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2012-09-11 05:43谢月霞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516001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4期
关键词:护患生存期妇科

谢月霞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妇产科 516001

宫颈癌是发生率最高的女性癌症,发病年龄层最常见于25~45岁;死亡率位于女性癌症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女性杀手。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其诊断主要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女性如果出现了宫颈癌一定要注意术后护理,特别是对于才做过手术的女性而言,很容易产生心理恐惧、焦虑不安、孤独感等情况,这种心理因素的加剧,会给疾病带来极大的负担。对于女性术后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情绪,家人们应该提高警惕,最好密切关注女性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女性如果不愿意接近人群、出现抑郁症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关心体贴她,可以更好地帮助恢复健康[1]。本文旨在探讨子宫颈癌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子宫颈癌行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120例,预计存活1年以上者,入院行手术及化学治疗。术前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其中Ib期58例,Ⅱ期42例,Ⅱb期20例。年龄23~40岁78例,41~67岁42例,平均年龄40岁;职业:干部34例,专业技术人员54例,工人、个体及其他32例;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4例,高中及中专52例,初中及以下34例。

1.2 方法

1.2.1 心理护理。(1)区别不同情况,对患者适度保密病情:对患者的真实病情注重适度保密,尤其是对老年及缺乏医学常识的人,以免患者过于紧张和惧怕,影响患者的康复。(2)及时传递疾病的相关信息:向患者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让其了解到癌症不是只等于痛苦和死亡,宫颈原位癌患者的治愈率可达99%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减轻痛苦、提高生存率已不是不可能,从而使患者克服惧怕、绝望心理,保持积极乐观情绪,充分调动机体的潜在力量,与疾病作斗争。(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住院期间应得到尊重,称呼得体,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鼓励其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把握患者的主要矛盾,尽量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排忧解难、消除其精神上的各种压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促进护患友好交流,减轻心理负担起着积极作用,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必要条件。(4)换位思考,满足患者心理要求:护士应用换位的想法,给予同情、理解,并讲解性生活不仅是一种身体刺激反应,只要夫妻恩爱,即使子宫切除,仍可有满足的性生活。还可以向患者介绍一些术后恢复良好的实例,帮助消除对术后性生活的困扰,给患者建立信心,使其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1.2.2 疗效评定[2]。采取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疗效评定,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独立填写自评量表,输入计算机,将入院时各因子数值与国内常模比较,并将心理护理前后测得的因子分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t检验,数据采用(±s)表示。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宫颈癌手术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情况比较(±s)

表1 宫颈癌手术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水平情况比较(±s)

精神病性心理干预前 2.00±0.47 1.91±0.43 1.79±0.42 2.32±0.48 2.22±0.54 1.71±0.38 2.03±0.54 1.72±0.49组别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惊恐 偏执1.68±0.57心理干预后 1.73±0.52 1.66±0.49 1.67±0.23 1.58±0.43 1.45±0.47 1.52±0.32 1.36±0.48 1.48±0.37 1.34±0.41 t 3.34 3.22 2.15 9.36 8.82 3.12 7.62 3.28 4.29 P<0.01 <0.01 <0.05 <0.001 <0.001 - <0.001 - <0.001

表2 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后SCL-90因子与国内常规比较(±s,n=120)

表2 宫颈癌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后SCL-90因子与国内常规比较(±s,n=120)

精神病性心理干预前 2.00±0.47 1.66±0.49 1.67±0.23 1.58±0.43 1.45±0.47 1.52±0.32 2.36±0.48 1.48±0.37组别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 焦虑 敌对 惊恐 偏执1.34±0.39心理干预后 1.73±0.52 1.38±0.47 1.66±0.62 1.51±0.58 1.38±0.43 1.49±0.57 1.24±0.42 1.44±0.58 1.28±0.43 t 3.88 3.87 2.38 0.14 1.18 0.42 2.19 0.55 0.75 P<0.01 <0.01 <0.05 <0.001 <0.001 - <0.001 - <0.001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治疗子宫癌这类恶性肿瘤疾病的方法愈来越多、效果越来越好,使很多妇科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但在生存期得以延长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子宫癌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临床护理人员,一方面应力争进一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另一方面也应重视患者的心理、精神方面的治疗,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由于子宫癌的特殊位置,常需切除所有或部分代表着女性特征的生殖器官,使这些妇女除要接受身体上的打击外,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心理创伤,她们常感到生理上缺乏吸引力。目前由于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使更多的妇科癌症患者存活期延长,如果忽视存活者的生命质量,那么,治疗癌症所花费的一切和治疗期的妇女所忍受的痛苦很可能是一种浪费。对患者来说,仅仅为了活着是不能满足的。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确有相当一部分妇女存在着焦虑症状,需要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妇科各部位癌症患者的压抑、焦虑和心理损伤程度为轻和中度。调查显示,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而宫颈癌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别[2]。恶性肿瘤患者所经历的阶段可分为紧急生存期、延长生存期和永久生存期3个阶段。有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的第1个100d内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生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过程很缓慢,她们被身体疼痛及化疗反应等所困扰,从而产生焦虑等精神症状[3]。

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疾患发病率相当高,约为癌症患者的22%~33%。调查表明,术后6个月内和术后7~36个月的患者焦虑评分高于正常人,且以术后6个月内的增高程度更明显。而抑郁评分中只有术后6个月内的结果高于正常人,术后7~36个月和37~96个月两组与健康人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这还说明在术后半年内,许多患者存在着焦虑和抑郁心态,当身体渐渐恢复,特别是化疗结束后,抑郁症状明显好转,仅存在一些焦虑症状。而术后3年以后,特别是长期存活的妇女,多数能逐渐克服或摆脱精神上的焦虑和压抑[4]。而术后半年,正是手术恢复和化疗的重要阶段,情绪忧伤、精神压抑,能抑制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降低机体对癌症的抗病能力,常常是造成病情恶化的原因,严重者可加速死亡。因此,医生在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如开设有关的咨询门诊或成立妇科癌症患者互助小组等,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必要时还应给予一定的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治疗,使患者改善精神状态,渡过人生最艰难时期。

[1]刘改梅,裴俊霞,史玉龙.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与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2,16(2):153-154.

[2]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

[3]梁彬影,张风贞,林美珠,等.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患者性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4,12(5):495-496.

[4]路虹.宫颈癌术后妇女的性生活状态调查〔J〕.护理研究:下半月,2004,18(10):1808-1809.

猜你喜欢
护患生存期妇科
护患沟通:妇科护理工作中具体应用探讨
乙肝病毒感染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现代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及对策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