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SO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3-02-28 09:10鄢圆圆吕娇凤黄波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半胱氨酸自由基心肌梗死

鄢圆圆,吕娇凤,黄波

(1、新建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新建330100;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

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SO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鄢圆圆1,吕娇凤2,黄波2

(1、新建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西新建330100;2、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对60例CHD患者(观察组:心肌梗死和无心肌梗死患者各30例)治疗前后和60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的血清Hcy浓度、SOD活性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浓度高于对照组,其血清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心肌梗死患者组的血清Hcy浓度与无心肌梗死患者组比较升高,而血清SOD活性与无心肌梗死患者组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浓度为与治疗前水平比较降低,其血清SOD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中Hcy浓度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发生心肌梗死患者较无心肌梗死患者Hcy浓度进一步升高,SOD活性进一步降低,经治疗后Hcy、SOD水平均有显著改善,提示血清Hcy、SOD的变化与CHD的发生发展及病情程度有密切联系;联合检测血清Hcy、SOD对CHD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冠心病;同型半胱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CHD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高,而且发病年龄减小。近年来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CHD发生发展的一个新的独立危险因素[1],其升高可以诱发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释放,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产生毒性作用以及引起细胞凋亡诱发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人体内需要的抗氧化酶,参与体内衰老、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病理过程,清除自由基,使机体免受超氧阴离子损伤而起着重要作用[2]。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病程的CHD患者血清Hcy、SOD水平变化,探讨其检测在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组60例为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在南昌大学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D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8±8.3)岁,发生心肌梗死和无心肌梗死患者各30例,CHD的诊断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7年《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及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及近期使用过影响Hcy、SOD的药物者。选择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人员60例(对照组),无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患,肝肾功能试验及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7±9.5)岁。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1.2.1 标本采集观察组于入院第二天及治疗两周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ml,健康体检人员采集空腹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后2h之内测定。

1.2.2 检测方法Hcy测定试剂盒、质控品及校准品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测定方法为循环酶法;SOD测定试剂盒、质控品及校准品为福建福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测定方法为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仪器均采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仪。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Hcy、SOD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清Hcy、SOD水平分别为(22.6±5.53)μmol/L、(80.5±14.32)U/ml,与对照组血清Hcy(8.51±3.76)μmol/L比较升高、血清SOD

(119.8±16.03)U/ml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Hcy、SOD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血清Hcy为(13.3±4.27)μmol/L与治疗前比较降低、血清SOD为(108.2±15.85)U/ml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Hcy、SOD水平比较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Hcy、SOD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例数Hcy(μmol/L)SOD(U/ml)对照组608.51±3.76119.8±16.03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60 60 22.6±5.53*13.3±4.27**80.5±14.32*108.2±15.85**

2.2 心肌梗死患者与无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SOD水平比较CHD患者中发生心肌梗死组的血清Hcy浓度为(28.6±6.53)μmol/L与未发生心肌梗死组(16.6±5.93)μmol/L比较升高,而血清SOD活性(70.5±16.56)U/ml与未发生心肌梗死组(90.9± 13.19)U/ml比较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心肌梗死患者与无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SOD水平比较

表2 心肌梗死患者与无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cy、SOD水平比较

注:与心肌梗死组比较,*P<0.05。

组别例数Hcy(μmol/L)SOD(U/ml)心肌梗死组无心肌梗死组30 30 28.6±6.53 16.6±5.93* 70.5±16.56 90.9±13.19*

3 讨论

CHD是AS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为多种致病因子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疾病,预防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其本身并不参加蛋白质的合成[3,4]。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Hcy升高是AS的独立危险因子,其水平与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5,6]。本研究结果表明CHD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Hcy对微血管损伤的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是异常增高的Hcy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细胞内外的浓度梯度和载体被动或主动转运到细胞内,产生许多具有毒性作用的反应氧系列,如过氧化氢、超氧化物阴离子、羟自由基等,使微血管内皮细胞的自由基清除系统的水平下降,产生大量自由基,启动膜脂质过氧化反应,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减退;另外,高Hcy还可以诱导微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激活凝血因子,促进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加速微血管硬化和血栓形成[7];Hcy还可明显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同时也使细胞由静止期进入细胞周期重新循环,促使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胶原合成,影响血管壁弹性,加速AS发生;Hcy也可促进脂质沉积细胞壁和泡沫细胞形成,改变动脉壁糖蛋白分子纤维化结构和促进斑块钙化,导致AS[8]。

SOD是生物体内内源性自由基消除系统,可消除过剩的氧自由基及其衍生物,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因此体内不会有过多的自由基累积,保持动态平衡,维持机体正常代谢[9]。正常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处于动态平衡之中,SOD是对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线,反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10]。表1结果显示CHD患者SOD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可能由于心肌缺血、缺氧、自由基大量生成,SOD作为消除酶在反应中大量消耗,导致无法彻底清除被诱发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无法对抗与阻断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伤,及时修复受损细胞,复原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伤害,从而使得心肌细胞受损,诱发AS。

随着CHD患者病情的进展,发生心梗者较未发生者血清Hcy浓度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经过有效治疗后CHD患者血清Hcy浓度及SOD活性均得到明显改善。提示Hcy与SOD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11],Hcy、SOD水平与CHD的病情程度有关,联合检测血清Hcy、SOD对CHD的预防和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张碧莲.降低绝经期妇女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实验室指标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72-73.

[2]高良俊,王小琴.脑细胞受损疾病患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2):178-179.

[3]潘志雄,刘晓峰,刘丹.不同采血管对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4):400-402.

[4]Araki A.Homocysteine and diabetic macroangiopathy[J].Nihon Rinsho,2006,64(11):2153-2158.

[5]熊向晖.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系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17):2-4.

[6]倪红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尿微量白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5):583.

[7]涂良水,詹爱霞.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8):1262-1263.

[8]王靖东,吴承志,吕晓侠,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发生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5):576.

[9]赵文翰,杜炯栋,肖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阻死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SOD、LPO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 1651-1653.

[10]贾婷.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OD及PON1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647-2648.

[11]王燕.冠心病患者中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612-1613.

R446.11+2,R541.4

A

1674-1129(2013)02-016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2.024

吕娇凤。

猜你喜欢
半胱氨酸自由基心肌梗死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