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梦”及其实现路径

2013-01-30 03:57资金星资金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资金星 资金议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 长沙 410006;2.中共湘潭市委党校,湖南 湘潭 411100)

2012年11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作了重要的阐述。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1]他在2013年两会闭幕时的讲话又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复兴梦,归根到底是人民梦”。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梦”的价值、探寻“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梦”概念提出的重要价值

“中国梦”概念的提出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的,是在改革进行到攻坚阶段提出的。“中国梦”的提出回答了人民的关切,描绘了共同奋斗的图景,提振了民族的信心,将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

(一)“中国梦”是执政党给人民描绘的美好愿景。所谓愿景,简单的讲就是指人民所向往的前景。愿景是人们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提出“中国梦”这一愿景,是由当前的客观现实决定的。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绩;另一方面,我们当前面对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改革到了攻坚时期,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了。中国的改革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释放人性、调动积极性为主要特征。这一时期主要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的改革,允许并鼓励发展乡镇企业,城市里面放开工商业等。这一时期的改革开始于农村兴盛于城市,主要目的是要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由于政府鼓励,一度出现全民经商的局面,甚至造成收入上的脑体倒挂,出现“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现象,这是改革初期市场经济的一个生动的反映。第二个时期是上世纪90年代国家财税制度改革、央行制度的建立以及国企改革。这一个时期主要的成绩是充实了中央财政,一定程度上明确了财权和事权的合理分配,增强了国企的竞争力。特别是央行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极大的增强了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第三个时期是2000年以来到将来很长的一段时期。主要任务是继续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正如十八大报告所指出的:“我们仍然面临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2]P5特别是一些跟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房价居高不下,就业难,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公民被暴力执法,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以致于社会上思想混乱,有人提倡回到毛主席时的“贫穷社会主义”时代,有人试图在中国搞民主社会主义,有人怀疑共同富裕理论的正确性。面对这些问题,执政党必须给出强有力的回答。因此在十八大后,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参观复兴之路时给出了回答,那就是带领人民共同实现“中国梦”。

(二)“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人民的自信。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外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中华民族慢慢变得不自信,感觉内心里面低人一等。这是可以理解的,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乱和积贫积弱,国家拿什么来自信。忍饥挨饿的人民又拿什么去自信。本世纪以来中国做的几件大事逐渐提振了民族的自信,一个是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一个是中国经济的几连跳,连续超过德国和日本等国,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2005年底,中国GDP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还有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不断进步,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宇航员首次送入太空,2008年神舟七号飞船三名宇航员首次进行出舱活动踏出了太空的第一步,2012年我国第四艘载人飞船成功实现了和天宫一号的对接。而“中国梦”的提出,使中华民族更加的自信了。

(三)“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整合中国社会的各种力量。“中国梦”概念提出的目的之一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减少争吵,多干实事。当今世界形势发展日新月异,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发展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如果一味的争吵而不实干,势必错过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机遇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马克思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中国梦”概念提出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实现“中国梦”要立足现实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具体内容来看,包括国强和民富。国强和民富是辨证不可分的关系。国家富强才能为人民富裕提供保障,人民富裕安康,国家才有富强的基础。从历史维度来看,要实现国富民强,关键是要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基本上实现现代化。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国梦”,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要辨证地看待国强民富的关系。国强和民富是一对既紧密联系又有所偏重的概念。国强可能带来民富也有可能带来民穷,民富并非自然而然地使国家强大。这样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战国时代的尉缭子早就指出:“亡国富仓府,谓上满下漏,患无所救。”又据安格斯·麦迪森的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000年时为22.7%,1500年时为25%,1600年时为29.2%,1700年时为22.3%,1820年时为32.9%,1870年时为17.2%,1913年时为8.9%,1950年时为4.5%,1973年时为4.6%,1998年时为11.5%。”[3]P261据此数据,1840年的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不差,而中国人民却丝毫没有民富的感觉。因此,一个国家要真正的实现国强民富绝不是简单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的大小,更应该包括政治制度的先进、文化的繁荣、社会建设的完善、生态的文明、国际地位的上升等各方面。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的“五位一体”的建设。

二是要辨证地看待国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认为国家不是从来就有也不会永远的存在,国家只是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民为实现自己的意志而成立的工具。但由于权力的本质属性总是试图侵犯人民保留的权利领域。正如孟德斯鸠认为的,“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条亘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4]P71因此,政治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控制好国家权力,也就是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另外一个重点是要关注公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当国家权力机器急速飞奔的时候,必然引起作为权利主体公民的恐慌,而这时候社会保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减震器。加强社会建设可以防止由于国家机器运转速度过快而使人民的利益受到伤害。

三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这是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各国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工业革命以后,机器的普遍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世界各国的生产力。但是由于化石能源的广泛使用,环境污染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是一谓的追求经济的发展速度,还是宁可慢点也要保护环境,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回答就是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四是要处理好国际国内的辨证关系。要实现中国的发展,任何时期都要兼顾国际国内两个方面。一味的闭门造车、夜郎自大是不能实现“中国梦”的。反之,在国际上穷兵黩武,国内得不到民众的支持也是不能实现“中国梦”的。要区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前阶段还是以国内为主,即邓小平同志讲的“韬光养晦”。在发展的初期,经济总量还很小,国家政治影响力也有限,这时候必须以国内为主,主要的指导精神是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或者说是“打扫屋子再请客”。当“中国梦”实现到中期,就要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这时期,一方面国家的快速发展要在世界市场上配置资源,另外国家需要在世界舞台上展示政治影响力来恢复国家自信。就近代历史来讲,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受尽各种磨难,民众潜意识里面是有自卑情节的。而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增强民族自信。正如外媒所说的,“这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只会投弃权票的中国了,现在的中国敢于说不了”。这一方面是国家自信的体现,更大程度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发展阶段使然。“中国梦”的前期和中期重点在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基础制度。而在“中国梦”的后期我们要在世界上有更多的话语权。我们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处于世界的前列,特别是国家的创新能力要能够支撑国家的发展。

三、实现“中国梦”的主要路径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要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坚持一条正确的道路,选择坚强有力的领导,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一百多年间,各种道路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立宪、苏联模式等等。但这些道路都没能挽救或发展中国,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此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开创的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关键的一环。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并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梦”。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清末的君主立宪、改良主义未能力挽清朝覆灭的狂澜。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但是内不能统一中国,外不能抵御列强侵略,事实证明中国的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中国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友党、参政党,其本身也不具有带领中国数亿人口发展壮大的能力。历史终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通过28年的奋斗建立了新中国。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夯实了中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30年使我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各国的前列。实事证明,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同样也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作为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5]P232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同时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要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其目标是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6]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二是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重点是正确处理好党与人大的关系,党与政府的关系,党与各司法机关的关系,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政策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归根结底是党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是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先进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一个政党过去先进不等于今天先进,今天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保持党的纯洁性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具体要体现在思想纯洁、组织纯洁、作风纯洁、廉洁从政等各方面。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保证。一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要站在全球化的视角来看待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它要求正确认识全人类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关系,要着眼世界而不要封闭自守。在弘扬爱国主义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是形成爱国主义的前提和基础,包含人民对国家对民族的价值判断与评价。爱国主义则是价值观在国家民族立场上的最高表现。当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是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一定意义上讲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通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建立了基本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体制机制,释放了巨大的发展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永无止境,改革也永无止境。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还要继续坚持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各种体制机制,争取最大的“改革红利”。在改革的同时要坚持创新。当今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最终是民族创新力的竞争。在产业链上附加值最大的部分是核心技术。因此必须按照十八大的要求实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中国特色创新发展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两会上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这是实现“中国梦”最伟大的力量源泉。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一向善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克服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先,与国民党合作建立联合战线,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迅速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抓住土地问题这一关键,开展大规模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促进革命根据地和人民军队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巩固扩大了统一战线组织,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建党90多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要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有两个重点。一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调动人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重点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表达政治意愿;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协商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为广泛的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二是要坚持共同富裕,调动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最终归宿,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只要我们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伟大的中国精神,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中国力量,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李斌.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EB/OL].http://www.gov.cn/ldhd/2012-11/29/content_2278733.htm.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法〕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许宪春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法〕孟德斯鸠著,袁岳译.论法的精神[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9/26/content_2024232.htm.

猜你喜欢
中国梦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