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013-03-03 01:50贾建波
中外医疗 2013年15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原菌住院

贾建波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郑州 450000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一般是因为多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系统病变,病情均较为复杂,临床症状容易出现神经、视觉、意识以及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及其并发疾病[1]。神经内科患者一般住院时间较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有文献报道,在我国下呼吸道感染位居医院感染首位,是最常见也最难预防的感染并发症,占医院感染的50%左右[2]。患者并发感染可直接影响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增加病死率。因此降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发率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提高患者生存率。该研究为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病愈率,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期间的患者进行一些病例探讨分析下呼吸道感染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共710例神经内科患者,以我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作为确诊患者感染标准,确诊500例神经内科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70例,女230例,年龄 31~78岁,平均年龄(62.9±18.2)岁,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颅脑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对照组210例神经内科患者未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其中男110例,女100例,年龄 28~59 岁,平均年龄(52.6±13.2)岁,包括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颅脑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经行年龄、住院时间比较。对手术操作进行比较,重点比较侵入性操作,如动静脉插管、泌尿系统插管、使用呼吸机情况。患者自身病情以及运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比较。对500例神经内科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后病理检查。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差异进行t检验,均数均采用(±s)方式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500例下呼吸道神经内科患者中有310例患者同时伴有两种以及两种以上危重疾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冠心病、颅脑损伤、高血压、糖尿病等),占62%。对照组210例神经内科患者中有64例同时伴有两种以及两种以上危重疾病,占30.48%。观察组500例下呼吸道神经内科患者中有410例经过侵入性操作,占其中156例进行吸氧侵入性操作,占38.05%,75例进行胃管鼻饲,占18.29%,144例进行泌尿道插管,占35.12%,35例进行静脉置管,占8.54%。观察组500例下呼吸道神经内科患者有332例使用两种抗菌药物,占66.4%,168例采用三联疗法,占33.6%。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抗菌药比较

对500例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行痰培养后病理检查发现真菌为主要致病菌,其次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500例患者中313例因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使病情加重,占62.6%,47例病情恶化,占9.4%,27例死亡,占5.4%。见表2。

表2 观察组患者进行痰培养的病理检查结果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平均年龄大于未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神经内科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患者年龄有关系。因为年龄稍长患者自身免疫力与防御功能比年龄稍小的患者衰弱,更容易受到外来细菌、真菌侵入,最终引发感染[3]。该资料中发现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远远大于未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说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与住院时间有密切关系。因为医院是病原菌聚集的场所,医院收治各种疾病各种类型的患者,病原菌来源不能切断,只能依靠医院对环境的清洁来减少病原菌数目,所以住院处病原菌是随处可见,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接触病原菌时间越长越容易并发其他危重疾病,从而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力以及预防能力快速下降,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大大升高。有文献报道[4],住院时间增加不仅仅增加下呼吸道感染率,同时也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影响患者预后以及康复的重要因素。所以医院应严格规定清洁卫生条例,对住院环境的检测也应重视,为患者提供一个相对洁净、安全的环境。

该次资料中发现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82%进行过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会破坏患者表面完整的防御系统,特别是呼吸道的侵入性操作,如吸痰、吸氧、鼻饲、给予呼吸机等,都会破坏呼吸道完整黏膜系统,使防御功能最强大、天然的免疫屏障被破坏,使病原菌有更多、更好的机会侵入患者体内,存活下来引发呼吸道感染。由于肺部表面积大,可粘附更多的病原菌,所以更容易发生感染,也导致下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中最常发生的并发症[5]。且因为一般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多数会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临床上对于危重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多为经验用药,一般以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这些药物的起点高,用药时间较长,特别容易破坏患者机体内正常菌群,直接导致机体内菌群失调,甚至出现耐药菌株,对于免疫力衰退的患者更容易并发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对于年老患者更容易发生这类情况,所以对于年老患者用药更应小心谨慎。

该资料中针对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500例患者进行痰培养后病理检查发现真菌所占比例最高,以及多重耐药菌株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等,既给治疗原发病带来较大困难,也给控制下呼吸道感染增加难度。可见并发感染的病原菌本身就将给控制预防带来较多困难。所以针对患者特别是并发感染患者及时进行细菌培养,根据细菌种类给予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控制以及预防感染。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定时给予翻身扣背等护理,可以有效排除患者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痰,可以及时有效的排除病原菌,减少患者并发感染的机率。对于长期住院的神经内科患者应合理管理饮食搭配,增强患者抵抗力,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较多,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与自身免疫力以及医院环境、治疗方案有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这类患者是并发医院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易发患群,应对其住院环境洁净度和用药方案都要合理规定与安排。对于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也应时刻注意患者用药反应,预防并发感染发生。

[1]李林芝.探讨性分析63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诱发因素及其护理[J].心理医生,2012(5下半月):211-212.

[2]郭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7(5):620-630.

[3]周素静,雷俊香,王向阳.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38-39.

[4]吕东苗,孙玉玺,刘喜梅.3055例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38-740.

[5]徐昕,许燕卿,左亚沙,等.重症监护病房医院内肺炎细菌耐药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29-331.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病原菌住院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杂交羔羊腹泻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
神经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
PDA在神经内科预防跌倒发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