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语言态度比较分析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2012-12-29 01:15甘丽华
关键词:群组佛山普通话

甘丽华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广东佛山,528300)

佛山作为珠三角的重要城市之一,自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2.97亿元到2007年的3588.5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第11位,广东省第三位。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增长幅度最大。这表明,工业继续成为拉动佛山经济的主要力量。随着佛山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生物医药、汽配、光电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金融、物流、会展等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同样发展迅速。“十二五”规划中佛山将围绕建设“现代产业之都、品质生活之城、改革创新之窗,闻名文化之区”的总体发展定位,打造最具增长潜力的现代产业之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佛山的人口呈多元化。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增长必然离不开语言文化的发展。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语言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人类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研究以佛山为例的发达地区的语言态度显得尤为必要。

一、语言态度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语言态度是社会心理的反映,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人们对语言价值的评价,即人们对语言的地位、功能以及发展前途等社会价值的认识和评价;二是人们的行为倾向,即语言态度具有完成某种行为的趋向。

国外对语言态度的研究曾有不少,它们对受试样本的语言背景、多元文化的接触面以及性别进行了深入的体察和研究。国内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沈依青、高一虹、龙惠珠、姚喜明、王胜利、肖肃、夏历、谢俊英、徐真华等从语言态度的不同侧面开展研究[1-7]。但由于调查对象、方法和分析角度不同,所获得的语言态度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目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背景信息。但目前的研究领域相对狭窄,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性的实践研究来丰富和完善语言态度的理论,例如对象多元化、多层次化等。本研究的主要特色是方法多样化,受试样本有一定的代表性,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以达到研究结果多元化。

本研究对佛山地区不同背景的受试者进行语言态度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各种群体语言态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此研究希望可以为社会语言学带来一点启示,把语言态度的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还可以为发达地区的语言规划和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二、研究设计

(一)理论依据

本研究主要运用“改变装束测试法”、“语义微分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以佛山为例发达地区的语言态度进行调查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ambert,et al.发明了“改变装束测试法”,并用之测量人们对语言的态度。具体做法是由一名擅长双语的人分别用两种语言变体朗读一篇文章,录下音来,然后让受试者听录音,并请他们对说话人的种种特征和品质做出判断[8]。受试者通常误以为两种语言装束的人是两个不同的人,从而根据自己对两种语言变体的看法做出主观判断。如果对同一个人的不同装束有不同的评估,其差异就是语言造成的。这种方法测试语言态度常用到“语义微分量表法”[9],量表表示一个倾向的两端,中间分为几个等级,把说话人可以估计到的特征和品质制作出分成等级的基本标准,让受试者在听完录音后,在量表上做出选择,然后加以汇总,取其平均值,用于各种统计分析。

(二)方法

1.受试样本

本项目采用推断抽样样本,根据2009年人口普查的资料,力争在比例上反映佛山人口的总体分布情形。160个受试者来自不同年龄、性别、教育、职业背景,包括佛山籍及其他籍贯的在读大学生、技术人员、公务员、外来工、家庭主妇以及退休老人。各种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群比例如表1所示:

表1 受试者职业背景分布

本研究把在读大学生、公务员、技术人员及外来工统称为“动态社会群组”。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处于追求学业或事业阶段。相对而言,由于家庭主妇及退休老人主要活动范围集中在家里,统称为“静态社会群组”。

2.研究工具

本项目由笔者及四位课题组成员用普通话,以面对面的形式,单独向受试者进行调查,使用工具包括主观反映测试、问卷及访谈,全程大概40分钟。

(1)主观反映测试

本研究所用语料由一名在佛山土生土长、在英国留学能讲标准普通话、佛山方言及英语的教师分别用三种语言变体朗读一则新闻。每段录音长约30秒。

为了了解受试对普通话、佛山方言及英语的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评价,我们让160名受试听录制好的录音,并请他们根据所听到的声音对讲话人应具有的特征做出评价。本研究根据陈松岑选用的十个语言态度特征好听、亲切、友善、有权威、文雅、有身份、精确、用处多、方便和容易改编成五级问卷(完全反对、反对、不确定、同意、完全同意,分值分别是1、2、3、4、5)[10]。受试者打出的分值越高评价就越好。

(2)问卷

本研究的问卷分为四个部分,问题1~4是受试者个人基本情况,涉及年龄、性别、出生地等,另外一些为搜集受试者的社会特征资料而设,包括几道预测性的问题,尝试探讨受试者对佛山未来在语言发展上的一些观点。问题5~8是关于普通话及受试者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而设置的,问题9~12针对受试者对佛山方言的看法而设的,问题13~16是关于对英语的评价。问卷采用打印稿,受试在问卷上选择最合适自己看法的选项(同意、不确定、不同意)。发出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回收率为100%。

(3)访谈

本课题除了让受试接受主观测试及问卷调查外,还对他们进行个别访谈,受试与调查员在轻松的氛围中对谈,为时15分钟左右,并在得到受试者同意的情况下,把访谈内容录音,作进一步定性分析。访谈的内容包括有关语言与政治、社交生活、传媒及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为了方便统计,我们把主观反映测试中的“好听、亲切、友善”统称为情感因素,把“有权威、文雅、有身份、精确”统称为地位因素,把“用处多、方便和容易”统称为适用因素。

(一)受试者对普通话的评价

1.主观反映测试

从主观测试结果来看,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群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略有不同。如图1所示,外来工对普通话的情感因素评价最高,他们认为普通话好听,亲切、友善。其主要原因是这类人群在外地打工使用最多的语言是普通话。相反,家庭主妇群体对普通话的情感因素评价最低,她们认为讲普通话的是外地人,不是自己的语言。在读大学生、公务员、技术人员及退休老人对此项的评价均值介于3.8与4.2之间,基本可以接受普通话。关于普通话的地位因素,家庭主妇的评价最低,她们很少使用普通话,意识不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其余几类群体评价较接近,介于4.1与4.4之间,他们均认为普通话有权威、文雅、有身份及精确。有趣的是退休老人也认同普通话的社会地位,他们对此项的评价均值为4.1。在普通话的适用因素方面,尽管多数人群认可普通话的地位和价值,但外来工、家庭主妇、退休老人都认为普通话不容易掌握,其中退休老人的评价最低。

图1 受试对普通话的评价

2.调查及访谈结果

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表明,动态社会群组(120人)对普通话的社会地位持乐观的态度。他们充分肯定普通话的发展潜力。他们赞同能操标准的普通话,可改善工作前景。由于佛山是一个全国人才荟萃的地方,他们认为普通话必将成为高位语言,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令人乐观的是连退休老人也认为很有必要学好普通话。这跟调查组去老人大学调查的结果相符。在与家庭主妇交谈中发现,她们对普通话的社会价值表示怀疑。从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差异可以看出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群对语言功能的需求存在差别。

(二)受试者对佛山方言的评价

1.主观反映测试

图2 受试对佛山方言的评价

从图2可以看出,“静态社会群组”对佛山方言的情感因素的评价高于“动态社会群组”,刚好跟普通话相反。外来工对佛山方言的情感因素评价最低(均值只有2.2),说明他们难以接受本地方言。虽然家庭主妇及退休老人比较接受佛山方言,但他们对佛山方言的社会地位同其他群组一样持否定的态度,评价均值介于2.4与3.5之间。这说明佛山人们已经意识到当地方言在交流中的作用日趋变小。

2.问卷及访谈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只有15.3%的受试者对佛山方言的地位和适用价值持肯定态度,72.2%的受试者持否定态度,12.5%对此表示不确定。虽然静态社会群组对佛山方言的情感因素评价高于动态社会群组的评价,但他们对佛山方言的地位及适用价值的评价较之对普通话的评价却偏低。这与佛山的经济快速发展有关,佛山近年来对国内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人才交流的速度也在加快,普通话势必成为各种方言的人顺利交流的主要工具。

在访谈中,几乎所有佛山籍的受试表示佛山方言是生活上的重要语言,多为家庭或亲戚间使用,他们认为使用佛山方言使人感到亲切,然而他们对佛山方言的地位价值不怎么看好。他们指出,在金融、物流、会展、文化交流、服务行业、教育、政治会议等领域中,只懂佛山方言是行不通的。

(三)受试者对英语的评价

1.主观反映测试

从图3主观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动态社会群组,还是静态社会群组,对英语的情感因素评价都较低,评价均值介于2.3与3.8之间。但他们对英语的社会地位及适用因素评价较高,在3.8与4.7之间。他们一致认为英语有权威、文雅、有身份且用处多。特别的是,家庭主妇人群尽管听不懂英语,但她们对英语的地位因素和适用因素评价维度比对普通话的高得多(均值分别为4.2,4.5),这可能是因为她们受外界的影响,跟着社会其他群体趋炎附势地认为英语很重要,是一种彼此认同的潜在价值观。评价结果还显示,虽然各种群体认同英语的社会地位,但多数人认为英语不容易学好。

图3 受试对英语的评价

2.调查及访谈结果

调查问卷及访谈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受试认为英语是一门重要语言,他们对英语的评价高过对普通话的评价,这与最近的学英语热潮有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动态群体赞同能讲流利的英语,可获更佳的工作机会,更能在就业市场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就连退休老人也一致认同英语的社会地位。课题组专门采访了老人大学的一些学员,他们自主组班一起学习英语,他们对英语的社会价值评价很高,他们认为掌握英语可以出国旅游、探亲等。他们还认为学好英语可以影响年青一代,希望自己的子孙能说流利的英语。

四、结论

本研究采用主观测试、问卷调查及访谈对发达地区佛山市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以下结论:

受试的职业背景影响他们对普通话的语言态度。动态社会群体普遍认为会讲普通话意味着受过的教育程度更高,体现更高的社会地位。经济发达的地区,与外界的经济交流日益频繁,促使佛山本地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即使有少数群体暂时未能接受普通话,但随着语言与文化的融合,普通话与地方方言共存,甚至普通话地位较高的局面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受试虽然有一定的地域意识,认为佛山方言是生活上常用的语言,但由于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接纳了数以万计的外地人口,地域文化得到了丰富。他们身边的同事、朋友来自五湖四海,促使他们意识到光会讲地方方言是行不通的。他们以前的地域优越感慢慢减弱,排挤外地人的现象大有改观,能够积极主动地用普通话跟外地人交流,这有利于普通话的推广。

90%的受试认同英语的社会地位,把它当作高位语言,越要追求学业及事业的人,越觉得英语的地位价值高。就连家庭主妇和退休老人也认同英语的用处。他们对英语的地位价值评价甚至高于普通话的。众所周知,英语已经成为世界性语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英语固然重要,可是人们有没有想到学好全球最多人讲的普通话同样重要?看来,我们在学校教育、工作岗位以及生活中要加大推广标准普通话的力度,并鼓励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学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一口流利的英语。

从我们对佛山地区六种职业背景中的人群做出的语言态度研究情况看到,语言态度和语言能力存在一定的矛盾,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之间存在距离。这可为发达地区语言发展规划提供可参考的信息。政府部门要重视营造强势的普通话和英语环境,注重语感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提高全民的语言能力,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1] 沈依青.语言态度初探[J].清华大学学报,1997(2):92-98.

[2] 高一虹,苏新春,周雷.回归前香港、北京、广州大学生的语言态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21-28.

[3] 龙惠珠.从职业背景看语言态度的分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56-62.

[4] 姚喜明,王胜利.论政治对语言演变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2000(1):67-71.

[5] 肖肃.西部开发与语言规划——重庆地区语言态度调查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143-146.

[6] 夏历,谢俊英.农民工的语言状况[J].长江学术,2007(3):11-19.

[7] 徐真华.从广州年轻人的语言态度看语言与社会的互动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310-313.

[8] Lambert,et al.Eval uative reactions to spoken language[J].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 ial Psychology,1960(60):44-51.

[9] Osgood,C.,Suci,C.&P.Tannenbaum.The Measurement of Meaning[M].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57.

[10] 陈松岑.新加坡华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对语言能力和语言使用的影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81-95.

猜你喜欢
群组佛山普通话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群组聊天业务在IMS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