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2012-12-06 01:10苗寿芹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23期
关键词:资料饮食血糖

苗寿芹

(江苏省宝应县氾水中心卫生院,宝应225819)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不可治愈的慢性代谢异常综合症,可损伤心血管、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引起较多的并发症[1],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较严重的影响。故早期对糖尿病并发症作出诊断及处理,并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健康的保护、并发症的控制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糖尿病并发症患者6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观察组30例,女性14例,男性16例;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 (58±3.17岁);发病时间为5~20年,平均发病时间为 (10±3.4年)。对照组30例,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为29~83岁,平均年龄为(58±2.96岁);发病时间为7~18年,平均为 (10±3.7年)。合并症方面:营养不良4例,心力衰竭4例,糖尿病眼病11例,脑出血9例,心肌梗死12例,糖尿病足20例,脑梗死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类型、发病时间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诊断、分型、症状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指导合理饮食;告知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血糖正常范围,测量方法、时间,及血糖仪正确使用方法;必要时,告知患者胰岛素注射剂量、注射部位及注射技术等。

1.2.2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以患者的服用药物及具体病情为依据,为患者制定周密的饮食计划。使保持饮食规律、合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既能保证机体必需营养物质的供应,又可有效的控制血糖。运动可增加葡萄糖在人体的利用率,使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通过锻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可降低血液黏度、血压及脂肪。患者应对运动疗法的注意事项、禁忌证及适应证有一定的了解。此外,为增加公众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认识,还向公众发放疾病相关资料,定期举办糖尿病知识讲课;为了解患者并发症及血糖控制情况,每两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具体情况,出现后如何正确处理。

1.3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糖控制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好,见表1;并发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见表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比较 (±S)

表1 两组血糖控制比较 (±S)

个月观察组组别 干预前 3个月 6 8.16±0.63 7.31±0.52 7.15±0.42对照组8.52±0.59 7.61±0.85 7.56±0.58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n)

3 讨论

目前糖尿病的综合治疗包括自我管理、自我监测、宣教、心理支持、运动疗法、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护理干预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还能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生存质量。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能更有效的控制血糖。众多研究表明,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增强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强患者的控制能力[2]。本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控制、微血管并发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对糖尿病患者增加护理干预有助于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能有效控制血糖。糖尿病死亡、致残的主要因素是合并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控制有效与否取决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伤口愈合较慢,下肢截肢率是控制良好者的2倍[3]。故有效控制血糖,能延缓或阻止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实施护理干预后,患者可自行监测血糖变化,调整饮食。总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收到较好的护理效果,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414.

[2]伍佳玲,苏虹,何莉,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慢性并发症与生存质量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08):12.

[3]谢燕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0,3(9):22-23.

猜你喜欢
资料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