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复发性多软骨炎耳部表现并文献复习

2012-10-11 08:19李林光李坤鹏张江林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耳部耳廓皮质激素

李林光,李坤鹏,张江林

解放军总医院 风湿科,北京 100853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是一种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多系统疾病,自身免疫因素可能参与发病过程。1923年Jaksch-Wartenhorst首先描述了本病并命名为“多发性软骨病”[1]。1960年Pearson等人将其正式命名为“复发性多软骨炎”并沿用至今。RP主要累及透明软骨和弹性软骨,表现为耳、鼻、喉、气道、关节软骨和眼睛等器官反复发作的非感染性炎症。RP的耳部表现非常常见,它可以累及到外耳、中耳及内耳。因此,耳科医师经常面对初诊的RP患者,这就要求耳科医师在一开始就要做出正确诊断。本研究通过对43名确诊R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总结我国RP的临床特点,特别是在耳部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

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收集2001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RP患者资料,共43例患者,均符合Damiani和Levine修订的McAdam诊断标准[1]。其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男女比例1.5∶1;平均发病年龄40.3岁,平均发病15个月后确诊。

2 方法 记录患者首发部位、病程中受累部位、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疾病、治疗方案和随访情况,对患者耳部病变进行详细记录。

3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首发部位、病程中受累部位、异常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计算其发生率。

结 果

1 临床特点及耳部表现 43例RP患者首发受累部位及病程中受累部位及其发生率见表1。其中病程中只累及1个部位的2例(4.6%),2个部位6例(13.9%),3个部位12例(28%),4个部位13例(30.2%),5个部位7例(11.6%),6个部位3例(7%),无累及7个及7个以上部位的患者。

43例RP患者中双侧耳软骨均受累的27例,左侧受累3例,右侧受累3例。外耳道炎患者6例(14%)。中耳及内耳受累者中眩晕3例(7%),耳鸣12例(28%),7例(16.3%)感音性听觉丧失,4例已经发展为永久性耳聋。

2 并发疾病 43例患者中有14例合并另外一种或一种以上疾病。属自身免疫病的7例(21.9%),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各2例,银屑病1例。其余有5例合并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淋巴瘤各1例。3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升高19例(44.2%),血小板升高21例(48.8%),红细胞沉降率增快33例(76.7%),C反应蛋白升高28例(65.1%),抗核抗体阳性者5例(11.6%)。行完整听力学检查及前庭试验16例(37.2%),有7例检出感音性听觉丧失,其中3例已发展为永久性耳聋,咽鼓管功能障碍有3例。4例行耳廓软骨活检,证实为耳软骨炎。

4 治疗 所有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强的松剂量为30-70mg 1次/d,其中19例较重患者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1.2g),并逐渐将口服激素减至5-15mg维持治疗或停用。除6例病情较轻患者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外,其余均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用氨苯砜和(或)1种以上免疫抑制剂治疗,其中5例同时接受氨苯砜50-100mg 1次/d治疗,15例接受环磷酰胺0.6g 1次/2周治疗(共4-8次),12例接受来氟米特10-20mg 1次/d治疗,6例接受硫唑嘌呤50-100mg 1次/d治疗,4例接受沙利度胺50-100mg 1次/d治疗,1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接受吗替麦考酚酯750mg 2次/d治疗,1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接受皮下注射益赛普50mg 1次/周治疗。其中5例因呼吸道受累严重,4例行气管内支架置入,1例行气管切开术。

5 随访 所有患者出院之前症状均有明显缓解。出院后在门诊随诊32例,在3个月-8年的随访中有1例死于淋巴瘤,3例死于呼吸道受累并发的呼吸衰竭,34例耳廓软骨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其中8例在强的松减量至5-10mg或停用后耳廓软骨炎复发,最终接受5-15mg强的松维持治疗,病情稳定。其中以耳廓软骨炎起病患者眩晕和(或)耳鸣在接受系统强的松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甚至消失。7例感音性听觉丧失患者在接受系统治疗后,听力均未见明显改善,甚至发展至耳聋。

表1 43例患者起病部位、病程中受累部位及其发生率Tab 1 Onset site and involved sites in 43 RP patients

讨 论

RP好发于中年人,高发年龄为40-55岁,但儿童及老年人也可能发病,无性别发病倾向。RP主要依靠临床诊断,而并非依据病理学证据。1976年McAdam等人总结了159例RP患者临床特征,提出了RP的诊断标准。1979年Damiani和Levine在McAdam基础上对诊断标准进行了改良,以期能早期发现RP。目前,最广泛应用的是Damia和Levine修订的McAdam诊断标准。由于RP耳部表现多种多样,而且经常作为本病的首发症状出现,当临床上碰到RP患者时,除非非常熟悉这种少见病的临床特征,否则医生很难作出正确诊断。如果患者有耳部症状,临床医生必须积极询问其他相关病史,否则很可能误诊。如果患者耳廓软骨炎经积极抗感染治疗无效,即使缺乏其他诊断标准,也应怀疑为RP,可能随后就会出现帮助确诊的其他症状。

国外有学者报道,RP患者出现外耳道炎及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比例高达1/3,很容易被忽略而造成漏诊,平均时间可达2.9年以上。本组患者中由于大多数患者就诊于风湿科,未能行全面耳鼻咽喉科检查,故发现外耳炎及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患者并不多,分别为6例(14%)和3例(7%),远低于国外报道。

此外,RP引起的感音性听力丧失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其他自身免疫病所致的听力丧失机制相似,与免疫介导有关。由于RP患者体内可能产生自身抗体,其中可能有部分自身抗体是针对迷路结合位点的,从而导致听力丧失,支持这种理论的直接证据就是在RP患者体内检测出抗迷路自身抗体[2],Berrocal等报道听力丧失还可能与其他一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有关[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听力丧失表现与RP极为相似,而且与病程长短明显相关[4]。随着疾病的进展,高频段听力受损最为常见,这可能与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的振幅相关[5]。Bachor等报道77.8%(7/9)的患者会出现轻到重度的感音性听力丧失[6]。而本研究中仅对自觉有听力下降或耳鸣、眩晕中的15名患者进行纯音测听,并非所有患者均进行纯音测听,故发现有感音性听力下降的患者仅占33.3%(5/15)。由于RP患者听力丧失与病程长短明显相关,我们建议在对RP患者诊治时常规行纯音测听,以便发现那些极早期轻度听力受损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同时给予积极治疗,或许可以延缓听力受损的发展。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确诊RP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抗Ⅱ型胶原抗体产生可能是RP发病的一个起始因子,因为很多临床资料证实在30%的RP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Ⅱ型胶原抗体,特别是在疾病早期,抗体滴度往往很高[7]。此外,可在5%-20%的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核抗体,本研究中发现5例(11.6%)抗核抗体阳性,其中2例合并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但这些自身抗体都不是特异性的,在其他自身免疫病和内耳疾病中也可出现。其次,与RP相关的还有HLA-DR4等位基因,但目前我们尚不能行此项检查,故不能明确HLADR4与RP相关性有多大。至今仍然没有发现能够提示RP病情轻重或病程长短的特异性指标。动物模型可能对我们了解发病机制有所帮助。Taneja等[8]利用Ⅱ型胶原免疫表达HLA-DR8的转基因小鼠,结果85%的小鼠出现严重的多软骨炎,特别是耳廓软骨炎,临床表现和病理与重症RP患者极为相似。而那些没有行转基因处理的小鼠则未出现任何血清学或临床表现。

其次,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并存是RP的一大特征,本研究中11.6%(5/43)的患者并发其他自身免疫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银屑病1例。此比例与国内外报道相似[6,9]。以上这些资料都支持R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且提示我们可能存在某种HLA亚型可以用来辅助诊断。尽管病理学发现是非特异性的,但如果临床上怀疑RP,受累部位软骨病理切片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诊断。本研究中6例病理学证实的患者中,4例是得到病理结果后才明确诊断的。

本病目前尚无根治办法,预后取决于受累脏器及疾病本身的活动度和严重程度。在最初McAdam等人发表的文献中报道30%的RP患者死于本病。近年来,随着早期诊断和治疗药物及手术的进展,本病的死亡率已经大幅下降。最近有国外学者统计,RP患者8年生存率可达94%以上[10]。提示预后不良的指标有:50岁以下有鞍鼻改变、喉气管软骨受累、多关节炎、血管炎以及镜下血尿[11]。Bachor等人则认为以耳部表现为主的患者可能病情要轻,预后更好一些[6]。

目前本病治疗观点仍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由于本病发病率极低,目前尚无大样本对照试验证实治疗的有效性。根据我们的经验及复习国内外多篇文献,我们认为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治疗或改善RP的许多症状。事实上,对激素治疗有效也是本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此外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对于改善外周关节炎也是非常有效的。在病情较重的患者中,除激素治疗以外,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或硫唑嘌呤或来氟米特也是必要的,本研究中除6例病情较轻患者单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外,其余患者均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联用氨苯砜和(或)1种或1种以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那些难治性RP患者,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报道,应用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Infliximab、Adalimumab)[12-13]、IL-1受体拮抗剂(Anakinra)[14]、IL-1受体抗体(Tocilizumab)[15]等治疗后病情可有明显持续的缓解。

不过,对于出现感音性听力丧失的患者看起来是不可逆的,但我们仍推荐有内耳症状的患者要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因为眩晕和耳鸣症状治疗后是可以明显改善的,或许对于那些极早期轻度听力受损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也可能有效。

临床医师,尤其是耳科医师在碰到有一系列耳部症状的患者时必须要考虑到有RP的可能,特别是反复发作的耳廓软骨炎和外耳炎的患者。如果怀疑RP的诊断,耳科医师要积极联系风湿科医师进行会诊,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系统的表现,以便对患者早期做出明确诊断并进行积极合理的、个体化治疗。

1 Damiani JM,Levine HL.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eport of ten cases[J]. Laryngoscope,1979,89(6 Pt 1):929-946.

2 Issing WJ,Selover D,Schulz P. Anti-labyrinthine antibodies in a patient with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J].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1999,256(4):163-166.

3 Berrocal JR,Ramírez-Camacho R.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upporting the immunologic theory[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2002,111(11):989-997.

4 Salvinelli F,Cancilleri F,Casale M,et al. Hearing thresholds in patients affected by rheumatoid arthritis[J]. Clin Otolaryngol Allied Sci,2004,29(1):75-79.

5 Oztü rk A,Yalçin S,Kaygusuz I,et al. High-frequency hearing loss and middle ear involvement in rheumatoid arthritis[J]. Am J Otolaryngol,2004,25(6):411-417.

6 Bachor E,Blevins NH,Karmody C,et al. Otologic manifestations of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report of nine cases[J]. Auris Nasus Larynx,2006,33(2):135-141.

7 Meyer O,Cyna J,Dryll A,et al.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pathogenic role of anti-native collagen type II antibodies. A case report with immun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tudies[J]. J Rheumatol,1981,8(5):820-824.

8 Taneja V,Griffiths M,Behrens M,et al. Auricular chondritis in NOD.DQ8.Abetao (Ag7-/-) transgenic mice resembles human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J]. J Clin Invest,2003,112(12):1843-1850.

9 李胜光,刘湘源,黄烽. 复发性多软骨炎20例临床分析[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6(1):37-39.

10 Yetiser S,Inal A,Taser M,et al. Otolaryngological aspects of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course and outcome[J]. Rev Laryngol Otol Rhinol(Bord),2001,122(3):195-200.

11 Michet CJ Jr,McKenna CH,Luthra HS,et al.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Survival and predictive role of early disease manifestations[J]. Ann Intern Med,1986,104(1):74-78.

12 Saadoun D,Deslandre CJ,Allanore Y,et al. Sustained response to infliximab in 2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J].J Rheumatol,2003,30(6):1394-1395.

13 Lahmer T,Knopf A,Treiber M,et al. Treatment of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 with the TNF-alpha antagonist adalimumab[J]. Clin Rheumatol,2010,29(11):1331-1334.

14 Vounotrypidis P,Sakellariou GT,Zisopoulos D,et al. Refractory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apid and sustained response in the treatment with an IL-1 receptor antagonist(anakinra)[J].Rheumatology(Oxford),2006,45(4):491-492.

15 Oliveira SAT,Diniz CC,Sztajnbok FR,et al.Tocilizumab in pediatric relapsing polychondritis[J]. Clin Exp Rheumatol,2011,29(2):423.

猜你喜欢
耳部耳廓皮质激素
耳部用药安全须知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搓耳
——护肾
浅谈耳廓缺损的法医学鉴定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耳部放血疗法治疗风热血热证风瘙痒的疗效观察
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妊娠合并ITP的临床观察
一种阳极板
耳部瘢痕疙瘩的综合性动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