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20例咨询个案看泰州市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

2012-11-30 07:39
关键词:性心理泰州市情绪

王 强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从820例咨询个案看泰州市青少年心理问题现状

王 强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泰州 225300)

本研究对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近两年的咨询案例进行整理和归类,抽取出820例11~18岁青少年的心理咨询案例记录并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泰州市青少年心理问题按频数的大小依次为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性心理问题、学业问题、行为问题。文中指出泰州市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泰州市;青少年;心理问题;内容分析法

当前社会,青少年面对的压力更加复杂,威胁其身心健康的因素越来越多,不少青少年出现种种不适应,导致其心理行为问题普遍存在。本文对泰州师专心理咨询中心近两年的咨询案例记录进行整理,分析了当前泰州市青少年心理问题所呈现的特点,提出了处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思路。

一 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是泰州市寻求心理咨询的青少年(11、12岁—17、18岁)。

方法之一是内容分析法。选取的时间段是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选取的材料是泰州市百姓阳光屋(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所做咨询案例中针对青少年的820例咨询案例记录。其中面谈咨询532例(64.88% ),电话咨询288例(35.12% )。对咨询记录中进行分析的项目包括:1.来访者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社会交往等。2.目前精神(包括认知、情绪、行为特点)、身体和社会功能情况。3.最需要帮助的问题类别。4.初步印象和诊断,主要确定来访者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如果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那么具体属于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还是神经性的心理问题。

方法之二是对上述资料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结果

1.一般资料。

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18岁。其中, 11~14岁509例,占62.07%;15~18岁,311例,占37.93%。男298例,占36.34%;女522例,占63.66%。小学生151例,占18.41%;初中生397例,占48.41%;高中生或中专生272例,占33.17%。

2.求助问题的性质。

人的心理状态分为正常和异常两类。正常状态又可分为健康状态和不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泰州市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前两位为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总共占89.39%,精神疾病仅占0.73%。

表1 求助问题的类型

3.两个年龄组心理问题的类型。

从表2可以看出,在心理不健康状态的类型里,人际关系问题所占比例最高,合计38.90%,其次是情绪问题,然后依次为性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行为问题。从年龄分布来看,11-14岁这个年龄段问题比例最高,占心理问题总数的63.74%,而到15-18岁这个年龄段,心理问题比例为36.26%。

表2 心理问题的类型(761例)

4.求助中的特殊情形。

精神疾病类6例,占0.73%,其中精神分裂症2例,心境障碍4例。神经症类计53例,占6.46%,在咨询记录中,神经症多以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神经衰弱等出现。其中强迫症共23例,以强迫思维、强迫意向为典型,社交恐怖症15例,焦虑症10例。另外,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计28例,由于其冲突的性质是变形的,往往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时间久了会向神经症转化。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两类相加合计81例,占总数的9.87%,这在青少年群体中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三 讨论

1.发展性心理问题。

泰州市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以发展性问题为主,和青少年成长密切相关,属于成长的烦恼。

从心理问题发生的年龄组来看,在心理问题的年龄分组中,11~14岁计509例,占62.07%;15~18岁计311例,占37.93%。从年级段来看,小学计151例,占18.41%;初中计397例,占48.41%;高中或中专计272例,占33.17%。这些数据符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青少年阶段约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结束,历时6年左右的时间。这个阶段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一个阶段,是一个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要完成很多社会化的任务,比如谋求获得独立,确定自我,获得性别角色,适应性成熟等,必然要经历很多心理上的矛盾,尤其在青春期(从11、12到14、15岁),青少年身体各个方面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而心理的发展相对于生理发展而言还处于滞后阶段,导致了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所以从统计中可以看出11-14岁是个心理问题的高发期。而到了青年初期,从14、15岁到17、18岁,经过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剧变,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趋于成熟和稳定,所以很多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从青少年求助问题的性质来看,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占的比例较高,这说明导致泰州市青少年心理状态没有病理性变化,内心冲突是常形的,不是变形的,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所面临的现实压力有关系。另外,从心理问题的类型来看,无论是居前列的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性心理问题,还是学习、行为问题等,也都和青少年的成长有关,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定时期心理冲突的反映。

由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大都是发展性的问题,而不是病理性问题,这就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学校、家长改变观念,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放在教育的首位,加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指导,引导他们合理宣泄情绪,积极开展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学会调控自己的行为,学会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2.人际关系问题。

从统计中看出,人际关系问题在心理问题中占38.90%,成为困扰青少年心理的首要问题。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同辈关系和代际关系两种,后者包括与父母、老师等成人的关系。青少年时期对同辈关系、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他们乐于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得到他们的尊重、理解和接纳。友谊能提供心理安全感,自我支持和自我认同,满足归属感和发展青少年的社会能力。但由于青少年认知不够成熟,往往不知道如何保持和确立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一旦没有被同辈群体接受、肯定、喜欢,往往会产生很多问题行为。从对咨询记录的统计中发现,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之所以上网成瘾、加入不良团体,很多程度上是在学校生活中与同学、伙伴的人际关系不佳,没有朋友,只好在网络世界中、在不良团体中寻求友谊与支持。尤其是当他们迷恋上网之后,则可能结交一大帮的网友,大家一起打游戏,有共同的话题,在这个小团体内反而找到了心理归属感。在代际关系的发展上,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社会交往,还渴望得到家长、老师的承认,他们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关系,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如果家长还把他们当作小孩而加以监护,无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可能会抱怨,甚至会抗拒。

从人际关系问题的年龄分组看,11-14岁占心理问题总数的25.36%,是15-18岁的1.8倍。 这个年龄中的青少年人际交往呈现如下特点:1.对与同龄人的交往上担心害怕。他们担心会遭到同龄人负面的评价,害怕遭到拒绝,即使交往也不敢或不愿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时间长了孤独感会成倍增加,从而进一步封闭自己,然后是越来越孤独,形成恶性循环。2.对和老师的交往存在着理想化特点,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老师和不喜欢的老师态度呈现两极化趋势。对于喜欢的老师所教科目会努力学习;对于喜欢的老师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会十分认真地执行;对喜欢老师提出的各种意见,会全部吸收。而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则持全面否定和拒绝态度。3.对和父母的交往上存在反抗现象。尤其在父母强逼其接受某些观点,一味地置于支配地位时,他们感到自己的自主性被忽视,会产生反抗。另外在咨询案例中也发现,如果父母只顾青少年的学业成绩,而对于他们和同龄人进行的其它活动加以限制或禁止,这也会引起青少年的反感和反抗。

心理学家丁瓒说过:“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是对人际关系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青少年阶段是一段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着矛盾的时期。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持或确立自己在同伴之中应有的地位,不知道如何处理与父母、老师的关系,因此出现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对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高度重视。父母和老师要充分理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愿望,尊重他们的“成人感”“独立意向”的发展。如果成人能重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平等对待他们,就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和师长,就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度过这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生阶段。尤其是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平等地交换意见,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准则强加给他们。否则,青少年能感受到的来自父母或家庭中被理解与接纳的时候也会越来越少,双方的心理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也就更不愿接受父母的积极影响。当然,青少年也要在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善于理解别人也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青少年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就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情绪问题。

从统计中看出,情绪问题在心理问题中占23.52%,成为困扰青少年心理的第二大问题。

从咨询案例中发现,青少年的情绪问题除了与成人的反抗情绪外,常见的情绪困扰还有烦恼、孤独、压抑。另外在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中,青少年表现出恐怖、焦虑、抑郁、易激惹等情绪障碍,而在精神疾病类6例中有4例是心境障碍,即以躁狂和抑郁为表现的情绪障碍。可见青少年消极的心境比较明显。

对引发青少年情绪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诱因:1.对身体相貌的不满意。表现为把自己容貌上的微小瑕疵看得过分严重,并因无法改变容貌而产生长期的烦恼、自卑的情绪。2.社交烦恼。不知道如何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总感觉到自己被别人审视、评价;总觉得别人会洞察自己的弱点和问题,常常在人际交往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对同学的长处感到怨恨,总是警惕同学超过自己,经常有意无意给同学设置障碍;经常无中生有地怀疑别人,总是把同学的善意曲解为恶意,一旦和同学的关系发生变化,就怀疑同学对自己有了看法。3.学习压力。学习动机降低,兴趣下降,学习时心情烦躁;担心同学嘲笑,害怕家长唠叨和责骂,忧虑自己的前途;考试时心猿意马,静不下心答题,以至于很容易的题目也经常出错,事后又后悔莫及。

为什么青少年是情绪问题的高发期?除了上述诱因外,青少年自己的心理发展特点才是根本原因。青少年处于身心各方面迅速发展的时期,在社会各种关系和因素的作用下,他们的心理出现多种矛盾,表现在情绪和情感上,主要是各式各样的需要日益增长,而他们对这些需要高期待的主观状态与社会客观现实之间有矛盾。不断增长的个体需要有时会得到社会认可或得到满足,有时会受到社会的否定或难以实现,这就成为他们产生复杂的、摇摆不定的强烈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来源和根据。另外,从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看,他们的思维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尽管青少年开始能够有意识地调节、支配、锻炼自己的思维,但是由于知识经验不足、辩证思维尚未发展起来等原因,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够成熟,看问题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常常表现为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体,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些,这就导致了青少年的情绪具有善变性与固执性共存的特点。

人的心理健康不仅受其认知的支配,更受其情绪的直接影响。积极的情绪能提高活动水平,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活动水平。青少年的情绪不稳定,会因为一点儿挫折而一蹶不振,而且负性情绪往往要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情绪问题及早发现,尽早调整,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青少年的情感不都是外露的,而开始带有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在情绪表露上出现了隐蔽性,将喜怒哀乐各种情绪都尽可能地隐藏于心中,尤其是对于一些消极性情绪,隐藏得更是严密。这就更需要学校和家庭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对学生的情绪问题进行疏导,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心理能力。

4.性心理问题。

从统计中看出,性心理问题在心理问题中占19.45%,成为困扰青少年心理的第三大问题。

青少年阶段,随着性激素的分泌增多,性器官的发育速度加快,性机能的发育开始走向成熟。身体发育提前和性心理成熟相对滞后的矛盾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性心理问题。

对引发青少年性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类型:1.对性生理成熟有不正确的认识。性的发育成熟过程及性道德观念的形成,使得青少年出现了与性有关的心理体验及性行为活动等,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产生害怕、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如对自慰所产生的恐慌、愧疚心理。2.对异性的敏感。有时是一厢情愿式的爱恋,经常误认为被对方爱上,又由于不敢公开去验证,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感和压抑感。3.对老师的爱恋。尤其对年长而又有一定威望的异性的崇拜、倾慕,感情难以控制,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种爱恋有时是外显的,有时是隐蔽的,仅仅藏于自己心灵深处,不敢表达,陷入无穷无尽的苦闷中。

面对青少年的性心理问题,学校和家庭应及早对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方面教育,端正青少年对性生理发育的认识,以消除不正常心理反应,保护他(她)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减少性的神秘感及不正常的性心理反应。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4]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ClassNo.:B844.2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Researchoncurrentpsychologicalproblemof820clientsinadolescenceinTaizhou

Wang Qiang

Based on clinical cases from a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enter in recent two years,this article analyzes 820 cases of teenagers using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The result shows that problems affect adolescence in Taizhou are as follow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mood problems, sexual problems, learning problems and so 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problem of adolescence in Taizhou is developmental. one .The school and the family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psychological training in adolescence.

Taizhou city;adolescence;psychological problem;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王强,硕士,讲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心理咨询。

2010年泰州市社会发展计划项目“泰州市‘90后’心理问题的调查及心理干预策略研究”课题成果

1672-6758(2012)07-0133-3

B844.2

A

猜你喜欢
性心理泰州市情绪
泰州市打造“五个过硬”的应急队伍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泰州市以“四行”下好精准执法“先手棋”
泰州市下好节后安全“先手棋”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校大学生恋爱心理与性心理调查分析——以西藏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