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抗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估

2013-02-28 09:11潘小平洪晓绿赖金国蔡高涛李素梅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螺旋体梅毒敏感性

潘小平,洪晓绿,赖金国,蔡高涛,李素梅

(1、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800;2、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广州510800)

梅毒抗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估

潘小平1,洪晓绿2,赖金国1,蔡高涛1,李素梅1

(1、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广州510800;2、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感染科,广东广州510800)

目的评价不加热甲苯胺红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CHEMCLIN(R)600全自动化学免疫发光(CLIA)法在检测梅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TRUST、TPPA、CLIA法检测374例确诊梅毒患者及352例非梅毒患者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评价3种检测方法之间的临床应用差异。结果在374例确诊梅毒患者血清中,TRUST检测279例阳性,其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97.2%;TPPA检测354例阳性,其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100%;CLIA检测出364例阳性,其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100%。在梅毒分期的比较中,TRUST在Ⅰ期和Ⅲ期中检测的敏感性低于TPPA和CLIA,但在Ⅱ期梅毒中,3种方法的敏感性相似。TRUST与TPPA和CLIA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 57.8,P<0.01;χ2=80.0,P<0.01),而TPPA与CLIA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6)。结论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TPPA与CLIA优于TRUST,可作为梅毒感染诊断的金标准。TRUST敏感性虽低于TPPA与CLIA,不适于Ⅰ期梅毒和Ⅲ期梅毒的诊断,但它有助于梅毒感染者病程的判断和疗效的观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梅毒;TPPA;TRUST;CLIA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的、系统性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几乎可以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器官[1]。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亦可通过血液和垂直传播,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由于现在人群对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使得部分患者呈隐形感染,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在诊断时很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因此,选择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检测手段及早发现梅毒,有助于控制梅毒的传播。鉴于此,本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加热甲苯胺红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化学免疫发光(CLIA)3种检测方法在检测梅毒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374例梅毒患者来自我院2012年1月1日至12月30日期间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42例,女性132例,年龄0~82岁,平均年龄41岁。根据《梅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 15974—1995),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检等确诊Ⅰ期梅毒患者216例,Ⅱ期梅毒患者116例,Ⅲ期梅毒患者42例,另外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352例非梅毒患者作为阴性对照。

1.2 仪器与试剂全自动CLIA仪(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CLIA配套试剂盒(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TPPA试剂盒(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TRUST试剂盒(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3 实验方法

1.3.1 TRUST试验室温下,在纸卡的孔中加入50μl血清标本,随后滴加1滴TRUST试剂,100次/min振荡器上水平振荡8min,观察凝集结果。

1.3.2 TPPA试验室温下,在U型板上用稀释液将血清稀释,分别加入致敏和未致敏的明胶颗粒,孵育2h观察结果。

1.3.3 CLIA法按照仪器说明书放置标本和配套试剂,按照仪器设定的程序对标本进行测试。

1.4 结果判定

1.4.1 TRUST试验在漆圈中出现肉眼可见红色凝集块为阳性;若红色颗粒均匀分布未见凝集为阴性。

1.4.2 TPPA试验反应物产生均一的凝集,边缘成齿状不齐,整体上呈膜状延展为阳性;反应物集中于孔底,成纽扣状聚集,边缘光滑的圆形为阴性。1.4.3 CLIA法临界值(cut off)=阴性对照品发光值(RLU)的平均值×2.1,待测样本的RLU值≥临界值为阳性,待测样本的RLU值<临界值为阴性。

1.5 统计分析直接统计3种检查方法阳性反应的例数,检出率之间的比较采用采用卡方检验,当n<40时,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种检测方法检出情况TPPA、CLIA总体阳性检出率高于TRUST,在Ⅱ期梅毒血清中,3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当,但在Ⅰ期和Ⅲ期梅毒血清中,TPPA、CLIA的阳性检出率高于TRUST。见表1。

2.2 3种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比较见表2。

2.3 3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之间的比较见表3。

表1 3种检测方法检出情况比较

表2 3种检测方法特异性、敏感性比较

表3 3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之间的比较

3 讨论

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因不易被染料着色,故又称苍白螺旋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并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梅毒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梅毒在临床上分为三期。Ⅰ期梅毒抗体主要是IgM型,Ⅱ期梅毒抗体有IgM、IgG型,Ⅲ期梅毒抗体主要是IgG型。

TRUST是用心磷脂、胆固醇以及卵磷脂组成的复合抗原来检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在本研究TRUST总体敏感性为74.6%,特异性为97.2%,与其他的报道相似[3]。而TRUST在Ⅰ期梅毒血清中TRUST的敏感性为35.7%,但在Ⅱ期梅毒血清中的敏感性为91.4%,在Ⅲ期梅毒血清中的敏感性为75.6%,因此,TRUST不适于Ⅰ期梅毒早期、Ⅲ期梅毒的诊断,可作为梅毒的初步的筛查[4],但不适宜作为梅毒的确诊试验,这与王露楠等报道的相同[5],原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后心磷脂抗体的出现晚于特异性抗螺旋体抗体,梅毒晚期又可能转阴。TRUST在352例阴性对照标本中检测出10例阳性标本,这可能与非梅毒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有关,也可能为生物学假阳性,这种假阳性在正常人群中也有0.1%的概率出现[6]。

TPPA试验是利用纯化的致病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致敏明胶颗粒,此致敏明胶颗粒与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结合产生可见的

凝集反应。在本研究中,其敏感性为94.7%,特异性为100%,且在梅毒各期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作为梅毒确诊的首选方法,且在梅毒的各期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所以也适用于潜伏期梅毒,梅毒早期与晚期的诊断,这与某些论著中所阐述的相同[7]。

CLIA法采用一步法双抗原夹心免疫分析模式,使用多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蛋白抗原制备固相抗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相同蛋白作为标记抗原,与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形成双抗原夹心。洗涤后,加入化学发光底物液,测定发光强度,判断是否含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该法在本研究中的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100%,且在梅毒各期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这与其他的报道类似[8]。有报道用ELISE法检测梅毒,其敏感性与CLIA法相似,但特异性较CLIA法低[9,10]。与TPPA的比较中,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6),且该法能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上进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但数据保存方便,而且还能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有逐渐取代TPPA的趋势。

3种检测方法中,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方面,TRUST与TPPA和CLIA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P<0.01;χ2=80.0,P<0.01),但TPPA与CLIA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6)。因此,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TPPA与CLIA优于TRUST,可作为梅毒感染的诊断金标准,但TRUST试验的滴度与病情呈正相关,可以根据滴度变化可以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因此,TRUST试验有助于梅毒感染者病程的判断和疗效的观察,所以在临床工作中,往往用TPPA或CLIA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或已感染梅毒,而结合TRUST来判断病情的变化。

综上所述,在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时,TPPA与CLIA优于TRUST,可作为梅毒感染的诊断金标准。TRUST敏感性低于TPPA与CLIA,不适于Ⅰ期梅毒早期、Ⅲ期梅毒的诊断,但它能有助于梅毒感染者病程的判断和疗效的观察,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

[1]CDC.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Treatment Guidelines,2010[J]. MMWR,2010,59(RR12):26-38.

[2]Cabe A,Rollin B,Pierre-Francois S,et a1.Reemergence of syphilis in Martinique,2001-2008[J].Emerg Infect Dis,2010,16(1):106-109.

[3]Murray PR.Manu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M].8th Edition, Washington,D.C.:ASM Press,2003:955-971.

[4]Sabido M,Benzaken AS,de-Andrade-Rodrignes EJ,et al.Rapid point-of-care diagnostic test for syphilis in high-risk populations, Manaus,Brazil[J].Emerg Infect Dis,2009,15(4):647-649.

[5]王露楠,邓巍,李金明.梅毒螺旋体感染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的临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2,25(6):352-353.

[6]陆学东,张银辉,党倩丽,等.梅毒实验室诊断及评价[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12):1262-1263.

[7]王光超.皮肤性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28. [8]金月兰,顾伟鸣,杨阳,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聚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11):1229-1230.

[9]黎新桂,周红翠,尹承祥.三种梅毒血清试验方法的应用评估[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3):276-277.

[10]王晓萍,涂彩霞,漆巍庆.TP-TRUST与TP-ELISA法检测梅毒结果回顾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5):570-571.

R759.1,R446.62

A

1674-1129(2013)02-0175-03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2.029

猜你喜欢
螺旋体梅毒敏感性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AH70DB钢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及其冷裂敏感性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IgM捕捉ELISA法对早期梅毒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