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2-09-30 06:19杨晓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8期
关键词:医嘱血糖社区

杨晓萍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作用于机体导致的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终身服药治疗,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本研究采取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我社区卫生服务站治疗糖尿病的患者86例,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42~74岁,平均(58.33±16.61)岁。病程1~29年。受教育程度:本科及本科以上9例,大专35例,中学31例,小学及小学以下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服用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均超过6个月。

1.2 社区护理干预方法 (1)饮食指导。告知患者熟悉各种食物的含糖量,应严格控制每餐的含糖量,定时进食,不要过度饥饿,使用胰岛素者应在注射胰岛素后30 min内进食,若出现低血糖现象应及时进含糖量大的食物,防止发生危险,告知患者不要吸烟、喝酒,适量补充蛋白质,多食用新鲜蔬菜,低盐饮食。(2)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护理人员免费向患者发放有关糖尿病知识的相关资料、图片等,使糖尿病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治疗和转归有一个正确的认识[2],并能积极配合治疗。(3)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告知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对控制血糖的意义,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降糖药物,不要自行更换药物及剂量,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3]。(4)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均为较平缓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运动强度由弱到强,运动时间由短到长,以30 min为最佳,适当运动可减轻体重,减轻心脏的负担,改善高血脂,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知道该病会伴随一生,感到压力,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正常治疗,使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不利于病情控制。因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从心理上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焦虑,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4]。(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到医院检查,如眼底、心血管、肾功能等,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5]。

1.3 评价标准 (1)观察并比较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改变,包括了解糖尿病知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遵医嘱服药及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2)血糖控制情况。较好:空腹血糖为4.4~6.1 mmol/L;良好:空腹血糖为≤7.0 mmol/L;不好:空腹血糖为>7.0 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血糖控制情况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表1)

表1 社区护理干预前后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变化比较 例(%)

表1显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更多的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知识,能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遵医嘱服药,有焦虑心理的患者明显减少,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86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表2)

表2 86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例(%)

表2显示,社区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生活质量是指人类个体在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等方面的主观感觉和满意度,是评价现代健康的指标,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的研究中[6]。研究显示,糖尿病的发病及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同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7]。由于糖尿病在我国为常见病、多发病,且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是最好的选择,能够有效的节省医疗资源。通过社区护理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不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学习,患者充分了解了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合理饮食及适当运动的好处,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通过护理人员的心理辅导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由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迁延不愈,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也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与病友适当交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主动的配合医护人员,参与疾病的控制[8]。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以随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同时反馈给医师,利于医师改变治疗方案。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社区护理干预后使更多的患者了解了糖尿病知识,能合理控制饮食、合理运动、遵医嘱服药,有焦虑心理的患者明显减少,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 张 远.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261-262.

[2] 陈 勇,何 静,邹鲜容,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1043 -1044.

[3] 周立平.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2 -1803.

[4] 周景玲,姜春梅.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257 -258.

[5] 胡俊秀.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36 -137.

[6] 石 涛,刘爱萍.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8):2246 -2247.

[7] 谢力群.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21):3579.

[8] 曾海芳,陈小燕,陈少英.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6):223 -224.

猜你喜欢
医嘱血糖社区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诊医嘱管理系统中医瞩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