可能包含有更多的含义。鼓励学习者重视其“话语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更加高效的语言使用者。

第四,提高策略能力。策略能力是指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处理语言以及如何保持交流的畅通的能力。[6]这种能力的使用是为了加强交流,尽管说话者的语言知识并不充足。下面的对话发生在一位英国人和一位瑞典学生之间(Tricia Hedge,2008)[8]:

Student:Every summer we go for a for …,you know,erm,… fjorton dagar,… um … fourteen days…a for…I mean…

Native speaker:Oh,a fortnight.

Student:Yes,a fortnight.We go for a fortnight to our summer stuga.

Native speaker:What's that?

Student:It's a small house in the country.It has,you know,a garden around it… [gestures a circle to show an area of surrounding land]

Native speaker:Oh,like a cottage,a country cottage…

瑞典学生并没有记住“fortnight”这个单词,也不知道“cottage”这个词。他/她用了瑞典语中的词语“fjorton dagar”,接着又稍作解释为“fourteen days”。对于“cottage”,他/她则用了瑞典语加上肢体语言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同时,在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瑞典学生使用了“you know”,“erm”,“I mean”来弥补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因此在运用CLT时,教师应该设置一些场景来训练学习者,使其尽可能掌握更多的语言策略。这样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交际沟通能力才有可能真正提高。

综上,笔者在此给出一些教学建议:其一,教师应了解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设置难度适中的目标。任务的难度应以学生借助同伴或工具书的帮助能够完成而定。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及时给出评价。其二,教师在平时课堂中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场景,并指导学生在各个场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为交流设置真实的场景至关重要。课堂中比较常见的任务类型有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采访等。其三,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勇于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采取奖励制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Richards,J.C.,Rodgers,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2nd ed.)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Hymes,D.Models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and social setting[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67(2).

[3]Savignon,S.J.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Strategies and goals[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4]Littlewood,W.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5]崔刚,孔宪遂.英语教学十六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Canale,M.,Swain,M.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80(1).

[7]Gee,J.P.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M].New York:Routledge,1999.

[8]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猜你喜欢
交际学习者教学法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两块磁的交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