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2013-01-21 14:21蔡朝晖刘宇松
关键词: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蔡朝晖,刘宇松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

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蔡朝晖1,刘宇松2

(1.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

隐喻能力是学生熟练使用英语的标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强调英语教学中隐喻能力的培养应从隐喻思维能力的培养、隐喻与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文化教学及翻译教学等方面着手,引领学生识别汉英两种语言在认知方式上的异同,将提高英语学习者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隐喻;隐喻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处能接触到隐喻语言,隐喻出现的形式多样化,包括篇章、句子、词汇与词组等。将认知隐喻融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文化教学及翻译教学等各环节,通过对英汉两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了解,逐渐培养学生对隐喻的理解和识别,在不同语境中帮助学生领悟英语隐喻的内涵,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与英语理解能力,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优化英语教学质量,把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与隐喻能力作为重点,本文将从隐喻的认知本质出发,结合英语学习的认知规律,探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策略。

一、隐喻能力的概念

隐喻是语言表达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行动与思考的基础,我们常常用具体的与熟知的概念去感受与描述抽象的与陌生的概念,根据本体与喻体间的关联性,从而认知新的知识或新观点等。全面展开认知隐喻的研究始于1980年由Lakoff 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书中写到,隐喻不仅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中[1]。随着学者对认知隐喻逐渐深入的研究,有学者提出,隐喻的本质是认知的,人类对概念的推理与推论的认知过程都具有隐喻性,隐喻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认知方式;著名语言学家Gibbs也提出,概念系统的建立具有隐喻性质;还有一些学者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将优化教学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与隐喻能力的培养

学习一门外语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另一个民族的认知经验,因为不同语言是不同民族很多年以来逐渐体验认知的结果,外语学习包含了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隐喻语言无处不在,并逐渐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然后将隐喻思维慢慢渗透到词汇、短语、篇章与句子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能力的关键是训练学生的隐喻语言能力。基于隐喻内容机制的角度,要让学生掌握隐喻性表达的非任意性与所隐含的喻体;基于隐喻形式的角度,要让学生明白隐喻在日常语言中普遍存在;基于隐喻功能的角度,要让学生理解隐喻是人类语言的一部分,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而且具有构词、构句与构篇的功能[2]。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重视喻体中可能存在的跨文化差别,以及隐喻语言的跨文化差异性,强调隐喻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隐喻能力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

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方面不地道不形象不生动,探究原因,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不能达到概念流利程度(conceptual fl uency),虽然能做到较高的言语流利程度(verbal fl uency)。我们所讲的概念流利是指把目标语的表层结构与其反映的概念底层结构相匹配的能力,而隐喻能力是概念流利的下层结构[3]。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让学生重视隐喻使用的意识,提高学生隐喻思维能力,重视学生隐喻语言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隐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因此,首先需要英语教师本身对隐喻认知理论有较好的理解,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同时,学生在阅读课内外不同的文体特色和写作风格的课文时,有针性地从修辞手法、句法形式、用词风格、语篇结构等角度来思考,不仅可更好地欣赏文中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运用隐喻,还能学会在写作中注意构思精巧、修辞得当、用词考究、结构严谨的写作手段,让学生较好地学会地道英文中作者是怎样恰当地使用隐喻的。

(二)隐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的培养

各种文体都有隐喻,隐喻具有情意性、表象性、内容丰富等特点,所以有助于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外语地道的语言形式和思维的精华,有时,阅读文章,虽然没有生词,但英文中出现含有隐喻的句子或隐喻贯穿于整篇文章,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大部分表达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4]。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领悟语篇中蕴含的概念隐喻,学生就能更快领悟文章的隐喻内涵。文章中处处可见隐喻语言,它是组织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找到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线索,根据构成隐喻具有前后关联性的特征,从而巧妙地将文章连贯在一起,隐喻的衔接方式有表层的、显性的一面,也有深层的、隐性的一面。将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融入英语阅读教学,通过识别常见的隐喻表达,帮助学生构建英语的隐喻概念系统,有效促进对语言内涵与深度的把握,提升阅读的准确度和速度。

(三)隐喻能力在文化教学中的培养

有专家提出,在文化教学中贯穿隐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环节的一个有效手段,同时,可弥补当前文化教学的缺失[5]。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每种语言不同文化的载体,是联系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引导学生了解英汉文化差异,重视英汉两种语言认知机制的差异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帮助学生对不同语言文化的把握和理解。不同的语言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从文化视角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用法的异同分析, 让学生明白,由于人们的生产及生活的环境和经历、价值观和认知方式、认知能力、民俗心理等诸方面的因素, 不同文化的民族由于与自然的接触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不同,处在不同的生存状况,因而产生了在不同文化中不同的隐喻表达。学生要学会正确对待异族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在使用隐喻把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感情或事物时,这一过程要建立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四)隐喻能力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

培养学生隐喻能力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翻译水平,并促进翻译教学。学生在翻译英文时,如有较强的隐喻思维能力与隐喻语言能力,则能较强地把握文章意思,生动形象又巧妙贴切地灵活使用目的语的语言表达, 更为真实地传递英文中的意思,让译文更具美感和可读性。因此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隐喻的自觉性,理解隐喻的准确性,并在翻译隐喻词汇、句子与篇章时的巧妙性与创造性思维,能用译语语言范畴去地道真实地传达与翻译源语语言范畴。随着人们在翻译领域研究的深入,译界人士开始发现,翻译过程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移过程,翻译更是一种认知方式[6]。

三、结语

隐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环节,重视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与运用中能够熟练地认知隐喻,准确地理解隐喻,并形象地使用隐喻, 这样不仅可以让英语学习者在英语的口语表达与写作表达中语言更生动,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的深刻内涵,通过了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异同,开阔视野,促进英语学习效率,优化英语教学效果,并加强学生文化素养。

[1] Lakoff G,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2-12.

[2] 王 寅.语言体验观及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十八论语言的体验性[J]. 中国外语,2009,(6):43-48.

[3] 刘诺文.英语网络新词的隐喻认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7-159.

[4] 赵 亮.隐喻能力——外语教学的新课题[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66-69.

[5] 李 颖.从颜色词汇看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隐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89-91.

[6] 阳兰梅.广告隐喻的喻体意象及其翻译策略[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4): 158-160.

Metaphoric Competenc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AI Zhao-hui1, LIU Yu-song2
(1.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2.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205, Hunan, China)

Metaphoric competenc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ion of the mastery of English.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metaphoric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from the metaphoric thinking ability training, metaphor and writing teaching,metaphor and reading teaching, metaphor and cultural teaching, metaphor and translation teaching, etc. Teachers help the students identif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in cognitive style.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comprehensive ability.

metaphor; metaphoric competenc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319

A

1673-9272(2013)04-0178-02

2013-01-24

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语言能力的培养”(编号:10C0884);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课题:“基于模因论的认知隐喻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编号:XYS11S17);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提喻研究”(编号:11WLH57)。

蔡朝晖(1976-),女,湖南益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语言学与课程教学论。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隐喻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