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2013年中国冬小麦收购策略

2013-01-22 01:39
种业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托市新麦收购价

程 黔

(郑州华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2)

又到一年夏收时,伴随着隆隆的收割机声,2013年我国冬小麦收割即将进入尾声,主产区收购工作全面展开。作为全年粮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冬小麦生产形势以及收购工作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2013年,中央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农业“四补贴”资金比2012年增加32亿元。2012年秋冬种前就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将2013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提高到2.24元/kg,比2012年提高0.20元/kg。中央财政专项安排17亿元资金,实现了冬小麦“一喷三防”补助全覆盖。此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资金也由4亿元增加到8亿元,有力调动了农民种植小麦和加强田管的积极性。然而天公不作美,北方冬麦区在小麦关键生育期出现冰冻灾害天气,在南方产区收获期又遭遇连续阴雨天气,芽麦和萌动麦比例较大,不完善粒较高,小麦的质量以及产量均不是十分理想。

从5月底开始,国家相继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省启动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受国家托市收购的提振,加上市场主体担忧2013年产量前景,主产区新小麦收购价格自开秤以来稳中趋涨。截至6月中旬,江苏兴化市大型面粉厂新红小麦挂牌收购价2.34元/kg,水分12.5%,容重770g/L左右;安徽蚌埠怀远地区面粉企业新产小麦挂牌收购价2.28~2.3元/kg,水分15%,容重760g/L;河南周口太康地区收购商2013年产小麦收购价2.28元/kg,水分14%,容重760g/L;山东德州禹城地区大型面粉企业2013年产小麦挂牌收购价2.46元/kg;湖北襄阳宜城地区饲料企业2013年产小麦到厂价2.18~2.2元/kg。与端午节前相比,上述地区新小麦收购价格大多出现0.02~0.08元/kg的涨幅。与此同时,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期货跳空高开,放量增仓上行。截至6月14日,强麦1309合约期价报收于2625元/t,较6月5日的2540元/t,上涨85元/t,涨幅3.35%。相比新麦,陈麦市场则购销清淡,局部价格回落迹象明显。截至6月中旬,江苏宿迁宿城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陈小麦挂牌收购价为2400元/t;安徽亳州地区面粉加工企业粮库陈小麦到厂价为2480元/t;山东济南地区当地政策性小麦(三等以上)拍卖小麦面粉加工企业进厂价为2560元/t;河北石家庄藁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陈小麦挂牌收购价为2660元/t;天津市当地用粮企业陈小麦进厂价为2620元/t,低质陈小麦轮出价在2540~2560元/t。

从目前来看,小麦托市预案的启动为市场主体增添了信心,对小麦市场心理和价格起到“稳定器”的作用。随着托市企业进入市场,收购范围不断扩大,小麦最低收购价将成为市场的标杆,并引领小麦行情走势,即使后期新麦集中上市,预计小麦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1 不利天气影响2013年我国小麦生产

2013年,我国冬麦区天气异常,小麦生长一波三折,产情扑朔迷离。2012年冬到2013年春,较长时间干旱少雨导致多地小麦分蘖减少、苗情偏弱,尤其是没有灌溉条件的麦地。进入小麦扬花期,部分产区遭遇长期雨加雪低温天气,局部地区最低气温接近零摄氏度,一些早熟品种小麦无法正常完成授粉,导致穗粒数减少,空秕粒增多。自5月25日开始,主产区先后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部分地区还伴有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一方面影响了南方地区已成熟小麦的收割与晾晒,另一方面造成北方地区接近成熟的小麦出现倒伏。由于降雨天气持续时间较长,江苏北部、安徽、河南南部、陕西宝鸡与渭南等地小麦收获和晾晒受到影响,加之安徽、江苏、河南南部等地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倒伏、发霉、出芽、萌动等现象,使得局部地区已收获的小麦产量和品质远远低于此前市场预期,并低于当地常年小麦产量和质量。出于对不利天气因素的考虑,业内研究机构近期下调了2013年我国冬小麦产量,预计产量为1.2063亿t,和2012年持平,低于此前预估的1.219亿t。美国农业部6月小麦供需报告显示,中国2013-2014年度小麦产量预估为1.21亿t,与5月份预估持平。

2 局部地区降雨导致芽麦现象突出

由于部分主产区在小麦收割、晾晒、上市期间遭遇强降雨,2013年各地小麦品质参差不齐。成熟早、收割快、晾晒快的地方,小麦色泽金黄、品质好;雨淋后收割的小麦,色泽变暗、不同程度地出现萌动或者已经出芽。虽然2013年部分地区小麦托市预案己经启动,但因小麦质量堪忧,使得局部地区收购面临较大压力。一是农民卖粮压力较大。由于小麦萌动出芽率较高,农民手中大部分存粮达不到国家托市收购标准,而饲料加工企业收购量有限。二是粮食收储企业压力较大。国有粮食企业既要执行国家收购政策,又要做好经营,而在2013年局部地区芽麦情况比较普遍的情况下,面临的收购和经营压力都相对较大。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仅河南南部六个地市就有100亿kg小麦质量不符合托市收购标准。目前,相关企业和地方政府正在向国家部委反映受灾情况,积极争取国家放宽托市收购小麦的标准,使不完善粒在20%以内的小麦能进入托市收购,不完善粒超过20%的粮食由市场收购。据市场传言,针对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的临时收储政策近期将在托市六省区同期启动,具体执行方法是:一是对所收不完善粒小麦实行单收、单储,后期定向投放;二是不完善粒的标准由8%放宽至20%,即20%以内的小麦都可通过国家收储方式进行收购,缓解农民卖粮难问题;三是对于不完善粒在8%(或10%)至20%的小麦,收购价格按照2.20元/kg执行收购,水、杂按照标准折扣。结合当前市场情况,预计7月底之前,南部产区不完善粒20%以内小麦的价格区间为2.20~2.24元/kg,不完善粒超过20%的小麦价格在2.20元/kg以内。

3 标准品质新麦上市后价格迅速攀升

2012年新麦上市后,价格一直低位徘徊,国家及时启动小麦最低价收购预案并收储了大量小麦。在政策支持下,国内小麦价格一路上涨,很多收购并囤积小麦的企业获取了高额利润。2013年新麦上市前,很多企业提前做好了资金和仓容准备,并期盼可以抓住新麦上市初期价格较低的机会多收粮。国有粮库和制粉企业由于补库与生产采购需求较强,其在小麦主产区还提前布好了收购网点。2013年新麦上市初期,由于收购政策不明朗,各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相对谨慎,收购价格低于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进入6月份,随着小麦最低价收购预案的陆续启动,为市场价格确立了底部支撑,市场各主体信心增强,新小麦收购价格温和上涨,尤其是符合质量的小麦收购价格很快向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靠拢。但是,由于局部地区小麦产量不及预期,加之降雨天气导致芽麦出现,2013年新麦上市数量比往年同期偏少,新麦整体质量偏差,品质好的新麦上市后价格迅速攀升。以河南省为例,新麦开秤价就高达2.30元/kg,并在一周之后涨至2.40元/kg,当地大部分地区质量稍好的国标二级小麦到库价已达到2.40元/kg,远远高于2012年同期的价格。新麦价格上涨使得个别省份已经启动的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无法执行,部分用粮企业在采购时面对快速上涨的价格无所适从,收购谨慎。与此同时,局部小麦减产和质量下降让很多农民产生惜售心理。2008年以来,小麦托市收购底价连年上涨,2012年的底价更是大幅上涨了近10%,政策重心的连年上调使得农民逐渐认为麦价上涨是一种常态。同时,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以及种粮成本的不断增加也抬高了农民售粮的心理底价,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小麦价格。

4 小麦大规模替代玉米可能性较小

2012年,国内小麦开秤价格仅2.00元/kg左右,价格优势凸显,饲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猛增。后期,由于国家托市以及加工企业需求不断扩大,使得小麦价格一路上涨,以至于小麦价格高居不下而失去了替代优势。小麦能否作为能量饲料原料替代玉米,关键取决于小麦和玉米的价差,当两者价差低于60元/t,饲料企业会考虑替代,可能替代率相对较小,但当两者价差低于110元/t时,替代量就会大幅增加。2013年新麦刚上市时,价格相对较低,豫南、湖北等地区部分饲料企业开始采购新麦,用于替代玉米,以降低成本。随着新季小麦的大量上市,普通小麦的饲用替代需求受到价格走高的限制,但是水分偏高、存储难度较大的低价芽麦成为饲料企业替代玉米的首选。不过,从近期南方周边沿海以及华北黄淮地区部分饲养企业的反馈情况看,一般发芽率超过5%在猪料中即已不能使用,而在鸭料中也要详细参考其具体价格。从目前来看,芽麦的饲用替代需求会在短期内会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差异,黄河以南,包括安徽、两湖地区由于玉米到厂价格较高,仍然会保持一定比例的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受面粉加工品质限制,后期芽麦的价格难以有显著提升,将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芽麦流入饲料加工领域。预计后期不同地区间会因小麦品质存在差异,导致收购行情出现分化。

5 后期小麦市场或将上演火爆行情

从当前供需形势来看,后期国内小麦市场或将再次上演2012年火爆行情。从供给方面看,首先,当前市场供应渠道主要来自于政策性小麦投放,其中,占投放量90%的小麦为2010年及以前产的托市小麦,质量偏差,加工适用性较低,很多企业采购后还需配入质量较好的小麦来加工面粉。而尚未投放的河南2012年托市小麦又有1/4左右作为移库小麦运往销区,直接减少了产区的有效供给。其次,国有储备轮出收尾,市场中流通的标准品质陈麦数量较少。第三,主产区小麦产量、质量不及预期,难以对市场需求起到有效的补充。从需求方面看,由于2012年下半年国内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不仅透支了贸易、加工企业的原粮储备,也让相关企业进一步强化了对原粮把控的意识。近年来,随着大量资金流入粮食市场,粮食贸易企业、粮食加工企业对粮食库存的需求随着小麦价格的上涨出现大幅增加,小麦收购主体之间的博弈日渐加强,面粉加工行业经过洗牌,强者恒强,弱者更弱。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民储粮大幅减少。目前,国内小麦库存结构已经由五年前的两头大、中间少,变成了国家储备多,流通领域多,农民储粮少,国家粮食储备与中间流通领域粮食库存不断增加,使得小麦的政策市特征越来越明显,小麦价格缺乏弹性,如果市场在一定阶段内出现供需缺口,则无法通过农户零散收购来弥补。随着益海、中粮、五得利等行业巨头的面粉厂相继扩张,加上各级储备轮入、托市收购等收储行为,以及企业防范后期风险、资本投机等行为,可以预见,2013年普通小麦仍然将会受到各收购主体的青睐。

6 优质小麦供需矛盾将在后期逐步显现

除了普通小麦值得关注外,2012年不太受热捧的优质小麦2013年或将重整旗鼓。2011年夏收期间,市场主体较为看好并抢购优质小麦,导致优质小麦价格一涨再涨。后期受需求不旺及进口小麦冲击等影响,销售困难,部分企业优质小麦经营亏损。2012年夏收期间,贸易商普遍汲取上年教训,对优质小麦的收购大多持谨慎心态。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普通小麦价格快速上涨,而优质小麦价格涨势相对缓和,优质小麦价格更多地体现为跟涨普通小麦价格,两者之间价差不断缩小,优质小麦高质高价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从生产角度看,优质小麦单产不高,且田间管理要求严格,生产成本高,相比其他作物种植不占优势,因此在2012年秋冬播中优质小麦播种面积下降,加之天气异常,预计2013年优质小麦产量将下降。从企业角度看,目前我国面粉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较低,存在大量的小型面粉厂。这些小型面粉厂技术设备落后,产品单一,主要以生产普通面粉为主,造成普通面粉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制粉企业对竞拍小麦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且竞拍小麦价格稍低于市场收购小麦,制粉企业实际生产利润处于盈亏平衡或小幅亏损状态,因此大型面粉企业都将专用粉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对优质小麦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在2013年优质小麦产量预期下降的背景下,优质小麦供需矛盾或将在后期逐步显现。

7 综述

随着市场各方对2013年小麦质量产能的认知逐渐清晰,小麦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同时南北小麦价差也逐渐清晰。在主产区多省小麦托市预案陆续启动的背景下,新麦价格的市场“底部”已基本确立,后市小麦价格在各种因素影响推动下将会易涨难跌。另外,如果后期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相关政策出台,此部分小麦价格将趋强,这也将支撑正常小麦的价格水平。各用粮企业应抓住当前价格稳定、上市量逐步增大的有利时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适量增补小麦库存,以减轻后期因价格可能上涨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1]中国面粉信息网.赵双连总经理深入河南调研指导夏粮收购工 作[EB/OL].[2013-06-26].http://www.cnmf.net/news/echo.php?id=120077.

[2]申洪源.新麦上市量增价格稳步上涨[N].粮油市场报,2013-06-24(A03).

[3]张荣胜.供给充足需求不旺优麦偏弱难改[N].粮油市场报,2012-05-10(A03).

猜你喜欢
托市新麦收购价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新麦系列品种主要产量性状分析
超强筋小麦新麦26 及其衍生品种新麦45、新麦58 的品质分析
疫情致前期麦价波动 新麦上市价以稳为主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稻谷收购价中的政策利好
数说
主产各省子棉11月收购价等
湖北又增7家油菜子托市收购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