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米氮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30例

2012-09-21 07:35李秀增吴志彬陈月英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氮平依从性血糖

余 涛,李秀增,戴 明,吴志彬,陈月英

(本文编辑:潘雪飞)

各种应激社会心理因素使糖尿病患者处于应激性状态,干扰了血糖代谢[1];糖尿病和抑郁症存在一定相关性,而糖尿病和抑郁症共患时更是增加治疗难度[2]。对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予以降糖、抗抑郁联合治疗,在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观察对糖尿病并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二甲双胍联合或不联合米氮平治疗的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首诊的2型糖尿病并抑郁症60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障碍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②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不愿或不能完成临床研究者;④对本药过敏者。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联合组、对照组各30例。联合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56.43 ±4.99)岁。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年龄(55.87 ±5.1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HAMD评分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用药方法 在饮食控制与适度运动基础上,两组均根据血糖值调整二甲双胍剂量,第1周二甲双胍500 mg/d,血糖控制不理想者第2周增至1000 mg/d,及第3周1500 mg/d,餐前30 min口服,治疗期间饮食控制及活动与治疗前相符不变。联合组加用米氮平(欧加农公司)(15~45 mg/d)治疗;治疗期间不用其他降糖药物。

1.2.2 抑郁情绪评定量表选择及测评方法 抑郁情绪评定选用HAMD[3]。该量表共分7大项24小项,由测试者决定每项调查得分,各项得分之和即为受试者总得分。测试时间应在开始治疗前1周内和治疗结束后1周内进行,对照组测试与标本检验同期进行。

1.2.3 血糖控制监测指标 治疗前后抽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2.4 疗效评定标准 主要观察HAMD评分值、体重指数(BMI)、FPG、2hPG及 HbA1c值。以HAMD减分率[4]作为情绪改善的标准,减分率 =(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减分率≥75%为痊愈,50% ~74%为显著好转,25% ~49%为好转,<25%为无效)。

1.2.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HAMD减分率达59.45%,明显高于对照组10.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HAMD 评分、BMI、FPG、2hPG、HbA1c,联合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1,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BMI的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BMI的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HAMD治疗前 治疗后BMI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0 28.97 ±3.06 11.77 ±2.67*☆ 25.59 ±1.11 25.61 ±0.93*☆对照组 30 28.83 ±4.10 25.83 ±3.76 25.57 ±1.23 24.12 ±1.17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变化的比较(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变化的比较(mmol/L,±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FPG治疗前 治疗后2hPG治疗前 治疗后HbA1c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0 9.73 ±1.40 5.31 ±0.73*☆ 16.21 ±2.74 8.26 ±1.67*☆ 10.10 ±1.59 6.89 ±1.12*☆对照组 30 9.67 ±1.17 8.38 ±0.85 16.31 ±3.02 12.33 ±1.93 10.21 ±1.54 8.87 ±1.40

两组试验过程中二甲双胍平均日剂量分别为941.67 mg/d 和937.50 mg/d,无明显差异。患者服药1~2周时有恶心、食欲不振、伴轻微腹泻,但可耐受,继续服药4周后症状基本消失。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心血管事件、低血糖反应,无一例无效病例。

3 讨论

糖尿病与抑郁症共患时互为因果、恶性循环,糖尿病的部分病理生理改变可导致抑郁,抑郁症使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血糖控制不佳,增加了治疗难度。

本研究观察到二甲双胍联合米氮平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FPG、2hPG及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优于对照组。因此,在糖尿病治疗方案中积极纳入抑郁症治疗方案不仅缓解抑郁情绪,而且可有效协同控制血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使抑郁症状好转,逆转抑郁状态对血糖的负面影响,减轻负性情绪的胰岛素抵抗,以及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5]。另外,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可出现恶心、腹胀,但程度轻,可以耐受,并且有自限性,服药4周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基本消失,这与丁虹伶等[6]报道相符。

米氮平是一种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5-HT)的抑制剂,具有加强去甲肾上腺能和5-HT神经功能的双重机制,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性;治疗1周即起效,极大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自杀率[7]。米氮平对中枢 α2受体的亲和力比对外周高10倍,且对5-羟色胺1型受体(5-HT1受体)的亲和力较低,故对胃肠道不良反应少,对性功能影响较其他抗抑郁类药物小且改善睡眠质量,对老年患者安全性高,可作为首选用药。

[1]孙学礼,刘涛生,唐 莉,等.2型糖尿病患者生物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4):215-219.

[2]许摇敏,邓大同,王佑民.糖尿病与抑郁症[J].安徽医药,2011,15(5):631-634.

[3]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20-223.

[4]黄继辉,吴秀娟,郑秀霞,等.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四川精神卫生,2008,21(1):40-41.

[5]吴毓敏,郭选贤,韩琼政.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心理干预加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29):114.

[6]丁虹伶,程训民,骆合德,等.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J].东南国防医药,2005,7(2):112-113.

[7]李 杰.米氮平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4):237.

猜你喜欢
氮平依从性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米氮平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性研究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