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量子力学揭秘灵魂的存在

2012-09-30 06:08趣看天下
创新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微管量子宇宙

文/趣看天下

日前,科学家提出一项不同寻常的理论,人类濒死体验发生于量子物质形成的灵魂离开神经系统并开始进入宇宙的时候。

依据这一理论,人类濒死体验相当于大脑中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程序,即使死亡之后仍存在于宇宙之中,这将解释那些濒死体验者的神秘记忆。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意识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和麻醉学系名誉教授斯图尔特·哈梅罗夫博士提出了这项准宗教理论,基于意识量子理论,他和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我们的灵魂包含在大脑细胞中的微管结构。

他们指出,人体濒死体验是微管量子引力效应,这一效应也被称为“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因此我们的灵魂并不只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交互。事实上它们形成于宇宙之中。

这一理论非常类似于佛教和印度教理论——人类意识是宇宙的主要部分,这也类似于西方哲学唯心主义。基于这些信仰,哈梅罗夫博士称,濒死体验中微管失去了它们的量子状态,但是其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们仅是离开了身体返回至宇宙。

哈梅罗夫在科学频道纪录片《穿越虫洞》中指出,比方说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微管将失去它们的量子状态。微管中的量子信息并未被破坏,它是无法被摧毁的,只是被干扰,驱散分布在整个宇宙。如果一位患者死而复生苏醒过来,量子信息将返回至大脑微管,此时他会惊讶地说:“我经历了一次濒死体验。”

他强调称,如果这位患者没有死而复生,最终死亡之后量子信息将离开身体,从而可能被模糊地鉴别为灵魂。

“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遭到了一些经验主义思想家的严厉批判,在科学界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然而,哈梅罗夫认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始验证“微管量子目标还原调谐”理论,基于近期研究显示的量子效应能够验证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例如:气味、鸟类导航和光合作用。

猜你喜欢
微管量子宇宙
微管调控成骨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微管在意识和麻醉中的作用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量子电子学报》征稿简则
豆科植物微管参与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宇宙第一群
新量子通信线路保障网络安全
这宇宙
威力强大的量子“矛”和“盾”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