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的检测

2013-02-28 09:11吉维民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年2期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

吉维民

(宝应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宝应225800)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联用体外抗菌活性的检测

吉维民

(宝应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宝应225800)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抗菌素联合使用;棋盘滴定法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MRS)是医院内和社区获得性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情况日益严重。使临床选择抗生素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从临床感染的标本中分离的35株MRS做了万古霉素与其他抗菌药物的联合抗菌活性检测,为临床治疗MRS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门诊和病房分离3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其中MRS来源于痰标本17株、伤口分泌物8株、血标本4株、其他标本6株。菌种鉴定采用常规细菌生化鉴定技术。

1.2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API系统鉴定细菌MRS,联用抗菌药物对MRS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检测采用棋盘滴定法[1]。

1.3 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ATCC29213。

1.4 结果判定联合抑菌浓度(FIC)值为联合用药的MIC值分别除以单药MIC值的商的和。结果判定:FIC<1有协同作用,1≤FIC<2有无关作用, FIC≥2有拮抗作用,目前虽对FIC值标准确定尚

未取得一致意见,但将FIC<1定为具有协同作用被普遍采用[2]。

2 结果

联合抗菌药物对35株MRS的FIC值见表1。

表1 联合抗菌药物对35株MRS的FIC值(%)

3 讨论

从FIC指数来看,万古霉素与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利福平、磷霉素联合药敏试验显示,万古霉素与磷霉素联合用药后协同作用最好,利福平次之。而万古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或阿米卡星联合用药后以无关作用为主,协同作用并不占优势,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

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细菌,万古霉素是治疗葡萄球菌感染的特效药物,随着万古霉素广泛应用,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目前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利福平、磷霉素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但利福平一般不单独使用。因此使万古霉素与之联用,大部分可明显降低万古霉素使用量,以保护万古霉素的抗菌活性,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一般认为,细菌可通过3种机制对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产生耐药:(1)获得并表达mecA基因,产生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或称PBP2a),表现为均一性或异质性耐药,这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2)产生过量的β-内酰胺酶。(3)表达修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1、2和4。

有些葡萄球菌通过过量产生β-内酰胺酶,或产生修饰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或表现为异质性耐药,使苯唑西林体外药物测定中介浓度,影响了MRS的判定,这是临床微生物室必须注意的问题。35例菌株中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MRS,说明万古霉素对MRS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但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慎用万古霉素,因万古霉素存在异质性耐药性问题[3]。单用阿米卡星的敏感率达75.5%,而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唑啉的敏感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6.5%、50.6%,这些抗菌药物体外对MRS仍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联合用药后不仅提高药物疗效,缩短疗程,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产生,降低用药剂量,还可减轻药物对患者的毒性和不良反应[4]。

研究显示,细菌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有一定关系[5],病原菌未明确前慎用广谱抗菌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治疗也引起临床足够重视[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社会公共卫生问题[7]。

[1]Wikler MA,Cockerill FR,Craig WA,et al.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sixteenth information supplement[S].CLSI,2006:37-45.

[2]董平,万哲,李若瑜.抗真菌药单独及联合应用时对曲霉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9):527-529.

[3]沈定树.异质性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3):184-186.

[4]喻婷,梅清,朱玉林,等.万古霉素联合用药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11):859-863.

[5]帅丽华,胡志坚,孙晓红,等.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56-458.

[6]钱晋希,吴辉云.153株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及药敏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5):493-494.

[7]万向农,胡建华,黄建平,等.米诺环素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体外抗菌活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1):60.

R446.5,Q939.92

B

1674-1129(2013)02-0196-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3.02.041

猜你喜欢
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
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experimental spectroscopy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of uranium monoxide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题西林壁
苏东坡题西林壁的故事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质量浓度
确定已经根除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慢性携带者进行选择性髋膝关节置换术感染的危险因素
烧伤残余创面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王西林 作品欣赏
小型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的建立
万古霉素联合中药治疗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