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瑜伽课的研究:以太原师范学院为例

2012-09-10 11:56
关键词:师范学院瑜伽学院

陈 真

(太原师范学院 体育系, 山西 太原 030012)

瑜伽以其独特的健身魅力深受社会各个人群喜爱,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不例外。瑜伽课程进入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课堂已是一种必然。通过教学实践,大多数高校师生对开设瑜伽课程高度认可。通过论证研究瑜伽公共选修课在太原师范学院开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旨在了解学生对瑜伽这种健身方式的认知程度、学院软硬件设施及支持力度等现状,有利于瑜伽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的顺利开设。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其一,研究对象:

抽样调查太原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的2009级、2010级、2011级的不同院系的305名女生。

其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瑜伽有关的教材和瑜伽课在高校开展现状等及与此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

(2)问卷调查法。对问卷作具体分析,首先了解了学生对瑜伽课程的兴趣程度、学习动机等,共发放问卷305份,回收305份,回收率100%,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

(3)访谈法。对山西省已开设瑜伽课的高校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太原师范学院2009级、2010级、2011级学生进行随机访谈调查,就瑜伽课的开展进行了调研。

二、结果与分析

1.太原师范学院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

表1 学生对瑜伽的学习兴趣

(1)开设瑜伽课是学生的迫切要求。从调查问卷的统计(见表1)可以得出:喜欢开设瑜伽课的同学占96.4%,可见大多数学生对瑜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据资料统计,瑜伽运动对调节人体的心理健康作用显著。随着练习年限的延长,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1]46瑜伽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的环境。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瑜伽运动的动机各不相同。从表2可看出,想通过瑜伽改善不良身体形态、达到健美的体形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瑜伽课程的开设一定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肯定。

表2 学生学习瑜伽的动机

(2)开设瑜伽课的场地设施要求。由于瑜伽课本身的性质,不需要特定的场地或器械,选择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地方即可,尽量离开房间而选择露天的自然地带。太原师范学院三个校区的场馆及馆内音响设备齐全,并拥有多个大型室外健身场地,均适宜瑜伽的教学与练习,为开设瑜伽课程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

(3)学院的环境有利于瑜伽课的开设。瑜伽运动对场地及环境设施的要求相对简单;瑜伽练习没有性别要求限制,女生是积极参与瑜伽练习的主要人群;上课的基础器材设备要求单一,一张瑜伽垫即可。瑜伽之所以能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学院完善的教学环境。

2.学院开设瑜伽课的必要性

(1)开设瑜伽课是学院女生的身心需求。十八九岁的在校生身体处在生长发育的定型期。经常进行瑜伽的形体练习有利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发展,瑜伽课符合在校女生的心理需求[2];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瑜伽课程能全面调节紧张情绪、减缓压力、放松心情;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人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仪容、仪态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职业决定教师的形象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师范类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教育事业,开设瑜伽课程,可以培养高雅气质,有利于他们形成优美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有助于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引领社会文明。

(2)开设瑜伽课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体育新课标的推行,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从体育的多功能性出发,开设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新内容。因此,瑜伽以一种时尚的健身养性方式进入大学校园,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瑜伽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舒缓紧张,减轻压抑,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内心的平和安宁,使人的心态健康良好,另一方面又可以美体塑形。[3]瑜伽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由此也落实了高校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4]

(3)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学院女生居多,瑜伽深受大家的喜爱。对女性来说,瑜伽通过推、拉、扭、挤、伸等各种姿势可以美体养身,矫正脊柱变形,改善不良姿态,增强自信心,伸拉肌肉系统,使线条更加优美,并有减肥功效,预防各种疾病。调理养颜,调节内分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永葆青春靓丽的容颜。减压养心,给予人体极大的放松及平和静心的感觉。[5]15作为在校女生健身美体的理想教材,这是充分考虑到在校生的生理特点及心理需求,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体育与健康相结合”、“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4)开设瑜伽课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高校体育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另一方面有利于树立全民健身意识,并由此形成终身体育观。瑜伽教学内容简单易学,且不受人数、时间以及环境的限制,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的健身项目。[6]瑜伽是一项有着高效锻炼价值意义的运动项目,从塑形、健身、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可以给练习者带来很多益处,也为养成终身体育观奠定良好的基础。瑜伽可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身心需求,是最适合于终身锻炼的运动方式之一。以上诸多优势,充分说明在学院开展瑜伽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5)开设瑜伽课带动学院课程建设。瑜伽课的开设对于大学体育与专业体育的互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媒体报道,一线城市的瑜伽教练月薪过万,全国各地区的瑜伽教练缺口在几万人之多。学院现有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瑜伽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可为学院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提供部分参考,加之有利的就业信息可为学院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再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由访谈以及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在学院开设瑜伽课程这个决策,受到了大多数学生高度认可,对瑜伽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广大学生对瑜伽选修课开设的迫切要求正是瑜伽课程导入的坚实基础。这也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瑜伽的热爱,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健康观和运动观,以及对高层次体育运动的追求。

(2)瑜伽是一个理想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在学院开设瑜伽选修课是可行的,这不仅顺应了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可以丰富学院课程设置,同时,通过瑜伽练习还可以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改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塑造优美体态,并协调促进其他课程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7]

(3)太原师范学院开设瑜伽课程是必要的,可以满足师范类学生今后就业的需求。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新的运动课程的学习,丰富了专业课程设置,为今后就业增添了一份希望。[8]对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较好地掌握一两项体育健身项目,满足了大学生的身心需求。将瑜伽课程纳入学院公共体育教学大纲,是对现行体育教材的丰富、补充和完善,为高校体育教育增加了新的教学内容。

(4)从太原师范学院开设瑜伽课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可以得出,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瑜伽课的必要性。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瑜伽课,一方面可以提高师范学生的教师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可以为其提供就业便利。

2.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对瑜伽认识太少,有太多误区。学院初次开设瑜伽课程,尚缺乏许多教学方面的经验,首先应通过瑜伽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了解并掌握科学、系统、全面的瑜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逐步安排实践课,使理论知识去辅助实践的练习,并且在实践中去验证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观摩教学活动等更好地普及瑜伽知识,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接触瑜伽,加深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成立瑜伽兴趣社团,提高学生兴趣。学院2011年成立的“行知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身内容丰富多样,参与人数非常多。随着瑜伽课程的融入,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断地接触这个运动项目,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为瑜伽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教学中应积极邀请瑜伽专业人士进行教学指导,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保证瑜伽课程的顺利开展。

(3)转变观念,鼓励男生多参与。作为一种有益健康的运动,瑜伽不单是女人的专利,男性同样可以练习瑜伽。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绝大部分男生认为瑜伽运动与自己无关。为此我们应通过宣传,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瑜伽,扭转他们的传统错误观念,多鼓励他们参与,让他们知道练习瑜伽可以获得很多益处,可以使自己的体力变得更好,可以避免心浮气躁,改善自己的心态。[9]

(4)保证科学教学。瑜伽动作的学习要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规律。这是因为任何运动技能动作都有内在联系。实践教学阶段,要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瑜伽动作,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来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瑜伽。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教学方法要得当,应及时纠正错误的姿势,避免造成运动损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生理的适应性,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来有效缓解学生的精神压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最自然的放松,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并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5)进行体能跟踪测试。根据学院近几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学生身体素质下降成为困扰学生体质的重要问题。瑜伽是一项保存并增加体内生命能量的运动,长期做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可以把选修瑜伽课程的学生作为被测对象,随之进行两个学期的体质跟踪测试调查。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身体锻炼,进而保障瑜伽课程在学院的顺利开设。

[1]李晓钟.瑜伽练习:从初学到精进[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2]彭晓倩.浙江省高校瑜伽课程开设的现状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

[3]毛娟.全析瑜伽演变历程——创建瑜伽教育的思想基础[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

[4]王艳,彭雨.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体育世界,2006(1).

[5]柏忠言,张惠兰.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胡蓉.高校开设瑜伽课程可行性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06(4).

[7]刘丽.试论瑜伽与体育美[J].体育文化导刊,2008(1).

[8]王方雨,虞勇.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5).

[9]肖文娟.高校女大学生体育课开设健身瑜伽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2007(3).

猜你喜欢
师范学院瑜伽学院
遵义师范学院作品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Hello White瑜伽馆
洛阳师范学院
练瑜伽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