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形态、容积曲线及血红细胞容积曲线鉴别血尿来源

2013-02-28 09:10胡志愿郭璐娣苏丹光标邓建欣何秀琴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肾性尿沉渣血尿

胡志愿,郭璐娣,苏丹,光标,邓建欣,何秀琴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英德513000)

尿红细胞形态、容积曲线及血红细胞容积曲线鉴别血尿来源

胡志愿,郭璐娣,苏丹,光标,邓建欣,何秀琴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英德513000)

目的探讨尿红细胞形态、容积曲线及血红细胞容积曲线联合检验在鉴别血尿来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对138例非肾性血尿及33例肾性血尿观察尿红细胞形态并计算畸形率,再用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及外周血红细胞容积(MCV、RDW)。结果138例非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畸形率为14.7±12.3%,MCV为91.4±13.4fl,RDW为16.4±2.3%,外周血红细胞MCV为79.6±11.3fl,RDW为14.4±1.1%,血MCV/尿MCV为0.89±0.08;33例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畸形率为72.8±10.1%,MCV为63.5±10.1fl,RDW为24.5±6.1%,外周血红细胞MCV为79.1±10.7fl,RDW为14.3±1.0%,血MCV/尿MCV为1.25±0.11,二组相比较,尿红细胞畸形率、MCV、RDW及血MCV/尿MCV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红细胞形态、容积曲线及血红细胞容积曲线联合检验提高了肾病的诊断符合率,更加客观、准确地鉴别血尿来源,值得推广和应用。

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尿红细胞畸形率;红细胞容积曲线

血尿的来源又分为肾小球性(非均一性)、非肾小球性(均一性)和混合性血尿[1,2]。正确地判断血尿的来源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临床上较为经典的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是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初步诊断肾性或非肾性血尿,但观察红细胞形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且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对一些非典型的肾小球性血尿难以断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利用尿红细胞形态、容积曲线及血红细胞容积曲线联合检验鉴别血尿来源,协助临床诊断,其方法客观、简便,结果准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71例血尿标本来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住院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或肾活检诊断为肾小球疾病的有33例,其中,急性肾小球肾炎17例,红斑狼疮性肾炎2例,糖尿病肾病5例,高血压肾病6例,肾病综合征3例;非肾小球性疾病138例,其中尿路感染56例,输尿管结石53例,膀胱结石14例,膀胱炎10例,膀胱肿瘤5例。

1.2 仪器与方法仪器与试剂: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中山创艺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试剂,重庆澳浦光学仪器有限公司的UPH-200i相差显微镜。方法:吸取血尿样本10ml(所有样本符合血尿标准RBC>8000/ml),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观察红细胞形态及计算畸形率(必要时可用相差显微镜),然后以1500r/min的低速离心5min,弃去上清液,留取0.2ml沉渣混匀,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同时采集待检者EDTA-K2抗凝静脉血2ml,于2h内用日本Sysmex XT2000i测定红细胞容积(MCV、RDW)。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结果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结果以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171例血尿标本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及血红细胞容积(MCV、RDW)检测结果见表1。

2.2 171例血尿标本尿红细胞形态分类结果见表2,肾性血尿组尿红细胞畸形率明显高于非肾性血尿组。

2.3 尿红细胞形态、畸形率与尿红细胞容积、血MCV/尿MCV2种方法诊断肾性血尿的价值见表3。

表1 非肾性与肾性血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及血红细胞容积(MCV、RDW)检测结果比较

表2 非肾性与肾性血尿红细胞形态比较

表3 不同方法对诊断肾性血尿的价值(%)

3 讨论

血尿形成原因主要包括泌尿系统的直接损伤、免疫损伤以及心血管异常等引起的间接损伤。临床上以区分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为诊断及治疗的关键。如果能早期发现肾脏问题,那么就可避免肾脏进一步损害,甚至有可能逆转、治愈。肾性血尿中红细胞畸变率高,常达80%以上。其产生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红细胞通过病变的肾小球滤过膜时受到挤压而变形,产生物理性损害,受损红细胞在流经肾小管时受到尿pH值、渗透压及尿酶、尿素等化学因素的影响,造成红细胞大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变化呈非均一性血尿。非肾性血尿主要是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毛细血管破裂的岀血,红细胞未经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损伤,因而形态正常,来自肾小管的红细胞虽也可受酸碱度及渗透压变化的作用,但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呈均一性血尿[3,4]。

肾组织活检虽是肾脏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对肾脏有创伤性,有一定的风险性,患者不易接受,更不容易通过重复肾穿刺来动态判断预后和治疗效果,因此难以普遍推广。尿液标本取材简便,无创伤,可连续追踪随访,是早期诊断肾损伤的重要手段。目前,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是经典的鉴别血尿来源的方法,但观察红细胞形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当病人有缺铁性贫血或地中海贫血时会导致误诊。近年来有相关报道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对尿红细胞MCV、RDW的测定来鉴别其来源,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的峰值小于正常外周血且MCV<72fl,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的峰值位于或超过正常外周血且MCV>72fl,双峰型则为混合性血尿[5]。但是这种方法检测结果可靠

性受到尿中红细胞数量的影响,同时尿中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也会干扰结果,其波动大,难以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不利于各实验室之间比较。

AVE-763尿沉渣分析仪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尿中有形成分进行全自动识别计数分析(数字成像识别系统、自动识别尿液中有形成分技术),图像采集细胞自动识别准确率≥90%,通过人工辅助,识别准确率达到98%,而且重复性好,受操作者主观性误差的影响极小,实现了尿液标准化、规范化的检测。表1结果所示,非肾性血尿与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及血MCV/尿MCV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及血MCV/尿MCV仍是鉴别血尿来源的一种重要方法。本研究增加血红细胞MCV/尿红细胞MCV作为一个比较指标,主要是考虑到广东是地贫高发区,而地贫基因携带者通常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其血红细胞MCV<80fl甚至<70fl,其次是缺铁性贫血患者,这部分人的尿红细胞MCV与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MCV大小接近,容易引起误诊,而血MCV/尿MCV可以弥补这一缺点,更加准确、客观地判断血尿来源。

表2结果所示,非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畸形率为(14.7±12.3%),其中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占93.4%,混合性红细胞血尿占6.6%。肾性血尿的尿红细胞畸形率为(72.8±10.1)%,其中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占72.7%,混合性红细胞血尿占18.2%,芽胞状红细胞(G1>5%)血尿占6.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占3.0%。G1是一种独特结构的畸形红细胞,其特点为红细胞附有一个或多个芽胞突出,是肾小球疾病性血尿的标志,据有关报道,以芽胞状红细胞(G1)>5%为标准,其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100%[6]。至于均一性红细胞的肾性血尿,其发生机制为肾功能不全时,尤其终末肾功能衰竭时,尿中红细胞或畸形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畸形红细胞数及其所占红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其他肾病。因此,在分析肾小球肾炎患者尿红细胞形态报告时,不能只依靠形态判定,因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同尿沉渣镜检、尿蛋白定性、尿蛋白电泳结果综合分析。

表3结果所示,尿红细胞形态观察及畸形率在诊断肾性血尿的特异性为91.9%,明显高于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及血MCV/尿MCV方法的84.7%,其主要原因是尿中存在较多的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结晶等其他有形物质时,会干扰尿红细胞MCV、RDW的测定。近年来区分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新方法有棘红细胞百分率法、红细胞容积曲线法、流式细胞术等多种新技术,但相比之下尿沉渣镜检法才是尿红细胞检查的参考标准[7]。两种方法联合检验,诊断肾性血尿的敏感性为87.7%,特异性为95.5%,诊断符合率为93.8%,均高于单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相比,本研究利用AVE-763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速度快(每小时可检测60个标本)、准确率高(较少受检验者主观因素影响)的优点,结合人工辅助判断,快速筛选出血尿标本,同时可测定尿中红细胞数量并观察红细胞形态及计算畸形率,克服了尿红细胞位相检查速度慢、观察红细胞形态受主观因素影响大等缺点。对红细胞畸形率>20%的标本,才有必要利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容积(MCV、RDW)及外周血红细胞容积(MCV、RDW)。两种仪器联合应用,不但可以了解尿中红细胞的畸形情况,而且对尿中红细胞的大小及是否为均一性红细胞,较以往根据显微镜下所见描述有了更加客观的指标,各指标间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提高了血尿来源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对肾小球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隐匿型肾小球肾炎),该方法操作简单,费用低,患者还可避免一些创伤性检查,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1]熊立凡.临床检验基础[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64-165.

[2]范金斌.血尿红细胞形态及其分类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6):645-646.

[3]孙雪峰,叶任高.尿红细胞形态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1):19.

[4]季秀成,符小巧,王朝.尿毒症患者尿中红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61.

[5]江建国,陶然,洪灵敏,等.尿沉渣分析仪和尿红细胞体积鉴别血尿来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2):186-187.

[6]程旭红,翁锦生,伍敏英,等.尿红细胞芽孢及畸形百分率联合尿蛋白测定诊断肾小球性血尿[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35(3): 428-429.

[7]丛玉隆.几种检测尿红细胞方法的价值与互补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5):208.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hematuria by urinary erythrocyte morphology,urinary erythrocyte volume curve and red blood cell volume curve

HU Zhiyuan,GUO Ludi,SU Dan,et al.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People's Hospital of Yingde, Guangdong Yingde 513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urinary erythrocyte morphology,urinary erythrocyte volume curve and red blood cell volume curve in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hematuria.Methods Urine specimens from 138 patients with non-renal hematuria and 33 patients with renal hematuria were analyzed by AVE-763 urinary sediment analyzer.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from the sam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by XT-2000i automatic blood cell analyzer.Results For the 138 patients with non-renal hematuria,the deformity rate,MCV and RDW of urinary erythrocyte were 14.7±12.3%,91.4±3.4fl and 16.4±2.3%respectively. The MCV and RDW of red blood cell were 79.6±11.3fl and 14.4±1.1%respectively.The MCV ratio(MCV of red blood cell/MCV of urinary erythrocyte)was 0.89±0.08.For the 33 patients with renal hematuria,the deformity rate,MCV and RDW of urinary erythrocyte were 72.8±10.1%,63.5±10.1fl and 24.5±6.1%respectively.The MCV and RDW of red blood cell were 79.1±10.7fl and 14.3±1%respectively.The MCV ratio was 1.25±0.11.In the two groups,the deformity rate,MCV and RDW of urinary erythrocyte, MCV ratio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 The diagnostic efficiency could be increased when urinary erythrocyte morphology,urinary erythrocyte volume curve and red blood cell volume curve were combined using.That is worthy promoting and using.

Hematuria;Urinary red cell morphology;Urinary red cell deformity rate;Red blood cell volume curve

R446.12+1,R692.3

A

1674-1129(2013)02-0125-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2.007

广东省清远市科技局立项课题,项目编号:2012B011204079。

胡志愿,男,1973年12月生,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副主任技师,现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血液学检验。

猜你喜欢
肾性尿沉渣血尿
刘光珍治疗肾性蛋白尿临床经验
付滨治疗肾性蛋白尿经验及验案举隅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血尿的梦魇 横纹肌溶解
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检验的作用分析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检测对尿路感染诊断价值的研究
1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药学服务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0i的性能评价及临床应用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