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武术传承的思考

2012-12-06 18:21金春霞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统武术中华文化

金春霞

(黄河科技学院传统武术文化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6)

1 中国武术繁荣下的传承危机

1.1 武术界繁荣的不是真正的武术

中国武术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繁荣的同时也让一些问题也更加突出:武术是什么?武术对现代人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竞技武术能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怎样才能继承中国武术?

官方与学界已经确认了最新的武术定义:“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1]”这个定义中“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是大家一致的共识。以这个共识为依据,我们发现:竞技表演型武术与中华文化精神背道而驰,不是真正的武术;它正在逐渐失去中华文化的内涵,成了形式上的武术。这些“疑似武术”的繁荣,使真正的中国武术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1.2 现代竞技表演型武术有违中华文化精神

竞技武术追求的是竞赛、表演、观赏和娱乐性,从技术上要求“高、难、新、美”。然而,中华文化是不求表现的“为己”之学,是“内敛”“修心”的文化,是追求“无我”“不争”的文化。现代竞技表演型武术从起点开始,就和中华文化精神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

《论语》中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好名、欲人知、张扬自我,正是古圣先贤深以为戒的,指出这是人为学的“病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在这样的病根上做学问,不仅劳而无功,反过来还会有害身心。

“学拳宜在静处用功,不可向人前卖弄精神,夸张技艺。[2]”从历史上看,人前卖弄、娱人耳目的卖艺行为,也是前辈武术家们所极力呵责的。之所以这种行为会遭到大家的共同鄙视和唾弃,是因为“稍涉虚伪,妙理难寻”[3]。这样做首先德行就有亏,功夫也上不了境界。

1.3 表演型武术在传播中走向形式化、泡沫化

目前,大众化的表演型武术的传播和习练活动非常活跃,门派众多、风格多样。但去掉形式的外衣,从严格意义的传承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中华文化内涵正在在逐渐流失。

中国传统武术历来强调文武双修、内外兼修,通过勤学苦练达到德艺双馨、出神入化的境界。“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圣”。[4]“学拳一势精灵,约得千遍,方能熟练。若不熟练,还是千遍”[5]“理不明,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理明路清而犹未能,再加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6]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武术逐渐被边缘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生活中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相比老一代武术家,新一代拳师文化修养和功夫境界都有很大的差距。缺乏对武术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被先辈们视为生命、作为信仰的武术,在很多后辈那里不再神圣。面对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传统武术难于站稳脚跟,武术领域的一些人士很快降低标准、失去原则、迷失方向、随波逐流。前辈宗师在“学拳须知”、“门规戒律”中严格要求的武德、技术标准均被视作“保守”“顽固”“迂腐”“糟粕”而被全盘否定。

2 历史文化冲突中的传统中国武术

2.1 传统武术与现代奥运会属于两个不同的文化体系

中国武术的可贵,在于它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武术修炼的依据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奥林匹克运动会则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更快、更高、更强”,竞争导向、张扬自我的奥运精神,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因此,二者分属于二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不适合同场竞技。

现在,我们一方面强调“站在中华文化复兴的高度上来认识”武术;另一方面,又要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武术进行改造,削足适履以期进入奥运会。这显然会使中国传统武术在形式和内容上不伦不类。

2.2 中国传统武术变异的历史缘由

对武术认识上的矛盾和实践上的不妥反映出来的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隔膜与不解,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的迷惘和矛盾心情。

从民族感情和自尊上,我们愿意相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理论上,我们也会强调中华文化的“伟大”,但从理性认识上,我们又不能理解中华文化。因此,从内心深处,并不相信中华文化,并没有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神奇,而是自始至终在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性和价值。我们没有这个自信,于是在实践上以西方文化为标准对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扬弃”“创新”;不符合现代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律排斥、剔除。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叶公好龙式的喜爱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如果按照牟宗三先生指出的“明朝亡国,文化跟着亡了”,中华文化已经中断了三百多年[7];如果从“五四运动”算起,中华文化已经被过激地误解了近百年,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我们的思想也已经与西方文化冲突了近百年,早已经全盘认同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形成了西方文化的头脑和思维模式,这不利于在去除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继承发扬光大中华传统文化。

武术是中华文化幸存的硕果之一,是保存着中华文化基因的种子、活化石。然而,我们现在正处在中华文化传承的薄弱时期,真正的武术已经失去了其生根发芽的土壤。文化土壤的变质,造成了现在竞技武术和大众武术华而不实的虚假繁荣。

3 中国传统武术是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

3.1 为武术正名:修己以敬、诚意正心的载道之艺

要传承弘扬武术,需要认识、理解武术,需要回到中华文化中寻找答案。困扰我们多年的武术概念、武术定义问题,从中华文化角度看来就是一个“正名”的问题。在传统文化中,武术被称为武艺,是“艺”的一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有着丰富内涵。我们认为“武艺”这个名称,准确反映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武术”的功能和原理。武,指它技击的实用功能;艺,则表示武的功能是通过修炼身心获得的。

在古代,艺是培养、教育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8]”“游于艺”是古人学道修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艺之所以能够修身,是因为它是先贤在对人“身心性命之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道进乎技”的产物,是“至理所寓”的活动。游于艺,可以使人收敛身心,凝聚精神,从而通过“游艺”而“入道”。现代,在众多名义上的“艺术”只剩下形式的时候,武艺还保留着它的载道特征。

《论语》说:“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9]”《大学》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陈鑫拳论说“学太极拳不可不敬”“至诚运动”“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只守一敬”[10]。靳云亭“意勿外驰,诚心守中[11]。”对比古代经典和拳论,我们可以发现武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确实是“修己以敬”的君子之道,“格致诚正”的大人之学。

3.2 崇文尚武,借武兴文:传承武术在复兴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语》首章孔子说:“学而时习之”[12],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13]。中华文化是生命的学问、实践的学问。武术以中华文化思想为指导,是实践、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华文化的传承正处于薄弱时期,教化社会的功能极弱。我们现在保存着大量的古圣先贤留下来的经典,现代语言环境的变化,实践的缺乏,使我们处于读不懂经典的尴尬中,对我们来说,经典变成了“古董”“糟粕”。

“礼失而求诸野”,在书斋中的学者们走向理论歧途的过程中,反而是武术、中医这些在民间默默传承的学问,靠着它们的实用功能得以幸存,一直经受着实践的检验,还尽最大可能保存着中华文化的本真。所以我们说武术和中医是中华文化幸存的硕果,是保存着中华文化基因的种子、活化石,在中华文化花果飘零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明清直至近代,武术以其“武”的功能在民间得以保存下来。现代社会,武术将以其修身功能大放异彩。

作为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一种可以广泛实践的学问,在“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14]的今天,武术发挥修身养德、教化社会功能正当其时。对个人,武术可以修身养德,变化气质,完善人格,养浩然正气;对国家,武术可以教化社会,移风易俗,弘扬正气,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风气。传承和弘扬中国武术,可以作为复兴中华文化的一个突破口和重要途径。

4 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途径

4.1 武术家与全社会共同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现在,岌岌可危的武术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但实际上,是我们需要武术当中蕴含的中华文化来护佑、滋养我们的身心。“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充分保存、利用好武术,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

《大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中国先贤就对国家民族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具有一身以天下为己任的堂堂正气,时刻不忘传道使命。武术家也秉承着这一传统,“不至以祖宗十六世之家传至我身而断绝也。”“上可为国家御贼寇,下可为筋骨强精神,庶宝塔圆光,世世相传于弗替。[14]”。

对传统武术家来说,要跳出武术,上升到复兴中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武术的时代价值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徐复观先生曾说:“说到以知识影响社会,首先必须将知识和自己的人格融合在一起,知识形成人格中的一部分,才会感到有此要求。……要凭着自己所把握的知识去影响社会,在知识后面,更要有人格的支持力量。[15]”真正武术家对武术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这使得他们对中华文化有着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理解。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播中华文化,也会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由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我们这个时代的武术家和老拳师们大多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传统文化基础欠缺、能练而不能说的问题。需要学习中华文化经典,用经典印证自己的体验,深化对武术的理解,升华自己的境界。用中华文化本来的语言来理解、描述武术,也更有利于武术的传承。

对于武术研究者和学者而言,中华文化是实践的学问,理论上的思辨远远不够,还会在不知不觉中误入歧途。可以把武术作为一种收敛身心,实践中华文化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对武术和中华文化的爱好者来说,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意义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探索,就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大胆质疑。如果觉悟到武术和中华文化的价值,就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笃行之。

武术家、武术研究者和文化学者、爱好者们,需要凝聚起来,形成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共同学习、探索、践行中华文化。修养自己,进而用自己的修为向世人展示中国武术和中华文化的神奇,让更多的人相信、理解、践行中华文化。

4.2 在民间和高校组建研修机构,营造文化土壤,建立文化生态

首先需要觉悟到中华文化的珍贵,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武术家、学者挺身而出。进而将更多的老拳师、老中医、传统文化实践者“请出山”,吸引更多的中青年学者“跳下海”。吸引、凝聚更多志同道合的有识之士,以传承武术、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组织起来,在民间或高校建立研修机构,营造文化土壤,建立文化生态,建立属于真正武术和中华文化的“试验田”。

4.3 恢复文武双修传统,探索实践武术传承的教育制度

目前,武术教育机构没有很好的起到传承作用。研修机构可作为探索高校武术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试验田”,研究、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探讨拳论、拳理;整理武术古籍,研究武术传承规范、礼仪和方法;探索现代武术传承的课程体系,设计适合现代环境的教育内容、制度和方法。

4.4 培养武术和文化传承人才,为传承弘扬武术建立人才储备

宣传、吸引、招收有志于中华武术和中华文化传承的有志青年,按照德艺并重、文武双修、传承严谨、理技融通的原则。通过言传身教、精雕细琢,培养新一代武术和文化传人,建立承前启后的人才储备,为武术的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1]邱丕相,蔡仲林.中国武术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

[2][5]苌乃周.苌氏武技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5;67.

[3][4][6][9][10][14]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6;1;74;75.

[7]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6-188.

[8][1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47.

[11]靳云亭.形意拳谱五纲七言论[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3.

[13]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

[15]徐复观.中国人的生命精神[M].江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38.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统武术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