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2012-09-27 07:15杨文华白祥军孙明研丁立祥随新华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导针套筒稳定型

杨文华,白祥军,孙明研,俞 猛,于 方,丁立祥,随新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逐渐升高。如何选择骨折手术方式已成为当今骨科医生共同关注的话题,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分髓外和髓内固定两种,前者以动力髋螺钉(DHS)为代表,后者以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FN)为代表。本文收集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股骨粗隆间骨折22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DHS和PFN的疗效。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组225例,男性91例,女性134例;年龄60~97岁,平均78.4岁。致伤原因:跌伤203例,高处坠落伤10例,道路交通伤12例。合并高血压病88例,冠心病52例,糖尿病61例,脑血管病40例。按Tronzo-Evans分型[1]:Ⅰ型45例,Ⅱ型52例,Ⅲ型59例,Ⅳ型51例,Ⅴ型18例。稳定型骨折87例,不稳定型骨折138例。DHS治疗 113例,PFN 112例。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皮牵引或骨牵引,完善术前检查,调整全身各脏器系统的功能情况,若无手术禁忌时再进行手术。采用腰麻、硬膜外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在骨科牵引床上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臀部适当垫高。复位方法是先将患肢外旋纵行牵引,然后内旋,X线透视下二维平面监测骨折的复位情况,避免过度牵引和内翻畸形。DHS组:取髋关节外侧入路,经股外侧肌显露股骨粗隆部,直视下整复骨折,在大粗隆下2~2.5cm处沿股骨颈方向钻入导针,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调整DHS三联扩孔器固定深度并进行扩孔,选择合适的螺钉拧入股骨颈的骨质中,连接套筒钢板并置入螺钉与股骨干固定。尽可能复位股骨小粗隆附近大骨折块,并应用加压螺钉或钢丝固定,以维持股骨近端内后侧皮质的稳定性。PFN组:自大粗隆顶点沿股骨长轴向近侧切开,长度以能容纳工作套筒为准。于大粗隆顶点偏内侧棱形骨锥穿透皮质,向骨髓腔打入1枚导针。利用工作套筒保护软组织,联合钻沿导针进行股骨髓腔扩髓,联合钻必须紧贴躯干,否则容易造成大粗隆纵行劈裂骨折。沿导针插入PFN主钉,透视下调整主钉的深度。在瞄准器的导向下将导针打入股骨颈,透视下观察并调整导针的位置,使导针平行于股骨颈中轴偏后下方。通过瞄准器拧入股骨头颈螺钉和防旋螺钉,再于远端拧入2枚锁钉,最后拧入主钉尾帽。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低分子肝素钙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床上下肢肌肉锻炼,持续被动运动(CPM)机辅助治疗。6~8周扶拐下地,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骨折临床愈合后完全负重行走。

3 观察指标

记录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 Barthel生活指数[2]、髋关节功能Parker评分[3]。比较DHS与PFN两组间的差异。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28个月。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随访中有14例死于其他系统疾病。DHS组有1例钢板螺钉松动,2例发生髋内翻,螺钉切割股骨头1例;PFN组有3例发生旋转螺钉轻度向后退出。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HS组比较,PFN组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Bathel生活指数高,住院费用高(P<0.05,表1)。不稳定型骨折PFN组髋关节功能Parker评分优良率高(P<0.05,表2)。

表1 2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组比较

表2 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关节功能Parker评分优良率比较

讨 论

DHS是AO/ASIF组织专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而设计的一种内固定物,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目前已成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最常用的标准内固定方法。DHS由粗螺纹钉、套筒钢板、尾加压螺钉及钢板螺钉构成。DHS优点在于:粗螺纹钉可提供粗隆间平面的加压,使骨折端相互靠近,人体负重时,粗螺纹钉可在套筒内滑动,从而起动力加压作用,避免钉尖移出股骨头。套筒钢板固定于股骨外侧上端皮质,具有支撑作用,其抗弯强度大,可以支撑并稳定骨折端。然而DHS也有不足之处:其偏心髓外固定,依赖钢板与骨的摩擦力,对大粗隆外侧皮质的相对完整性有较高要求。治疗不稳定型骨折,股骨颈后内侧骨质缺损,压应力难以通过股骨距传导,内置物应力增大,DHS螺钉易切割股骨头,发生钢板疲劳断裂、骨折不愈合或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4]。本组出现2例发生髋内翻,1例螺钉切割股骨头。目前普遍认为尖-顶距是预测头端螺钉是否会切出的重要指标。股骨颈中下1/3股骨距附近骨小梁密集,骨质强度高于股骨颈其它部位,尖-顶距也在25mm以下,为防止螺钉切出,杨欢等[5]认为近端螺钉的位置要尽量在X线片正中位于股骨颈中下1/3,侧位片中位于股骨颈后1/2,螺钉尖部位于软骨下10mm较为可靠。Baixauli等[6]研究发现,DHS、PFN极限压力负荷测试的最大负荷分别为4 404N、5 787N,DHS负荷承受度小,松动风险相对较大。本组就出现1例钢板螺钉松动。本研究表明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DHS较PFN差。近年来多数学者建议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用PFN治疗。

PFN是AO/ASIF 1996年开发的一种新型的髓内固定器械,该装置有1枚主钉、1枚自攻股骨头颈螺钉、1枚自攻髋螺钉(防旋螺钉)、2枚远端锁钉及1枚主钉尾帽组成。与DHS相比:PFN置于髓腔内,能更有效的进行负荷传递;内膨胀挤压式负荷传递让股骨内外侧均匀承受较大应力,提高了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力臂缩短,弯矩减少,降低了张应力;增加了1枚防旋螺钉,从而具有更强的抗旋转稳定性。DHS术中考虑到钢板长度和厚度并紧贴股骨皮质,往往需切开显露骨折端进行复位,组织剥离范围广,创伤相对较大,不利于骨折愈合。而PFN切口长度以能容纳工作套筒为准,强调微创技术的应用,以保护血运为主的,不剥离骨折端的骨膜和软组织,不强求骨折块的解剖复位,提倡以保护骨折端的生物环境为前提的闭合复位和功能重建,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因而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7],有利于骨折愈合,术后生活质量高。PFN组住院费用较高,这与PFN内固定费用较高有关。在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时间方面,PFN与DHS无显著差异,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7]。PFN也有不足之处:肥胖患者主钉插入困难,股骨近端头颈部螺钉对骨的切割、术中远端锁定插入困难、远端锁钉应力集中所致内固定断裂、主钉远端皮质肥大、髂胫束激惹所致大腿前部疼痛等缺点[8]。Ozkan等[9]报道 PFN 治疗 AO 31-A1、31-A2 型粗隆间骨折时,去除远端锁钉不但可以去除远端锁钉应力集中,而且降低髂胫束激惹所致大腿疼痛。Banan等[10]认为由于主防旋螺钉限制了拉力螺钉的滑动,PFN可能出现防旋螺钉的退出和切割,本组出现3例。PFN钉尖切割退钉可能导致Z效应或退钉后的反Z效应,其发生率达0.6% ~8%[11]。

Little等[12]报道 EvensⅠ、Ⅱ型骨折,DHS、PFN均可选用,且可取得较好效果,由于EvensⅠ、Ⅱ型骨折大部分为稳定型骨折,结合本研究我们认为: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均可取得较好效果。对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由于粗隆部骨质松脆,多为粉碎性骨折,小粗隆骨折块移位明显,术中复位困难,DHS内固定后,由于其抗股骨头旋转移位能力差,骨折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出现髋内翻、头颈切割穿钉等并发症;而PFN固定有很好的抗旋转能力,固定牢靠,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相对短,更加适合此类骨折。

两种内固定术均有其优点和不足,关键是对适应证的选择。临床上结合个人经验,选择符合生物力学原则的内固定方式,尽可能做到创伤小且内固定可靠,适当的早期功能锻炼,尽量避免术中或术后并发症,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0-781.

[2] Mahoney FI,Barthel D.Functional evaluation:the Barthel Index[J].Md State Med,1965,(14):61-65.

[3] Parker MJ,Palmer CR.A new mobility score for predicting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J].J Bone Joint Surg(Br),1993,75(5):797-798.

[4]尹东,郑秋坚,刘斌,等.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25(4):298-301.

[5]杨欢,周方,田耘,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报),2011,43(5):699-702.

[6] Baixauli F,Vicent V,Baixauli E,et al.A reinforeced rigid fixation devcice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J].Clin Orthop,1999,(361):205-215.

[7]张凯瑞,余斌,戴海飞,等.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6):496-499.

[8] Rappold G,Hertz H,Spitaler R.Implant breakage of the proximal femoral nail(PFN):reasons and case reports[J].Eur J Trauma,2001,27(6):333-337.

[9] Ozkan K,Unay K,Demircay C,et al.Distal unlocked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intertrochanteric femur fractures[J].Int Orthop,2009,33(5):1397-1400.

[10] Banan H,Al-Sabti A,Jimulia T,et al.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extracapsular hip fractures with the AO/ASIF proximal femoral nail(PFN):our first 60 cases[J].Injury,2002,33(5):401-405.

[11] Park SY,Yang KH,Yoo JH,et al.The treatment of reverse obliquity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the intramedullary hip nail[J].J Trauma,2008,65(4):852-857.

[12] Little NJ,Verma V,Fermando C,et al.A prospective trail comparing the Holland nail with the dynamic hip screw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Br),2008,90(8):1073-1078.

猜你喜欢
导针套筒稳定型
套筒灌浆连接密实性检测研究现状及展望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髓内钉治疗:新设计的具有远端导针定位器的导向开口器的应用
“触摸和漏斗”法快速置入PFNA导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一种尾架套筒自动机械锁紧机构
套筒类零件内孔精加工工艺分析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导针定位装置的临床研究
铝带、箔轧机上、卸套筒装置的结构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微创导针治疗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