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用品摆放位置在偏瘫患者肢体康复中的作用对比

2012-09-11 05:43董文菊段柯旭王大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南充市637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14期
关键词:单侧偏瘫神经功能

董文菊 段柯旭 王大雪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脑卒中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与心脏病及恶性肿瘤构成了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其致残率在存活患者中仍然高达80%以上[1],不仅加重了家庭负担,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单侧空间忽略(unilateral spatial neglect,USN)是对来自病变大脑对侧的刺激无反应[2],是脑卒中患者中常见的脑高级功能障碍之一[3]。患者可以表现为视觉忽略、听觉忽略、运动忽略,甚至对自身肢体的忽略,给其生活自理带来诸多不便[4]。基于此理论,我科拟将日常生活用品摆放在患者的偏瘫侧,促进患者对患肢的注视,评定能否促进患者的康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3-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5],并经专业人员通过二等分线段测验、数字划销测验、表盘填写代表时间的数字及视野检查判定具有单侧空间忽略。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实验,神志清楚,查体配合。病情稳定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2.5岁,平均发病天数3d;对照组25例,男性1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3岁,平均发病天数3.5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内科常规治疗(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脑保护、营养神经)及护理(一般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实验组将日常生活用品放于患侧,并鼓励自己取拿用品;对照组将日常生活用品放于健侧。患者出院时登记家庭住址及联系方式,实验人员定期随访,督促对出院指导的落实情况。实验为期3个月,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比较。

1.3 评定标准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评定,残损程度采用简Fugl-Meyer运 动 功 能 评 测 法 (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进行评测,共有50项内容,满分10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测,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评测,共有10项内容,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数据以(±s)表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MBI指数比较,实验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MBI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实验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MBI比较(±s)

组别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实验前 实验后 P 临床MBI指数实验前 实验后P实验组 21.75±7.74 13.03±9.01 <0.05 30.88±26.36 57.32±19.71 <0.05对照组 22.26±8.04 18.54±9.69 >0.05 29.91±27.45 33.97±28.63 >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多,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因其高致残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尤为重要。WHO推荐的脑卒中康复训练开始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以后48h。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也表明脑卒中的康复应尽早开始,最好在发病14d以内开始[6]。然而,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约80%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由家人完成家庭康复及护理活动。由此可知,家庭是康复的主要场所。由于相关康复知识的缺乏,家庭康复的效果不容乐观。本文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从而说明了日常生活用品的摆放位置对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康复有一定的效果,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因此,可以广泛运用与临床康复护理及家庭康复护理,帮助脑卒中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1]林宗霞.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内容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36.

[2]陈颖.脑卒中偏瘫患者发生单侧空间忽略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2):93-95.

[3]郝永玲,谢瑛,刘焕波,等.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康复治疗的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47-548.

[4]张竹青,孙启良.单侧空间忽略对左侧偏瘫患者ADL的影响及其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12(4):166-169.

[5]全国脑血管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九五”攻关课题组.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5):266.

猜你喜欢
单侧偏瘫神经功能
更正声明
仰斜式挡墙单侧钢模板安装工艺探究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