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正畸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对比研究

2012-09-27 11:20宓,邓
重庆医学 2012年22期
关键词:样本量中度心理健康

杨 宓,邓 锋

(1.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 610036;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400015)

情绪是心理情感状态变化的最直接的外在反映形式。发展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与生理发育的不平衡阶段,其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对自身个性、行为表现极为敏感。错畸形引发的负面身体自我评价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有何影响?正畸这一治疗手段的引入,是否可以改善其自我认知,进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口腔正畸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青少年正畸治疗前、后心理状况的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揭示错畸形和正畸治疗干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并为在治疗进程中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提供指导依据,以利于错畸形青少年患者的健康成长。

1 资料与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1],正畸前青少年有心理问题的比例约为44%,预期正畸治疗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比例降至31%,取α=0.05,β=0.2,由公式计算并考虑可能的失访,确定研究样本为121例。故本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121例,完成前、后随访调查的人数为116例。其中男51例(43.97%),女65例(56.03%)。

研究时限为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测量时间点分别为正畸治疗前以及固定矫治器拆除并佩戴保持器6个月。

1.2 研究方法 研究方案经过医院伦理道德委员会讨论并同意后实施。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指导患者填写调查问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的心理状况进行测量。症状自评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采取0~4级评分(0=没有,1=很轻,2=中等,3=偏重,4=严重)。心理健康水平的判定标准为:SCL-90的12项因子评分中所有因子得分均<2为心理健康;有一项因子分值≥2,同时<3为具有轻度的心理问题;只要有一项因子值≥3,为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0录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统计方法:①与常模比较,采用单样本与总体比较的t检验;②正畸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正畸前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样本人群中共有46例(39.65%)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0.21%的正畸青少年存在轻度心理问题,9.44%的正畸青少年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由表1可见,正畸前青少年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4个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正畸前青少年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s)

表1 正畸前青少年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s)

因子 样本量(n) 平均分 常模样本量(n) 常模平均分P 116 1.42±0.38 1 338 1.37±0.48 0.275强迫症状 116 1.81±0.49 1 338 1.62±0.58 0.001人际关系敏感 116 1.77±0.50 1 338 1.65±0.61 0.039抑郁 116 1.59±0.39 1 338 1.50±0.59 0.107焦虑 116 1.58±0.49 1 338 1.39±0.43<0.001敌对 116 1.49±0.54 1 338 1.46±0.55 0.573恐怖 116 1.42±0.43 1 338 1.23±0.41<0.001偏执 116 1.46±0.55 1 338 1.43±0.57 0.586精神病性 116 1.30±0.51 1 338 1.29±0.42 0.809其他躯体化116 1.50±0.52 1 338 1.48±0.46 0.657

2.2 正畸后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 正畸治疗后共有31例(26.72%)存在心理问题。其中21.62% 的正畸青少年存在轻度心理问题,5.10%的正畸青少年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由表2可见,正畸后青少年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其余因子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表2 正畸后青少年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s)

表2 正畸后青少年SCL-90各因子与全国常模的比较±s)

因子 样本量(n) 平均分 常模样本量(n) 常模平均分P 116 1.40±0.41 1 338 1.37±0.48 0.514强迫症状 116 1.79±0.53 1 338 1.62±0.58 0.002人际关系敏感 116 1.78±0.43 1 338 1.65±0.61 0.025抑郁 116 1.56±0.43 1 338 1.51±0.59 0.372焦虑 116 1.41±0.35 1 338 1.39±0.43 0.626敌对 116 1.47±0.62 1 338 1.46±0.55 0.853恐怖 116 1.30±0.59 1 338 1.23±0.41 0.091偏执 116 1.44±0.49 1 338 1.43±0.57 0.855精神病性 116 1.31±0.56 1 338 1.29±0.42 0.633其他躯体化116 1.52±0.47 1 338 1.48±0.46 0.370

2.3 正畸前、后SCL-90各因子的比 由表3可见,正畸前、后青少年焦虑和恐怖因子2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畸后焦虑和恐怖得分低于正畸前。但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正畸前、后116例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表3 正畸前、后116例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因子 正畸前 正畸后P 1.42±0.38 1.40±0.41 0.600强迫症状 1.81±0.49 1.79±0.53 0.685人际关系敏感 1.77±0.50 1.78±0.43 0.803抑郁躯体化1.59±0.39 1.56±0.43 0.454

续表3 正畸前、后116例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续表3 正畸前、后116例青少年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s)

因子 正畸前 正畸后P焦虑 1.58±0.49 1.41±0.35 <0.001敌对 1.49±0.54 1.47±0.62 0.729恐怖 1.42±0.43 1.30±0.59 0.031偏执 1.46±0.55 1.44±0.49 0.661精神病性 1.30±0.51 1.31±0.56 0.848其他1.50±0.52 1.52±0.47 0.648

3 讨 论

3.2 正畸治疗前、后青少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变化 正畸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理行为变化众说纷纭。Sari等[8]研究发现,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患者确实经历了一些心理情感方面的变化。在本研究中,正畸矫治后的样本人群在焦虑、恐怖2个情绪维度上有所改善,基本达到青少年常模水平。此结果与Klages等[9]和Bernabè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接近,前者认为,自我感知的牙列美观与否对人们日常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即有过正畸治疗史的青少年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都有积极的改变;后者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也发现,有过正畸治疗史的青少年较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的同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不易受身体、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情绪更为稳定。本研究中,样本人群矫治前、后恐怖和焦虑的状况改善明显,与常模水平接近,可能和牙列美观的改善有关;但强迫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甚微,且仍明显高于常模水平,这可能归结于尽管被试在主观上能感觉到面部美观程度的改善,自我身体评价提高,然而青少年阶段的自我概念尚处于发展中,且情绪体验尚不如成人深刻稳定,令其难以在短时间内将这一评价整合到整体自我概念中,故仍然表现出对人际状况的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些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Kenealy等[10]在一项长达20年的纵向调查后发现,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正畸治疗的患者对牙齿排列和颜貌满意度增加,但这对他们成人后的自信心和生活质量却影响并不大;而没有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日后也没有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本研究及类似结论的研究都是基于正畸治疗在较短时间内对青少年情绪水平影响的探讨,即正畸治疗能够在短期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少年情绪水平。而Kenealy等[4]在长达20年的研究后才发现正畸治疗对个体数十年后心理健康状况没有积极作用。由于研究时限的差异,此结论与本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并无冲突,且可能还将成为本研究后续研究的补充解释。此外,个体发展20年的漫长岁月中,可以影响和左右情绪、认知的因素是多元化的,正畸治疗的长期效应也可能受到各种额外变量的影响,建议对此开展设计良好的前瞻性随访研究。

[1] 张君,孙新国,王旭霞,等.青少年正畸前心理状况对治疗中配合度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9):637-640.

[2] 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增刊):31-35.

[3] BernabèE,Sheiham A,Tsakos G,et al.The impac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in adolecents:a ease-control study[J].Eur J Orthod,2008,30(5):515-520.

[4] Kenealy P,Frude N,Shaw W.An evalu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 of malocclusion:some implications for dental policy making[J].Soci Sci Medi,1989,28(6):583-591.

[5] Albino YE,Lawrence SD,Tedesco LA.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effects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J].J Behav Med,1994,17(1):81-98.

[6] Varela M,Garcla-Camba JE.Impact of orthodontics on the psychologic profile of adult patients:aprospective study[J].Am J Orthod Dentofaciat Orthop,1995,108(2):142-148.

[7] 刘学.口腔正畸治疗对成人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2):969-971.

[8] Sari Z,Ulysal A,Karaman AI,et al.Does orthodontic treatment affect patients and parents anxiety levels[J].Eur J Orthod,2005,27(2):155-159.

[9] Klages U,Bruckner A,Guld Y,et al.Dental esthetics,orthodontic treatment,and oral-health attitudes in young adults[J].Am J Orthod Dentofaeial Orthop,2005,128(4):442-449.

[10]Kenealy PM,Kingdon A,Richmond S,et al.The cardiffental study:a 20-year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gain from orthodontic treatment[J].Br J Health Psychol,2007,12(Pt 1):17-19.

猜你喜欢
样本量中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医学研究中样本量的选择
小米手表
航空装备测试性试验样本量确定方法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