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黄稻区直播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3-01-22 01:39薛应征胡秀明孙建权王和乐
种业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导刊分蘖灌水

薛应征,胡秀明,孙建权,王和乐

(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水稻直播具有省工、省力、省秧田的特点,产量接近移栽水稻,而效益高于移栽水稻,是一种轻便、简化的新型稻作技术。

1 选用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宜直播水稻品种

水稻不论是移栽还是直播,其抽穗扬花期对温度的要求均一致,水稻抽穗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25~32℃,高温、低温都不利于抽穗扬花。根据新乡市多年气象资料分析,9月上旬温度在22~32℃之间。要确保水稻安全齐穗,必须选用在9月5日之前能齐穗的品种。根据多年试验研究和栽培经验,移栽生育期在145d以下、旱直播不超过130d,株型紧凑、分蘖中等、株高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米质优良的水稻品种,比较适宜河南沿黄稻区直播栽培。据试验及多年大面积示范证明,新稻10号是沿黄稻区较为理想的直播水稻品种。

2 精细播种

2.1 适时早播

在沿黄稻区,麦茬直播水稻的适宜播种期在6月5日~15日。在适播期内,应尽量早播,越早越好。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d可增强酶的活性,有利于水分吸收,提高出苗率。用咪鲜胺(使百克)浸种24~48h,捞出沥干水分后催芽24h,当90%以上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播前每5kg种子用10%吡虫啉20g拌种,预防苗期稻飞虱和稻蓟马。

2.3 均匀播种

播种时应做分畦计量播种,要播种到边,落籽均匀。每公顷播种量在75~105kg,因直播水稻的成穗主要以主茎穗为主,并且穗子较小,所以应根据所用品种的分蘖力强弱,选择合适的播种量,保证每公顷成穗数在450万穗左右,以获得较好的产量。播种方式采用机械条播、撒播均可。播种深度1~2cm。

3 科学管理

3.1 防除杂草

有效防除杂草是直播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直播稻田前期行间距大,草害发生快,秧苗小且少,难以形成“苗欺草”,稍有疏忽很容易形成草害。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应采取“一封二杀三拔除”技术。“一封”即在播种灌水24h后,田间无积水的情况下,每公顷用50%丁草胺乳油3000mL,对水75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进行封闭除草。“二杀”即在水稻三叶一心期,保持田面湿润,每公顷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750g+10%吡嘧磺隆300g,对水750kg细喷雾,对稗草防效达95%~99%。如稗草密度大或草龄较大时,应加大二氯喹啉酸用量,每公顷增加到900g。喷雾后24h灌浅水,促进水稻生长,提高除草效果。“三拔除”即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对残留的部分杂草进行人工拔除。

3.2 施肥

直播水稻与移栽稻需肥规律不同,从出苗到幼穗分化前的营养生长阶段不到两个月,个体与群体生长量相对集中,对养分需求量较大,水稻的氮肥运筹和移栽水稻有较大差别,运筹比例以基肥∶分蘖肥∶穗肥=4∶3∶3效果较好。在每公顷施有机肥3万kg、三元复合肥300kg、尿素225kg、多元微肥30kg作底肥的基础上,三叶一心期施促蘖肥,每公顷施尿素150~225kg,促进分蘖发生,增加有效分蘖。水稻孕穗期叶色不落黄,一般不施孕穗肥,如果在抽穗后出现叶色褪淡,每公顷可施45%高效复合肥75~120kg。如果中期氮肥施用量过大,则会导致营养生长延长,抽穗推迟,开花灌浆期易遇低温危害造成减产。

3.3 灌水

除因播前土壤干旱灌底墒水或播种后灌“跑马水”外,一般苗期不灌水,应保持土壤湿润,满足种子吸水和对氧气的需求,有利于出苗,如土壤含水量低于18%应及时补水。进入分蘖期后,应建立浅水层,促进分蘖早生快长。遇连阴雨天,要注意排涝,防止水稻受淹。当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时,适时适度晾田,控制无效分蘖,但应避免晾田过重,拉断根系,造成倒伏。穗分化期、抽穗期、灌浆期需水量大,对水分敏感,应保持浅水层。后期采取间歇灌溉,保持根系活力,达到以气养根,促根壮秆,保叶抗倒,增加粒重。

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迟收7~10d,不可断水过早,即使在收获前10d,只要田间水分不足也须灌水。争取籽粒灌浆饱满,确保水稻丰收,同时,也有利于后期小麦的出苗。

3.4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技术,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稻米的品质。收获过早会有许多青粒和不饱满粒,降低整精米率;过晚则易产生裂纹米和碎米,同样也会降低整精米率。当90%的籽粒变黄成熟、穗轴1/3变黄、基部有极少几个绿色籽粒时,即为最适收获期。

[1]王书玉,张栩,薛应征,等.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新稻10号[J].种业导刊,2005(04):37.

[2]华旭,陈军.水稻机插秧技术要点[J].农业装备技术,2012(02):49.

[3]薛应征,胡秀明.河南省沿黄水稻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12):19-21.

[4]陈远芳.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02):48.

[5]王书玉,郝成,张栩,等.豫粳8号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1999(11):9-11.

[6]王爱玲,杨建伟.超级稻Y两优302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11):21-22.

[7]李远军.山区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34-35.

[8]刘清瑞,李金勇,冷全伟,等.新农稻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03):16-17.

[9]王开斌,汪先霞,詹杨.豫南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2):18-19.

[10]熊本祥,陈玉香.水稻旱育秧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64-65.

[11]吴增琪,周奶弟,郑学强,等.钱优100作单晚稻种植栽培措施探讨[J].种业导刊,2010(04):25-27.

[12]刘贺梅,王书玉,胡秀明,等.新稻19号高产结构分析与配套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01):12-13.

猜你喜欢
导刊分蘖灌水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番茄灌水掌握技巧
冬季棚菜灌水四关键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水稻旱育秧、温室两段育秧在分蘖与成穗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