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SP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013-01-31 07:04倪宇红
职教通讯 2013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者英语教学职业

倪宇红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求高职毕业生具有更高的外语技能,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然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仍过于重视一般用途英语,不仅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且也不利于他们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多数毕业生无法将语言知识和职业用途相结合的现状提醒我们,积极探索和改革高职英语教学刻不容缓。此外,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英语教学在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索适应职业需求的英语教学,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强调高职高专外语教学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1]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许多高职院校力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实施中突出实用性,但由于缺乏职业英语教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选用教材和课程实施方面仍存在与学生的职业需求不相一致,过于偏重一般用途英语教学的情况。

高职英语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毕业于外语院校,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知识,主要使用词汇和语法为基础的语言教学方法从事教学;另一类来自于专业课老师,他们一般使用以内容为基础的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两种类型的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上都有其局限性,从而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专门用途英语:高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一)专门用途英语及其在教学中的基本考虑因素

二战结束后,国际贸易日渐繁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英语随之成为了主要的国际交流工具。世界上许多人需要学习英语,以便从事交易或从科技书本、期刊或报告中获得知识。这种需求催生出了一种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即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2]

专门用途英语(ESP)一般被认为是一般用途英语(EGP)的一个分支,但实际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威多森认为,EGP和ESP的主要区别在于“确定教学目的和实施教学过程的方式”[3]。他指出:ESP的课程设计应建立在尽可能准确了解学生需求基础上,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用英语完成某些明确的职业任务。因此,属于应用培训范畴。与此相对,EGP的教学目的并非如此明确,而是提供了未来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因而,属于一般教育范畴。

ESP教学通常具有一些不可或缺的基本考虑因素。

1.关注学生课堂外作为英语使用者的角色。威多森指出,ESP课程的制定需要针对职业领域该语言的最终用途。麦凯和蒙特福德指出,这是一种“有明确功利目的的英语教学”[4]。教学目的与某些岗位要求、职业培训计划或专业研究密切相关。学习者学习英语不是出于兴趣,而是因为需要进行研究或工作,因此ESP是以目的为导向的。[5]

2.ESP与传统语言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注重发掘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运用方式 (即语言的使用),而非语法规则(即语言的用法)。[6]语言因语境不同而充满变化。例如,书面英语不同于口头英语,商务英语不同于科技英语。基于这个假设,产生了为特定学习者量身定制的英语课程。

3.ESP课程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便提供能满足学习者职业需求的英语。麦凯和蒙特福德定义了三种需求:一是职业要求,例如国际电话接线员、民用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等所需的英语;二是职业培训计划,例如酒店和餐饮工作人员、技术贸易人员等所需英语;三是学术或专业研究,如工程、医学、法律英语。在需求分析中,必须明确以下三点:(1)目标群体;(2)他们的需求;(3)他们需要使用英语的情境。

4.学习者的年龄是另一个ESP的考虑因素。大多数ESP的学习者是成年人或快要成年的人。[7]他们主要在接受高等教育,并已接受过一些基本的英语培训。对他们来说,英语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媒介。

(二)专门用途英语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为实现高职英语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它在以下领域有助于高职学生的培养。

1.专门用途英语使高职英语不再是高中英语知识积累模式的简单延伸,而是与职业应用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运用英语获得专业知识中,体验到快乐感和成就感,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2.专门用途英语关注具体目的和应用,因此,学生更容易掌握学习要点,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树立信心。

3.由于与职业紧密相关,专门用途英语扩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将他们的外在需求转变为克服学习困难的内在动机。

4.不断复现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将构成学习者的认知图式,成为他们职业能力的内在组成部分。英语的“工具性”将成为职业能力的具体体现。英语学习的应用、巩固、扩展和提高将成为良性循环。

三、以ESP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具体策略

(一)基于需求分析的教学目标的设定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使具有高水平技能的毕业生有效地从事专业工作。在职业教育中,能力导向是核心,充分强调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能力培养。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英语作为信息获得和职业交流的重要工具,已成为人才的客观需求和必备技能。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英语不仅是一种学习表现,而且是与其专业直接相关的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高职毕业生竞争实力的提升。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追求的不应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普及,而应突出专业特点,注重专业岗位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张伟、付大安根据需求分析理论,提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三个中心:以社会需求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学习主题为中心(Subject-centered)。[8]ESP提供的不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英语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能力训练,而是基于需求分析的英语教学的起点和中心理念。它强调英语的熟练,并使之适应职业的需求,结合诸如词汇、语法、语篇等教学因素,形成一种实用的教学方法。

(二)课程的设计

高职教育的特性决定了高职英语属于应用语言的范畴。从应用语言学发展而来的ESP具备完整的教学体系。在课程制定上,ESP强调了需求分析和目标情景分析。在此基础上决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这些因素又彼此影响,使课程设计成为动态而非静态的过程,需要得到及时反馈来进行调整。

以学习者为中心是ESP课程设计的原则。它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ESP课程设计将学习者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使学优先于教。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ESP教材不同于专业学科的教材。随着各领域专业化的加强,现有的ESP材料已显匮乏。因此,不仅需要编写高质量的教科书,还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体系,拥有具备专业分类和统一标准,有助于拓展阅读和相关参考的ESP丛书。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教学辅助材料也应得到广泛使用,并以此丰富教学内容。

作为课程设计的最后一步,课程评估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为后续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重要信息。ESP的评估目的是检验基于需求的课程构建是否合理。它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程的评估。对学生的评估和其它学科一样,主要通过测试进行,并采取三种基本方式:一是分级测试,主要用于ESP教学开始前,对学习者已有知识进行调查;二是成果测试,主要用于检验学生是否跟上教学大纲的进度,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进程;三是水平测试,主要用于评估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否能满足具体工作的需要,如是否能阅读专业技术手册等。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

ESP教师的职责不同于EGP教师。斯韦尔斯喜欢使用“ESP实践者”(ESPpractitioner)来称呼这个特殊的领域的教师。[9]一般而言,“ESP实践者”充当至少五个关键的角色:教师、课程设计者和教材提供者、协调者、研究者和评估者。[10]基于ESP对于教师的特殊要求,需要一批英语和专业水平俱佳的教师。教师应参与需求分析、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的全过程。ESP教学内容是专业交流中的一般规则和技巧,因此,专业交流中相关的人的因素,诸如交流目的、交流对象等应在ESP教学中加以考虑。当英语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时,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式。根据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合作程度,将合作分成部分合作和全面合作两种形式。

部分合作没有固定时间,内容建立在教学和教师的具体需要上。这种灵活的合作教学采取两种具体形式:一是专业教师协助英语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并提供参考;二是专业教师为ESP教师提供专业讲座或咨询。在全面合作中,专业教师和外语教师共同完成整个ESP教学过程,根据具体情况,同时或轮流授课。

无论何种层次的合作教学,内容都涉及学习需求的分析和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观点的交流、教学材料的准备、课程的研究和掌握、对学生的评估和小组讨论的组织。通过合作,专业教师可以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理解目标语言的内容,而英语教师可以使专业教师了解学生所碰到的语言困难,达到各取所长,共同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责任是尽可能使学习者获得就业技能。高职课程需要改革和调整,强调实用的职业课程,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ESP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也有利于其专业知识的积累。ESP的实用性和专业特色将使其成为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5Hutchinson,T.,&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 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Widdowson,H.G.Learning purpose and language u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4]Mackay,R.,&Mountford,A.J.A programme in English for overseas postgraduate soil scientists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castle[A].In R.Mackay&A.J.Mountford(Ed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C].London:Longman,1978.127-160.

[5]Robinson,P.C.ESP today:A practitioner’sguide[M].Hemel Hempstead: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91.

[6]Widdowson,H.G.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7]Robinson,P.C.ESP[M].Oxford:Pergamon Press,1980.

[8]张伟,付大安.一项基于ESP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2):44-47.

[9]Swales,J.Episodes in ESP[M].Oxford:Pergamon,1985.

[10]Dudley-Evans,T.&StJohn.,M.Developmentsin ESP: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猜你喜欢
学习者英语教学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