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锻炼的社会调查

2012-11-30 07:39
关键词:城市居民参与者教练员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对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锻炼的社会调查

陈文冬

(淮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法,对居民参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体育舞蹈运动的认识;提高男性参与度;加强教练员业务能力;规范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经营。为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发展提供有效决策和依据。

城市居民;体育舞蹈;培训机构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体育舞蹈这项娱乐健身活动进入我国,作为一种新兴、外来的运动项目,凭借着集娱乐、健身、运动、艺术、高尚等多项优势,经过20年的蓬勃发展已经风靡全国,并且建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1]体育舞蹈作为一种大众性体育娱乐的项目,它通过充分展现身体姿态造型和人体运动轨迹与队形来增进练习者的身心健康和情感交流,具有明显的锻炼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舞蹈培训机构锻炼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安徽省淮北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并查阅国内相关领域的书籍、报刊等资料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的舞蹈教练和消费者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150份。其中:消费者问卷12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为91.7%;舞蹈教练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为100%。

(3)专家访谈法。

对经营管理者、体育局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咨询和访问。

(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分别进行了常规统计学处理。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参与者对体育舞蹈内容、特点的了解现状。

表1 参与者对体育舞蹈内容、特点的

表1显示,参与者中有 72.8%以上的城市居民对体育舞蹈缺乏认识。虽然近年来体育舞蹈在城市的开展很好也很受欢迎,但是体育舞蹈的普及程度还有所欠缺。需要大力度进行宣传,使大多数参与体育舞蹈的城市居民知道并了解体育舞蹈的内容、特点,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状况和条件,选择适合的舞蹈风格和舞种。同时进行媒体宣传、舆论指引等有效方式,使体育舞蹈的发展更加全面化、普及化、深入化。

2.性别与年龄结构。

根据调查发现,参加体育舞蹈的人群中,男女人数及比例分别是男性(14,12.7%)、女性(96,87.3%)。女性居民远远大于男性,首先印证了女性在接受新生事物和展示自我活动中比男性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2]其次,男性主观认为体育舞蹈是女性参与的运动项目;第三,在体育舞蹈的编排特点上,也存在着以女性特点为主,较少男性动作的客观事实,这也导致了男性参与锻炼的人数较少。

表2 参与者年龄结构调查(N=110)

表2显示,参与体育舞蹈锻炼者中,19-26岁参与锻炼的人数最少,占9%;13-18岁的人群基本为中学生,占10.9%,参加锻炼原因主要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12岁以下人群占13.6%,其锻炼目的是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27-35岁仅13.6%的人进行体育舞蹈锻炼;36-45岁和45-55岁两个组别(40%),调查可以看出,这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已经对健康状况比较关注,健身意识越来越强;有13.6%的老年人群(55岁以上)进行体育舞蹈的锻炼,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充实生活、保持身体健康与精力旺盛。

3.职业状况。

表3 参与者职业状况调查(N=110)

表3显示,参与者的职业种类较多,参与人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学生、离退休人员、工人、个体、教师、医生、干部。参与体育舞蹈锻炼的人群不仅仅和年龄层次有关,其职业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锻炼的意识、活动与时间、精力有关。由于学生人群的特殊性,其可支配时间较为充裕,并且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来调节学习的压力。离退休人群受家庭牵绊较少,个人生活和子女的状况都在有规律进行着,因此这一类人群占据了体育舞蹈锻炼的较大比重。随着全民健身的普及,工人、干部、教师、医生等人群都踊跃参加体育舞蹈的锻炼,他们的经济收入比较稳定,工作环境相对安逸,因而对参与体育舞蹈活动具有较高的热情。个体人群其自我完善的意识较强,因此也有一定数量的人参与体育舞蹈的锻炼。

4.锻炼动机。

动机源于需要,“需要反映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内因”。[3]表4显示,强健体魄

表4 参与动机调查(N=110)

排在众多锻炼动机首要的位置(52.7%), 说明城市居民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生活之时也要求个体对身体的健康保障,身体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在另一个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全面健身开展的效果还是很好的。更多时尚女性、“困难”人士为了改善形体、培养气质,以及减轻体重等身体要求也纷纷加入到体育舞蹈的锻炼当中来。伴随着忙碌紧张的生活、工作、学习,更多的人群怀着结交朋友(8.2%)、调节心情(8.2%)、爱好舞蹈(7.2%)的目的来进行体育舞蹈锻炼,他们希望通过体育舞蹈来增加自己同外界的交往,增加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群是喜欢健身爱好跳舞。

5.锻炼时间。

通过走访及问卷调查(表5)发现,在锻炼时间上,一半的居民都是保持在一小时以内,锻炼时间少于30分钟和在90分钟以内的人数相差不多,极少的人群锻炼时间超过90分钟。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居民在锻炼次数和时间上都进行着科学的安排和统筹。每周3-4次的锻炼对于大众群体来说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次数,同时每一次60分钟以内的舞蹈练习能够增强参与者的糖酵解供能和有氧氧化功能能力,不仅仅活跃了身心而且还增强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在长期的坚持过程中,能够使得机体保持健康的体魄和愉快的心情。

表5 城市居民参与体育舞蹈的锻炼时间调查(N=110)

6.教练员情况。

(1)文化程度结构。

表6 体育舞蹈教练文化程度调查(N=30)

从表6可知目前淮北体育舞蹈教师队伍中研究生和本科生,只占总数的10%和26.6%,这表明体育舞蹈教练员的学历还有待提高。目前国际大环境对教练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体育舞蹈项目正不断和世界接轨,今后对体育舞蹈教练员的文化素质要求将会不断提高。具有较高文化底蕴的体育舞蹈教师不仅能够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同时也会实质有效的对参与者进行指导与评判。

(2)技术等级结构。

表7 体育舞蹈教练技术等级调查(N=30)

就目前形势来看,教练员队伍水平差距较大,高水平教练比例偏低。国际体育舞蹈联合会的报告指出,高水平的体育舞蹈教师最佳年龄段在36~45岁之间,应该具有运动经历,教龄在10年左右。[4]从统计数字看,国家级教练员很少,大多数教练员职称为二级,比例高达40%,比例严重失调,形成了市场需求大与高水平教练数量少之间的矛盾。为了能够使体育舞蹈开展的规模形式的更加扩大化,应加强对教练员业务水平的培训。

三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体育舞蹈项目在经营管理、发展形式、推广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伴随着体育舞蹈项目的顺利进行,但快速的发展使体育舞蹈项目留下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 居民对体育舞蹈的内容、特点还不甚了解。参与者仅仅学习某单一舞种,对其他体育舞蹈舞种了解较少,认识上受到局限。(2)参与者男女比例失调,男性居民较少。(3)较少的可支配时间导致了居民参与次数和时间的大大降低。(4)高水平教练员较少,教练员在等级、业务能力等方面有待加强。

2.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应在以下几方面改进工作,来促体育舞蹈项目健康、有序的发展:(1) 多举办一些体育舞蹈比赛,通过比赛,使人们对体育舞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带动更多的城市居民参与到锻炼中来。(2)多编排一些男性舞蹈动作,提高男性居民参与体育舞蹈的兴趣,这样能够提高整体人群数量,同时也可以提高女性参与者锻炼的积极性。(3) 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培训体系,邀请高水平教练员讲学或派出一些年轻的教练员外出短期培训,大力度培养高水平年轻教练员,为培训机构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李凤梅.体育舞蹈在西安市发展现状与对策的探究[J].内江科技,2011(3):162.

[2]周丛改. 武汉市社区开展大众健身操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5.

[3]许莉. 安徽省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5.

[4]刘庆庚,段 亮.山东省体育舞蹈项目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79.

ClassNo.:G883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InvestigationontheCitizens’ParticipationinSportsDanceintheTrainingOrganizations

Chen Wendong

With the literature , the interviews and the questionnaires approach ,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activities of sports dance in training organizations.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based on the laws of the sports dance development ,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coach , to 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the training institution.The aims of the study is to provide the training institutes with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ose institutes.

citizens; sports dance; training organizations

陈文冬,硕士,讲师,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省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体育舞蹈培训机构运营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系列成果论文之一(编号:ASS2011116)

1672-6758(2012)07-0153-2

G883

A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参与者教练员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台胞陈浩翔:大陆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城市居民低碳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关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议案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乌鲁木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