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防治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用药规律的探讨

2012-09-21 07:35王晓萍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阴虚使用率放射性

张 燕,王晓萍

(本文编辑:潘雪飞; 英文编辑:王建东)

放射性口腔干燥症通常是指接受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因其唾液腺(主要是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受到照射后发生损伤,使唾液分泌的数量、性质和成分改变,并引起一系列相关症状,如口干、黏膜炎,甚至出现吞咽和交谈困难、影响睡眠、味觉丧失、龋齿发生及口腔真菌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临床上多采用局部消炎、杀菌、漱口及多饮水来治疗和缓解已经发生的口干症状[2]。中医在预防和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我们对近年来发表的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论文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中医药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用药规律,以供临床用药之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万方数据库,以“放射性口腔干燥症、放射性口腔损伤”为关键词,检索1998年至2010年间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论文共145篇。

1.2 论文筛选 入选标准包括以下3项,即口腔损伤系放射治疗所致;有完整方剂且用汤药治疗;有明确治疗效果。剔除标准包括以下情况,即只有单味药物;只有药物治疗但无明确方剂;中成药治疗;中药注射液治疗等。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文献103篇,其中涉及中药114味。

1.3 数据处理 摘录收集文献中的方剂共103首,以《中药学》[3]为规范,将药物分类资料数据录入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中药使用率=使用频数/方剂总数

2 结果

2.1 药物味数和使用频率分析 103首方剂中共涉及中药114味,103首方剂中用药最少2味,最多17味。平均每张方剂用药为10.21味,中位用药数10味;使用率10%以上的中药使用情况见表1。

表1 使用率10%以上治疗药物的使用频数和使用率

2.2 不同类别中药使用情况 常用中药有9类,涉及到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收涩药、解表药、理气药及化湿药;其中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补虚药有36味,使用频数414次,使用率40.59%;补虚药为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主要用药,此类药包括补气、补血、补阴,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补阴药。其次较为常用的是清热药,有30味,使用频数267次,使用率26.18%。此外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收涩药、解表药、理气药、化湿药在方中亦有运用,但比重较低。9类药物使用率居前5位的中药见表2。

表2 9类药物中使用率居前5位的中药

3 讨论

放射性口腔干燥症古代无明确记录,据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学“燥症”范畴[4]。放射线属火热毒邪已成共识[5],是引起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主要病因,但本病病机各异。赖振南等[6]把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病机归结为阴虚火旺。由于头颈部放疗往往耗阴伤津,放射性口干多为阴虚火旺,久之可出现气阴两虚,肝气郁结,治疗以滋阴生津为主[7]。谭萍[8]强调本病病机以阴血虚和肺脾气虚为主。并把放射性口腔干燥症分为6种证型,认为放疗初期主要以为津液亏损、阴虚火旺型为主,治以养阴生津清火;病中后期表现为湿热中阻、肺脾气虚、肝瘀络阻、阴虚热毒等不同证型,治以清利湿热兼补脾益肺、平肝化瘀通络。郑玉玲等[9]和唐之雅等[10]认为放射治疗本身是一种具有“火热毒”特点的射线作用于人体,热毒作用于照射部位,引起上焦热毒炽盛,并灼伤阴液,而肺脏首当其冲,为热毒所伤,肺阴损耗,临床常见症状包括口干口苦,咽喉燥痛,口腔糜烂,鼻血鼻塞,干咳少痰或痰少而粘。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放射线热毒间接的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导致脾阳不振、胃阴不足,临床表现多为口干少津,食不知味,纳差食少,治以养胃阴补脾阳;放疗后期出现以肝郁血瘀,肾精亏虚为病理特点的症候,临床常表现为口干而不欲饮,腰膝酸软等症。治以疏肝化瘀,滋阴填精。尹礼烘等[11]指出,津液不足是发生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唾液属“津液”范畴,其生成通过脾胃、大小肠运化吸收、肺脏宣发肃降、肝脏疏泄调畅、肾脏气化蒸腾、以三焦为通道升降出入而完成,其中任何一个脏腑失职均会影响其代谢。口干是由于缺少津液,或津液不能输布,失于濡养所致。集诸位医家所论,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病因是火热毒邪致病,病理因素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阴虚火旺、津液不足、湿热中阻、肺脾气虚、肝瘀络阻、阴虚毒热。阴虚为本,痰浊、毒热、瘀血为标。“咽喉属肺系”,“口腔为胃之门户”。本病病位在肺、胃,与心、脾、肾密切相关。

养阴生津、清热解毒是临床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常用治法,从上述药物应用统计结果可看出,用药居第一位的是补虚药,使用频数414次,使用率达40.59%。补虚药中又以养阴药居多,常用药物有:麦冬、玉竹、石斛、沙参、枸杞、天冬等,而使用频数最多的是麦冬,达66次,占用药比例64.1%。清热药居第二位,常用药物有:玄参、生地、丹皮、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使用频数267次,占用药比例26.18%。可见本病治疗着重于养阴生津,清热解毒。这与放射性口腔干燥症阴虚火旺、热毒炽盛的病机相符合。活血化瘀药、利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理气药这几类药物在治疗放射性口腔干燥症中也常有运用,从药物统计分析看出这5类药所占比重不大,但在治疗中能起到有效作用。

综上所述,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病因为火热毒致病,但病机颇为复杂,临床需分期分型辨证论治。治疗上不要一味拘泥于滋阴或清热,需在养阴润燥,清热生津基础上灵活使用活血化瘀、利湿、化痰止咳平喘、解表、理气之品,在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防治方面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1]傅辰春,王晓萍.放射性口腔干燥症的防治及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5):475-477.

[2]范志刚,林焕新,柳仲秋,等.阿米福汀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和涎腺损伤的保护作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1,13(2):146-147.

[3]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郑苍尚.中医药治疗放射性口干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20(5):346.

[5]陈振东,孙 燕,王肇炎.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4.

[6]赖振南,陈梓宏,肖亚景,等.人工唾液和中药防治放射性口干的疗效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5,32(17):974-975.

[7]曹恒军.生筋活血中药在头颈部放疗中对涎腺功能影响的研究[J].口腔医学,2009,29(6):315-317.

[8]谭 萍.鼻咽癌放疗与中医药的结合[J].福建中医药,1998,29(4):27-28.

[9]郑玉玲,韩新巍.中西医肿瘤诊疗大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99-303.

[10]唐之雅,涂青松.加味生脉散对鼻咽癌急性放射反应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05,8(4):398-400.

[11]尹礼烘,黄小陆,周荣伟.白英汤防治头颈肿瘤放射损伤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10(11):2827-2828.

猜你喜欢
阴虚使用率放射性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放射性家族个性有不同 十面埋“辐”你知多少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来自放射性的电力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中风防治灵1号为主治疗阴虚风动型脑梗死30例
贝克勒尔对放射性的发现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