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伏里·伏里土陶

2013-01-31 05:14何芳
枣庄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东夷伏羲雷神

何芳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我国“三皇”之首的伏羲的来历,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在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个叫东夷的地方,风光秀丽、四季如春,是一片极乐的国土。人们生活得很快乐,寿命都很长,且也都没有什么嗜欲,一切随遇而安、听其自然。更神奇的是,他们走在水里淹不着,走进火里烧不着,在空中行走如履平地,云雾挡不住他们的视线,雷霆也扰乱不了他们的听觉,世间的利害、美丑都不能使他们动心。这真是神仙般的国度啊!不幸的是,有一年,突然山洪爆发、大雨倾盆,接着又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地面干涸得裂了口,不知死了多少人,后来人们才知道是雷神在作怪。

东夷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人们都称她华胥姑娘,她见雷神作怪,害苦了天下,决心非去降服雷神不可。华胥母亲是为通情达理的首领,为女儿备了些干果、干鱼让她早日起程。华胥姑娘出发的那天,乡亲们都赶来送行,祝她一路顺风。一路上,华胥姑娘餐风宿露,起早睡晚。渴了,捧一把泉水;饿了,采一把野果或树叶,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终于赶到了雷神居住的地方。华胥姑娘举目张望,这儿群山茫茫、高山入云、树大林深、虎狼遍山,哪里是雷神盘踞的地方啊?

走吧,向前找吧,突然,眼前奇迹般地出现了一个大湖,波涛汹涌,一个冲天水柱拔湖而起。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昆仑山都在摇晃。这时,一道金光划过湖面,浪里窜出一个人头龙身的怪物,恶煞煞地直逼华胥姑娘,她惊叫了一声,赶紧后退了几步,躲在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背后。

“好大的胆子,敢闯我雷神府第!”一个地动山摇的声音在说。

华胥姑娘抬头一看,人头龙神的雷神正气势汹汹地屹立在自己的面前,横眉竖目逼视着她。华胥姑娘只觉得头重脚轻,眼前一片模糊,竟飘飘悠悠地直坠湖底,湖底是雷神的宫殿,画梁雕栋,金碧辉煌,宫殿门口,护卫持刀,歌伎才女,侍立两旁。

雷神稳坐正中,拉长声音仰天问道:“好一个姑娘,你不安分在人间,为啥万里迢迢闯我府?”华胥姑娘见雷神这么霸道,料定是九死一生,心想把要说的话通通倒出来,死也值得。

“雷神啊,你是天上的神灵,俺老百姓供你、敬你,你理应为老百姓造福,可是,你却总是给人间带来灾祸!”

雷神哈哈大笑三声,震得整个龙宫都在摇晃。华胥姑娘继续大胆地质问道:“雷神啊,俺老百姓不吃不喝,拜你、求你,巴望你赐福、降吉、风调雨顺,万万没想到你把我们当成玩物任意作贱、糟蹋,你不想想,如果我们老百姓死光了,谁来供奉你啊”。

雷神是很残暴的,从来没有人敢这样顶撞它。要是往常,它一定会怒喝一声把华胥拉出去杀了。可是今天,它却被华胥姑娘的美丽、聪慧和勇敢征服了。它垂下眼皮,偷偷地瞧了瞧华胥姑娘,它呆住了。

都说天上仙女美,仙女哪有华胥姑娘俊哪。便忍不住问道:“美丽的姑娘,你家住哪里”

“东夷。”

“你叫什么名字?”

“人家都叫我华胥姑娘。”

“好吧,华胥姑娘,只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答应你所有的要求。”

“真的?”

“真的。”

华胥姑娘很高兴,为了人间永久平安幸福,她有什么不能舍弃的呢?她想了想说:“尊敬的雷神,只要你为老百姓谋福降吉,我答应你的要求。”

“你必须留在这里做我的妻子!”

华胥姑娘面对这无底深宫想到了万里外的故土亲人,痛苦万分,她知道,既然话已出口就再也难回淮夷。终于,她咬紧了嘴唇,果断地答应了雷神的要求。

雷神喜得眉开眼笑,娶华胥姑娘做妻子。从此以后,雷神再也没有发过脾气,天下寒来暑往、风调雨顺,人间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后来,华胥姑娘生了一个白胖男孩,这就是伏羲。

天长日久,华胥姑娘非常想念故土和亲人,常常面对深宫,抱着儿子伤心落泪。

有一天雷神出巡去了,白龟悄悄地来到她的身旁,压低声音说:“夫人,你不是想念故乡的亲人吗?你是回不去了,不如把儿子送回去。”

“是啊,白龟你说对了,你能帮助我吗?”华胥姑娘擦去了眼泪。

“嗯,有办法,你把孩子衣服脱光,放在缸底下,默默地守着,七七四十九天后,孩子会变成一条小黄狗,就能够逃脱雷神的魔力,那时候我自有法子。”华胥姑娘就依白龟的法子做了,伏羲真的变成了一条小黄狗活蹦乱跳地叫着、舔着华胥姑娘的手,她又高兴又难受,抱着小黄狗泪流满面。

白龟领着小黄狗离开雷神的宫殿,哈了三口气,一道白光闪过,白龟变成一个方圆数十丈的巨龟,顺水而下,直奔东夷。

雷神巡视回宫不见了儿子,也不见了白龟,他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立刻带领手下兵将追赶,一路上他们狂舞乱打、雷声霹雳,巨浪涛天,但怎么也挡不住白龟,雷神望着远去的白龟长吁短叹、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当时,东夷正遭到一个强大部落的围攻,淮夷人死伤大半、粮草将尽,处在危急之中。东夷酋长对全体部落的人说:“如果谁退了敌兵,我情愿把我的女儿嫁给他”。尽管酋长的女儿美得像天上的明月,但谁也没法子退兵啊。

就在东夷人将要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一只巨龟飘然而来,身上站着一条大黄狗,这条大黄狗一声狂叫,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浓云翻卷、暴雨如泼,围兵被风雨卷起,有的抛进河里、有的撞死在树上,溃不成军。

这时候东夷酋长高兴了,大家鸣放鞭炮,欢呼万岁,他就忘了把闺女嫁给人家这个岔了。他还没高兴完,就只见那只大黄狗,刁着敌人部落酋长的头就进来了,然后把头往宫殿地上一扔,冲着东夷酋长就叫起来了,东夷酋长说这是怎么回事呢?旁边的大臣这时候出来了,说这还不是很清楚嘛,酋长你不是说谁要退了兵就把闺女许配给人家吗?人家是来要媳妇来了,人家是要兑现来了,你不能说话不算数啊。

大黄狗退了敌兵,这下子可难毁了东夷酋长,能把女儿嫁给大黄狗吗?这成什么体统。公主听说了这件事以后,哭哭啼啼,真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心想着老爹你这做得是啥事啊,你光图你自己,不想想你闺女这一生该怎么办!她还想着要找一个如意郎君、白马王子般配的,你给我招来了一条狗,这算啥事!东夷酋长正在为难,一个手下人附在他耳边悄悄说:“我听说这只狗是有来历的,你只要找个大缸把它扣在缸底下,七七四十九天它就会变成人”。原来公主还哭哭啼啼,一想七七四十九天,不过是七七四十九天,它能变成一个如意郎君那也算,这时候东夷酋长也高兴了,他就立刻找来大缸,把黄狗往缸里一扣,就等着七七四十九天。三三见九,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加在一起是多少呢?四十四天,这公主可就等不及了,到了四十四天的头上,公主实在等不及了,夜里头天刚刚蒙蒙亮,披上衣服三步并做两步到了缸的旁边,心想着我到底看看这都四十多天了,离四十九天差不多了,我看它到底变成个啥样,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姑娘本来是杨柳细腰,这时候劲也来了,就使足了力气,把缸一下掀起来了,这一掀起来不要紧,就见霞光万道,瑞彩千条,一道闪光一道电光屋里头全部是香味,香气扑鼻,她静静一看,下边卧着一个什么呢?一个非常英俊的青年的头,后边身子是什么呢?还是一只黄狗,这闺女吓坏了,这可怎么办!于是乎,大臣们也都来了,酋长也来了,这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就叫个伏羲吧,“伏”字大家琢磨琢磨,一个单立“人”加一个“犬”,“犬”是什么呢?狗,“人”和“犬”的结合是个“伏”字,“羲”是古代汉语的一个语气词“啊”的意思,是人和狗的结合,“伏羲”的名字就这样出现了。

在古代神话传说里,伏羲是统治东方的天帝,他不但具有充分的神性,而且有着无穷的智慧,对人类作出了许多贡献。伏羲对人类的贡献之一就是他曾经画过八卦。传说,有一年龙马驮着个图出现在黄河上,那图上标的数是一和六画在下边,二和七画在上边,三和八画在左边,四和九画在右边,五和十居中央。伏羲拿它做标准,画成了八卦。也有说伏羲仰头观看天象,俯身观看地理,观察鸟兽的纹理和大地生长的万物,才创造出八卦。八卦的八种符号包括了天地万物的种种情况,伏羲就拿它治理人民,人们也拿它来记载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后来《易经》里的卦爻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化出来的。

伏羲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把火种带给人类,让人们都能吃到烤熟的动物肉。伏羲之所以又叫“庖羲”、或叫“炮牺”,其含义就是“打来野兽到厨下去烧”、“改变吃野兽生肉”的意思。

伏羲还是个有多种发明的发明家。传说他仿照蜘蛛结网而织成渔网,教人们打猎。还有传说他亲自把野蚕驯化,人们从此开始养蚕。另有传说伏羲制作了瑟和琴,也有的说,他还是个作曲家,制作了《驾辩》、《劳商》、《凤来》等曲,都是非常好听的乐曲。

再说说伏里,伏里村位于鲁南地区的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西南方。伏里村南面立着两座山,当地人叫它龟山和蛇山,一条小河在两山之间流过。1992年大汶口文化的一处考古遗址在这里被发现。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东夷人的故乡。

这里之所以传说中是伏羲故里。源于这里有伏山、伏羲庙,有红土阜遗址,有西周、汉代、唐末、明清的墓葬群。伏山形状奇特,形如乌龟,远近闻名,传说着伏羲与女娲在山上逃脱洪荒、繁衍人类的故事。

伏里村由前伏、西南庄、中街、后街四个自然村组成。1966年冬,当时的西集公社在伏里村南头的龟山和东边的蛇山之间修建了库容25万立方米的建新水库,水库占地几百亩,公社就把伏里村的前伏、西南庄、中街、后街四个自然村合并,改名叫建新,建新这个名一直叫到2000年6月。尽管换用了34年新村名,但“伏里”一名仍深深地扎根在当地村民的心底里,也被村民习惯地常常挂在嘴边。

据有年纪的老人们口口相传说,伏里之所以被称为伏羲故里,其中还有一段魅力感人的故事。少年时期的伏羲女娲也像现在的小学生一样整天上学。兄妹俩上学路上有一石婆婆,每逢去学校路过石婆婆时,时婆婆便张开嘴向两个小孩要吃的,伏羲女娲也就把带的干粮塞进婆婆的嘴中一些,时间长了就习惯了,兄妹俩认为石婆婆也该吃饭么。

几个月过去了,有一天,伏羲女娲兄妹俩上学刚走到石婆婆跟前,突然电闪雷鸣,暴雨狂风大作,洪水卷着山石眼看着就要漫上岸。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石婆婆突然伸出两手,一手抓住伏羲,一手抓住女娲,一张口把他俩填进肚里去了。

伏羲女娲兄妹俩在石婆婆肚里过了很长时间,饿了就吃,吃饱了就睡,过了很长时间,他俩突然发现吃的干粮都是原来石婆婆问他们要的。干粮吃完了,石婆婆张开嘴,兄妹俩从石婆婆肚子里又爬了出来。

山川经历了暴风雨的袭击,人全死光了,哀鸿遍野,毫无生机。

地上没人了,天神也不高兴,就让伏羲、女娲兄妹俩婚配繁衍人类。兄妹俩人不从,妹妹说那怎么可能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绝对办不到的事情。天神点化的侍者出了个点子,他指着天上东面的一块云,西面的一块云:这两块云假如它们合在一起了,这是第一;第二呢,因为当时洪水把东西都冲乱了,他们作站立的拉尾巴山右下方的山坡底下有两块磨盘,因为洪水的冲刷,它分隔开了,东西各两块,而且距离很远,假如地上的这块磨盘它从这边滚到那边去了,然后它合在一起了,你们就能成婚。

兄妹俩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事,可是话一说完,天上的云果然就动起来了,东西方的云向一块合拢,而地下的磨盘呢,也自动地滚动起来了,云果然合在一起了,那个磨盘也就合在一起了,带脐的那片在上边,带片的那片在底下。那么这就是说天意,让他们兄妹成婚,这个时候妹妹在结合的时候呢,害羞,于是她又用草、就是身边的蒲草,编了一只类似现在的扇子,遮住脸(见汉代的《风俗通义》,晋代的《搜神记》,还有比如说唐人的《读异志》这本书里边,都有着“古磨成亲、结草为扇”的神话传说)。

伏羲、女娲兄妹俩脸色绯红。伏羲跑开了,剩下女娲一人羞涩地无地自容。

天神的侍者大声地笑着走了。

清醒过来的女娲觉得自己真不如上吊死了的好。想到这里,她找来了葫芦秧,搓成绳就在这里上了吊。她的这种心理变成了汪大娘(一种蝴蝶化成的蛹,这种蛹越冬时都把自己吊在石板下)。这里葫芦秧多,汪娘也多,就是这个地方,伏里世代都叫她阴母娘娘山弯,再往北叫檗林。

第二年春天,汪大娘又变成了美丽的蝴蝶,在葫芦秧丛里飞来飞去。女娲娘娘认为所有这一切都是天神的安排,天意不可违,造人的任务必须由她来完成。于是就有了“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故事。

那时的家,一般起顶梁柱作用的是男人,这个村的人都认为是伏羲、女娲的后代。所以从那时候起,这个村就被命名为伏里。伏里即伏羲的故里,虽然伏羲走了,但是,这里是伏羲的老家。

伏里土陶出名后,作品流入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加之西集镇政府要开发龟山寨这一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农民起义旧军寨,建新村又改回了不知起源于何时、叫了多少载的伏里这个老名。伏里,即伏羲故里之意。

传说归传说,但也不是空穴来风。伏羲的传说看似神乎其神,互相抵牾,难以圆通,但绝不是凭空编造。在其传说的背后折射着古史的影子,包含着历史的真象。通过对传说史料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伏羲:伏羲众多的名号都是同音通假,并无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同一语音的记录而已。闻一多先生《伏羲考》根据神话情节和古音相转,认定伏羲即“匏瓠”也就是葫芦的意思,寓意先民的葫芦崇拜习俗和人类出自葫芦的传说。伏羲的形象当是中国原始社会一位伟大首领形象的放大。人首蛇身是图腾主义的痕迹,“蛇身”也就是“龙身”。伏羲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时代的历史背景和考古学上的前仰韶文化大体相当,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距今约7000~5000年。在伏羲时代,原始畜牧业大发展,原始农业起步,农牧并举。其发明创造是当时仰韶文化时期原始文明的曲折反应。伏羲是一个历史时期文化的象征,是一个文化符号,伏羲的传说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

众所周知:鲁南地区是伏羲、女娲遗址及传说最为密集的地区。据李万鹏先生粗略统计,仅庙宇就有40多处,以峄山余脉的凫山为中心,南到峄城,北到泰山,东到费县,西到巨野。邹滕一带关于伏羲、女娲的遗迹主要有7处,即邹城的爷娘庙,峄山的女娲洞,凫山的爷娘庙、伏羲墓和女娲墓,微山两城镇的伏羲庙,滕州的八卦台。但是这些遗迹皆非真正属于羲皇和娲皇,而只是系子孙后人的遗迹,只有位于旧峄县境内的伏里村(属山亭区西集镇)和金陵平利山的女娲冢(属峄城区阴平镇)当为伏羲故里和娲皇陵之所在。西集镇伏里村及周边地区自古就传说是伏羲故里,伏里村南有伏羲山,山南复有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建新村(原称前伏村)北侧一处高1.5米的台地上,此当为伏羲部落遗址。著名的建新遗址位于枣庄西北18公里,245省道(店韩路)南侧,海拔高度约94米,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205米,南北宽155米,现存面积约3万众平方米;东、南、北三面群山环绕,西部为开阔平原,遗址北侧有一条小河。从该遗址的区位、年代,出土文物及当地的民间传说上看,建新遗址很有可能就是伏羲部落遗址,伏里地区应该就是名副其实的伏羲故里。

伏里土陶民间工艺因产于伏里而得名,1992年12月,山东省考古队在伏里村北发现一处大汶口时期的文化遗址,从中发掘出许多质朴的陶鼎、陶罐之类的文物,这是可以考证的伏里一带制作的最早的陶器。据此推算,伏里一带土陶的生产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以上。伏里的制陶业的耍货发展最鼎盛时期在商周和汉代。西汉中后期到魏晋,社会上流行厚葬习俗,殉葬品除了奇珍,还有大量的陶猪、陶羊、陶仓、陶楼等土陶制品。

如今,在伏里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青色瓦片的碎块,这些背面带有交错绳纹的瓦片是汉代的筒瓦,可见汉代的制陶业十分兴旺。大汶口时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多是生活器具,说明古人制陶纯粹为了生活需要。其后,青铜器盛行,制陶业衰落。

五千年来,伏里村人生产的陶器玩具被他们自己称为“耍货”,以狮子为代表的陶器造型叫青泥狮子,1982年,山东省民间艺术品展览会在北京举办,尤其是围绕“耍货”进行的中外专家学者座谈会之后,“耍货”的价值凸现出来,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的历史传统、朴实的工艺造型奠定了它的重要地位。伏里土陶制品在分类上有祭祀类(包括香炉、香案、香筒、土堞、香牌和狮子等)、赏玩类(包括猪、羊、狗、鸡、鱼、蟾蜍、莲蓬、鸟等造型,大多数变成了吹哨)、生活用品类(包括汉纹罐、八角松枝盆、阖盆、灯台、酒鬼、钱闷子)等三大类别,上百个品种。伏里土陶造型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原始性、独创性、借鉴性等。其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均取自民间典型饰缀花纹,如门钉纹、线条纹、鱼鳞纹、狗牙纹、漩涡纹;同时还有古老的动植物、大象、人物图案等。

伏里土陶形成了荒诞不经、反其实的艺术造型和花纹缀饰特色。专家学者们认为伏里土陶“具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型制、浓郁的汉代丰韵、南北朝特点和明清艺术的印痕,它是山东土陶艺术品种当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不可多得,它是地面上流传至今的珍贵稀有的土陶文物。”伏里土陶是一项独特的民间艺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达到发展的顶峰。如今,这一古老艺术青春焕发,在不断创新中跻身于世界民间艺术之林。

从“女娲捏泥人”到宁制作陶;从伏羲的起源到伏里村名的来历;从磨脐里到白脖子山;从伏羲祠求子灵验到神奇的石花等大多是神话故事。伏羲氏作为人祖,是神话?是传说?是历史?如果是神话,那么这种神话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卓越智慧。如果是传说,那么这种传说为人类文明的肇启留下了口头相传、永不泯灭的美好篇章。如果是历史,那么这段历史则更清晰地记录了我们先祖在奔向文明之途所创立的光辉业绩。

[1]何德亮.枣庄建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何德亮.论枣庄建新大汶口文化遗存[J].华夏考古,1998,(4).

[3]王密.http://rz.dzwww.com/viewthread.php?tid=25727484,2011 -12 -31.

猜你喜欢
东夷伏羲雷神
谈伏羲文化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How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Thor’s well雷神之井
伏羲创八卦
伏羲画卦
“雷神”雄起
雷神出击
从莒地岩画看东夷人的崇日文化
《赛尔号大电影5:雷神崛起》
仙君泡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