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面三维超声诊断胃癌及术前T分期应用价值

2012-09-27 11:20周柱玉陈亚青张海兵陆殿元蔡建荣
重庆医学 2012年22期
关键词:胃腔胃壁扫查

周柱玉,陈亚青,沈 理,张海兵,陆殿元,蔡建荣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1.超声科 200093;2.崇明分院超声科;3.崇明分院放射科 202150)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病死率占恶性肿瘤第2位,术前正确诊断及分期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随着超声仪器的快速发展,超声在胃癌筛查、TNM分期、可切除性预测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日益凸显[1]。多平面三维超声(multi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ography,3D-US)对空腔脏器成像应用较少,而应用于含气的消化道则更少。目前,在国内偶有报道应用3D-US成像技术诊断胃癌及其术前分期[2-3],但都处在探索阶段,结果也不一致。本文主要探讨3DUS诊断胃癌及其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7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5~88岁,平均年龄(57.7±8.5)岁。所有患者首先行2D-US检查,然后行3D-US检查及增强CT(CE-CT)检查,70例患者均经术前胃镜检查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Voluson 730EXPERT型多功能超声诊断仪,配备经腹二维及三维容积探头,探头频率3.5~6.0MHz,选用腹部检查条件。仪器具有电影回放、局部放大和组织谐波功能。后处理软件采用随机配备的4DView实时三维多平面成像软件。检查前3d患者避免进食豆类及牛奶等产气食品,禁食、禁饮8~12h。先空腹平卧位常规扫查中上腹;随后吞饮杭州胡庆馀堂医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璋”牌胃窗超声造影剂1包(先用冷开水300mL调成糊状并浸泡15 min以上,再60℃温开水300mL调制成均匀悬混液)。检查前快速吞饮400mL造影剂,然后在患者吞饮剩余造影剂同时进行2D-US扫查,观察食管下段及贲门开放情况。取站立位、半坐位、平卧位、左侧卧位及右侧卧位等多体位。探头置于患者左侧腹部,斜冠状位可以充分显示胃角及胃小弯侧病变。观察病灶位置、形态大小、有无溃疡、病变浸润深度及范围、胃周淋巴结及周围脏器受累情况。同时动态观察胃蠕动、胃腔有无梗阻等情况。然后切换三维容积探头启动3D-US成像,根据需要调整取样框大小和扫查角度(一般为75°),观察肿瘤的空间位置及形态、肿瘤血供情况,对肿瘤基底部浸润胃壁的深度、范围并进行声像图分期。分期方法依据1997年修订的UICC(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第5版)标准[4]进行TNM分期方法,共分4期,T1:肿痛侵及固有膜或黏膜下层;T2:肿瘤侵及肌层或浆膜下层;T3:肿瘤穿透浆膜,但未侵及邻近组织;T4:肿瘤侵及邻近组织。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D-US、3D-US及CE-CT对胃癌的诊断结果 见表1。

2.2 2D-US、3D-US及CE-CT对T分期比较 见表2、图1~4。

表1 2D-US、3D-US及CE-CT对胃癌检出结果

表2 2D-US、3D-US及CE-CT对胃癌T分期情况比较

图1 T1期胃癌多平面声像图

图2 T2期胃癌(溃疡型胃癌)

图3 T3期胃癌多平面声像图

图4 T4期胃癌(溃疡形胃癌)

3 讨 论

3.1 3D-US与2D-US、CE-CT对胃癌诊断正确率比较 3DUS的优点在是二维成像基础上,通过适当选择感兴趣区域和切面旋转,获得病灶的3个甚至多个平面,即分别垂直于A、B、C轴的平面,从不同断面图显示肿瘤形态、大小、浸及范围等信息。A平面即与声束一致方向的平面,也是常规2D-US显示的切面,对肿瘤基底部的浸润情况显示较为清晰。B平面为探头扫查方向不变,以扫查方向为轴心旋转90°而成的平面;C平面为分别垂直于A、B的一个平面,相当于与探头表面相平行的一个冠状切面,该平面通过重建所得的虚拟平面,可显示病变的范围、表面及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正常胃壁关系[5]。本研究采用2D-US、3D-US及CE-CT 3种检查方法对70例胃癌患者进行术前T分期,结果显示2D-US、3D-US及CE-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81.4%(57/70)、94.2%(66/70)及78.5%(55/70)。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D-US、3D-US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E-CT,以3D-US的诊断准确率最高。采用3D-US成像可以弥补2D-US单平面成像信息量的不足,从而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率。

本研究中,2D-US与3D-US对胃癌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E-CT。分析其原因:(1)无论是2D-US还是3D-US,均采用高回声型造影剂充盈胃腔,消除了胃腔内气体和黏液的图像质量的干扰,对T1、T2期病变显示有较高敏感性[6]。(2)超声为任意切面扫查,不同位置病变均可以获得与胃壁垂直的切面声像图。即使是胃角病变,也可以较为方便的应用冠状面成像,降低了误诊、漏诊率。

3.2 3D-US在胃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本组病例3D-US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略高于2D-US,原因在于前者增加了另外两垂直平面信息,增加了病变的空间信息量,减少了T分期的过深和过浅误判。通过3D-US成像,同时显示A、B、C 3个平面,而这3个平面交叉显示浸润深度的信息,可以提高T分期诊断准确率。因此,采用多平面成像技术,对胃癌的肿瘤病变浸润深度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明显提高胃癌术前T分期准确率[7]。

3.3 3D-US与其他检查方法比较 胃镜检查结果是胃癌的术前诊断金标准,可以观察肿瘤的大小、数目及形态等情况,但是难以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及浸润胃壁的深度,无法对肿瘤进行T分期。CE-CT是临床诊断胃癌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但其T分期准确率差异较大[8]。胃腔充盈不良是导致检出率低的主要原因,而阳性造影剂掩盖病灶和胃腔充盈不良则导致T分期准确率低[9]。另外,CE-CT有较大剂量X线辐射和造影剂过敏。而3D-US方法从多平面、多角度显示肿瘤,因此是一种无创、简便的诊断方法,较胃镜及CE-CT有一定优势。

3.4 3D-US应用于胃癌诊断及T分期的局限性及对策 尽管3D-US多平面成像技术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较高,但仍有不少局限性。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4.1 造影剂对图像质量影响 本组病例检查所使用的胃窗造影剂,为高回声型造影剂,可消除胃腔内气体和黏液对图像质量的干扰,对低回声病变显示效果较好,与无回声型造影剂比较,对胃壁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但此类造影剂不适合用于表面成像模式。因此,本研究所有病变均采用3平面同时显像和X线成像模式,利用A、B平面显示病变浸润深度,C平面显示病变形态及与周围正常胃壁关系。如饮水后进行表面成像,可以显示病灶C平面,观察病灶的黏膜面,从而获得与胃镜或大体病例表面较一致的声像图。

3.4.2 胃腔充盈度对3D-US病变检出影响 3D-US对胃癌的诊断和T分期的前提条件是胃腔充分扩张。在充分充盈状态下,正常胃壁厚度均在5mm以下;而在空腹和不充分充盈状态下,胃壁厚度可达6~10mm。胃腔充盈不佳、胃壁相对较厚,是造成浅表性病变或较小病变漏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充分充盈胃腔是检出T1、T2期胃癌的关键。本组病例中有2例胃窦部胃癌因胃腔充盈不全而误诊为胃窦炎。对于胃窦部病变,胃腔充盈不充分,观察时可以利用胃蠕动与否进行鉴别。一般情况下,肿瘤性病变局部胃壁蠕动明显减弱或基本消失,而良性病变(如炎症)胃壁蠕动减弱不明显[10]。

3.4.3 胃癌T分期准确率差异 本组病例中,3种检查方法对T1、T2分期符合率均低于T3、T4分期。分析其原因:(1)T1、T2期病变患者上消化道症状较轻,占就诊者的比例较少;(2)溃疡型胃癌的T1、T2期改变良性溃疡鉴别困难。黄品同等[11]通过双重超声造影观察病变组织强化范围、增强方式分析,可以提高T分期准确率。

3.4.4 2D-US声像图对3D-US成像质量影响 3D-US成像是在2D-US扫查的基础上通过重建、旋转技术获得的多平面图像,因此,任何影响2D-US成像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影响3D-US成像质量。如造影剂回声不均匀、腹式呼吸幅度过大、胃蠕动波、扫查角度过大(延长扫描时间)及患者肥胖等因素影响3D-US成像质量。在操作过程中,针对图像质量较差的患者,采用组织谐波成像、一键优化等技术可以提高图像成像质量。另外,设置合理的扫查角度、减少扫描时间以减少呼吸运动和胃蠕动,提高图像质量[12]。

3D-US对于胃癌术前诊断和分期准确率较高,是2D-US及胃镜检查的重要补充检查手段,但其操作较复杂,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较多。如果将2D-US、3D-US、CT及胃镜多种检查方法紧密结合应用,相互印证及补充,对胃癌的诊断与术前分期价值更大。

[1] 朱正纲.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早期胃癌的生活质量[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1,4:72-734.

[2] 徐芳,王正滨,刘荣桂,等.多平面三维超声诊断膀胱肿瘤及其术前分期[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6):511-514.

[3] 刘志聪,滕淑琴,蔡洁,等.三维超声成像在胃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8,4(4):222-224.

[4] Sobin LH,Wittekind CH.UICC TNM classification of malignant tumors[M].5th ed.NewYork:John WUey,1997:6-8.

[5] Hunerbein M,Ghadimi BM,Gretsche S,et al.Three-dimensional endoluminal ultrasound:a new method for the evalu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tumors[J].Abdom Imaging,1999,24(5):445-448.

[6] 张武.现代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55-279.

[7] Hamper UM,Trapanotto V,Sheths,et al.Three-dimensional US:preliminary clinical experience[J].Radiol,1994,191(4):397-401.

[8] Kim HJ,Kim AY,Oh ST,et al.Gastric cancer staging at multidetector row CT Gastrography:comparison of transverse and volumetric CT scanning[J].Radiology,2005,236(3):879-885.

[9] Sohm KM,Lee JM,Lee SY,et al.Comparing MR imaging and CT in the staging of gastric carcinoma[J].AJR,2000,174(6):1551-1557.

[10]郑敏,许祥丽.利用三维超声及等回声型造影剂测定胃排空时间[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3):386-388.

[11]黄品同,李艳萍,赵雅萍,等.超声双重造影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价值[J].中化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1):33-36.

[12]叶秀芳,马乾凤,崔亚,等.谐波成像技术与胃窗造影在胃癌定量诊断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9,31(9):774-776.

猜你喜欢
胃腔胃壁扫查
腹腔镜辅助经胃腔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12例临床分析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双能CT迭代重建技术联合虚拟平扫对胃壁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腔穿刺充气术在经皮胃造瘘术中的应用
搅打奶油在MSCT胃部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初探
腹腔镜联合胃镜胃腔内手术13例报告*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空腹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