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砭石作用于大椎区域对脑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研究

2012-12-01 02:14GerhardLitscher张维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大椎电热椎动脉

黄 涛,Gerhard Litscher,王 璐,张维波

(1.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医学工程室,北京 100700;2.Research Uni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n Anesthesia and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and TCM Research Center Graz,Medical University,Graz,Austria)

1 研究背景

电热砭石仪是在传统砭石温熨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高科技形成的新型高技术针灸器械。使用产自古泗水流域具有微晶(≤0.03mm)、超声波(频谱在20KHz以上≥3个波)、远红外特性(7~20μm)的泗滨浮石,经加工后在其内部植入电热元件和温度传感装置,与一台控温仪相连接,通过仪器中的微电脑芯片和程序对砭石表面的温度进行控制,实现了不受环境和人体负载影响,可调节温度(37℃ ~53℃,1℃步进)的恒温热砭石,可作长时间的温熨治疗,在临床上可部分代替传统的灸疗和温熨疗法,而无烟气与烫伤的问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用多普勒激光扫描仪对比观察了传统艾盒灸与电热砭石仪对皮肤表面微血管灌注量的影响[1]。结果发现,电热砭石仪对所作用皮肤表面的整体血流有很好的增强作用,与传统艾盒灸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在另一项研究中,用同样的仪器和方法,我们也发现电热砭石仪对手背部的血流局部有增强作用,而对距离较远端的脐周则没有影响[2]。既然电热砭石仪对外周的微循环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那么,对比较深层的动脉血管的影响又如何呢?于是,我们设计了以下的试验,来观察电热砭石作用于大椎时,对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作用。

2 材料与方法

通过健康志愿者征集,来自欧洲各国包括2名中国留学生在内的10位在奥地利格拉兹大学或科技大学等学习的青年学生(18岁~35岁,其中男5例,女5例,平均年龄 24.9±3.3岁)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接受了该项研究测试。

实验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无创地对头部的血流做定量测量。实验仪器为多向多普勒血流测定仪 (DWL,Electronic Systems GmbH,Sopplingen,Germany),受试者使用头盔式装置将超声探头固定于颞动脉搏动及后颈部动脉搏动处,以检测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见图1)。

实验室温度保持在25℃,提前20min打开电热砭石仪(DRB-Ⅱ型,北京海奥斯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调节砭石温度为40℃,恒温。

受试者采取俯卧位,暴露上背部,面部由一个脸形的海绵凹面罩帮助固定,使受试者在实验过程中感觉舒适并保持体位不变(见图2)。

实验前进行心电、血压的检测,安置好超声探头调试正常,10min后将电热砭块放置于受试者的后颈部以大椎为中心的区域,5min后移走电热砭石,继续超声波检测。实验过程共20min,有2例受试者做空白对照。

图1 多向多普勒超声应用于对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检测

图2 电热砭石仪置于大椎区域

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软件(SigmaPlot 11.0;Systat Software Inc.,Chicago,IL,USA),检测前后进行动脉血流量的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结果

使用电热砭石后,大脑中动脉(MCA)和基底动脉(BA)治疗前(a)、治疗中(b、c)和治疗后5min(d)的血流速度如图(3)所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在放置电热砭石后明显增加,但渐下降;基底部动脉则随时间推移持续增长,即使电热砭块移除后亦呈上升。

4 结论

结果表明,电热砭石对较远的中脑动脉影响不大,而对离大椎较近的基底动脉具有显著影响(P<0.01),说明电热砭石对改善局部动脉血流、加强脑组织的供血有积极的作用。

5 讨论

图3 电热砭石作用前后中脑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

基底动脉是由两侧椎动脉合并而成的不成对的动脉,它在颅内走在脑桥下面,分为两支大脑后动脉,供应脑桥、小脑和大脑后部以及内耳。椎动脉大多数起源于锁骨下动脉而少数可由主动脉发出,在C6~C1颈椎横突孔中上升,从后绕过环椎经枕骨大孔入颅,在颅内椎动脉位于延髓下部腹侧表面,2根椎动脉在桥脑尾侧汇成基底动脉。

大椎穴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椎棘下的凹陷中,本实验所放置的电热砭块正位于颈椎4~7及胸椎1~2的区域,距离基底动脉较近,因此对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就比较明显。大椎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位于督脉之上,是手足所有阳经的交会之处,是一身阳气所系,在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益气壮阳的作用,可以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等诸多病证。在现代临床及基础性研究中,使用大椎除可以对颈椎病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外,还对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缺血性脑病等有治疗作用[3~5]。

图4 电热砭石对基底动脉(左)和大脑中动脉(右)的影响

本实验对健康受试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电热砭石作用于大椎区域,能够显著提高基底动脉的供血,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1]HUANG Tao,WANG Rui-hong,HUANG Xin,TIAN Yu-ying,ZHANG Wei-bo,.Hossein Ayali,WANG Guang-jun,ZHANG Yu-qin,Genhard Litscher4 & WANG Lu.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Traditional Box-Moxibustion and Eletrothermal Bian-Stone Moxibustion on Volume of Blood Flow in the Skin.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ecember 2011,31(1):33-37.

[2]王广军,张宇沁,王瑞红,等.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影响的试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2009,26(5):382-384.

[3]孔立红,毛娟娟.浅谈大椎在脑缺血疾病中的治疗作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7):60-62.

[4]易 玮,许能贵,江帼斌,等.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1):35-38.

[5]王媛媛,孙红梅,和 欣,等.针刺百会和大椎穴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解剖科学进展,2010,16(1):16-20.

猜你喜欢
大椎电热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南京师范大学研发可电热消毒的石墨烯口罩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学会区分电能、电功和电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巧辨电能、电功与电热
地震云
电热刀具在聚苯乙烯快速成型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