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马铃薯、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模式

2013-01-22 01:39谷志恒
种业导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切块间作套种

孙 隼,谷志恒

(扶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南 扶沟 461300)

扶沟县地处豫东平原,耕地面积7.53万hm2,人口73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耕作模式也在不断优化更新,复种指数上升,土地的效益越来越高,小麦、马铃薯、玉米间作就是其中一种高产栽培模式。

1 土地选择

宜选择中等肥力以上的砂壤土或壤土,要求地势平坦,旱能浇涝能排,三年内未种植过马铃薯。

2 小麦、玉米种植

10月上中旬整理土地,种植小麦,小麦留档种植:带宽1.2m,种三垄小麦0.6m,留0.6m空档栽马铃薯,以增加小麦边行效应,增加产量;并能提前移栽马铃薯,延长生长时间,提高产量与品质。

小麦品种宜选择弱春性、抗病优质品种,每公顷底施有机肥22.5t、复合肥750kg,来年春季追尿素150kg,其他管理与常年一致。小麦每公顷产量可达9000kg。小麦收后及时铁茬抢种两行玉米,玉米品种宜选用大棒抗倒品种,每公顷种植5.25万~6万棵,玉米6~7叶时及时中耕灭茬,同时对马铃薯培土。

3 马铃薯种植

3.1 品种选择

马铃薯应选择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品种,或购买脱毒品种,既可以减少病害管理,又可以提高产量。

3.2 种子处理

种薯应切块以节约种子,降低生产成本。浸种、催芽可减轻病虫害感染,促进出苗,使苗齐苗壮,确保一播全苗。播种前20d,选晴好天气,将薯块纵切破开顶部,使切块顶端尽量带有芽尖,以充分发挥顶芽生长势强的优势,每切块约25~30g。切块用0.5~1mg/kg的赤霉素或生长素药液浸种8~10min,捞出晾干。待切块的刀口愈合后,将其放于15~20℃温棚中遮光催芽,当芽长0.5~2cm时,撤去遮光膜,炼苗以备播种。

3.3 适时播种,实现一播全苗

春马铃薯适宜播种期以当地终霜前20~30d,白天最高气温高于12℃,地温达到7~8℃为宜,播种越晚产量越低。一般2月中旬~3月播种,覆膜栽培可提前15~20d播种,播种深度6~8cm,每公顷种植密度6万~9万棵。

3.4 配方施肥

马铃薯生长旺盛,应结合目标产量控制氮肥补施磷钾肥以免旺长。一般产出1000kg马铃薯需纯氮5kg、磷(五氧化二磷)2kg、钾(氧化钾)11kg。马铃薯是喜钾、忌氯作物,宜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一般每公顷施用30~45t有机肥作基肥,播种时施复合肥600~750kg,硫酸钾225kg作基肥。一般追肥两次,出苗后一个月,结合中耕培土追一次,每公顷施尿素150kg,薯块膨大期追施一次,施用复合肥375kg。马铃薯生育期短,肥沃地、高产田可不追施氮肥。

3.5 病虫害防治

脱毒马铃薯种可减少由病毒引起的病害,但晚疫病、疮痂病、环腐病、癌肿病,青枯病等病害和蚜虫、蛴螬、蝼蛄等虫害仍需防治,脱毒马铃薯晚疫病在雨水偏多和植株花期前后发生严重,应及早用25%的甲基托布津或瑞毒霉或甲霜灵等杀菌剂稀释液喷雾。蚜虫可在发生初期用吡虫啉、溴氰菊酯2500倍液喷雾;蛴螬、蝼蛄防治,每公顷用90%的晶体敌百虫或辛硫磷750g,拌炒香的麦麸或豆饼75kg,撒施于垄间诱杀。

3.6 化控和叶面追肥

脱毒马铃薯新陈代谢旺盛,生长速度快,开花期易出现徒长现象,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2~3次,提高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结合苗情、墒情可喷施壮丰安或多效唑,以控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使光合产物向地下块茎运转,第一次浓度要小,第二次适当加大。

3.7 收获贮存

春马铃薯应在6月底~7月初块茎膨大后期及时收获,产量每公顷可达37.5t。收后摊晾2~3h,可放在低温阴凉黑暗处进行短期贮存。贮存期间应避免阳光直晒,龙葵素含量增加,以防表皮变绿,对人畜造成毒害。

4 玉米中后期管理

马铃薯收获后结合玉米封根,每公顷追施玉米专用肥600~750kg或尿素375kg,其他管理措施同大田玉米,9月中旬收获玉米,每公顷产量一般可达9000kg。

[1]李海英,赫振华.马铃薯、甘蔗间作套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07):20-21.

[2]万华先,陈勇.玉米—冬黄豆—油菜套种的推广前景与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1):59-60.

[3]皇甫凌云.小麦—冬菜—三樱椒—玉米间作套种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2(08):12-13.

[4]张伟,罗家传,韦胜利,等.套种条件下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6(05):21-23.

[5]解贵方,王俊忠,刘凤群.小麦玉米套种方式对产量影响的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96(06):3-5.

[6]陈贤新,杨敬报,袁桂实,等.小麦/西瓜—大白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141-142.

[7]杨铁钢,黄树梅,刘佩霞,等.麦棉套种形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00(02):3-5.

[8]吕根有,韩利虎,邢付德.小麦套种小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03):38-39.

[9]王玉网.麦棉瓜一年三熟间作套种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06):180.

[10]陈祥,朱全利,娄智勇,等.不同套种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种业导刊,2008(02):21-23.

[11]王丁波.鲁西麦套种花生无公害生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09):125-127.

[12]张曙光.小麦套种夏花生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01):96.

猜你喜欢
切块间作套种
黄瓜套种苦瓜 赶早上市效益高
草莓大棚套种西红柿亩增收2万元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比萨切块
番茄套种需注意什么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费乌瑞它切块与整薯播栽的性状和产量
西兰花切块去芯机构设计与试验
南北差异大到你想象不到
马铃薯/玉米间作栽培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