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常用财务指标在税收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2013-03-27 02:3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期
关键词:销售收入财务指标税负

许 勤

在对企业进行税收管理的过程中,税收风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通过分析日常财务指标并结合税收分析指标,是识别和分析税收风险有效的手段。

一、常用财务指标的应用

(一)日常财务指标运用分析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利息支出)/销售收入×100%,它是反映了在扣除了销售成本之后,用于各种费用并产生盈利的能力,指标的高低反映出企业成本所占优势的高低。销售毛利率可以帮助税收管理人员发现企业是否有虚报销售成本或隐瞒销售成本等问题。在税收风险分析中,可以将其与企业所得税负担率等结合使用。在正常的情况之下,销售毛利率变动率与税负率变动率是同比增长的,两者比值应该接近于1;同样,销售收入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在正常的情况下比值也应该接近于1且同比增长。

2.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此项指标是日常财务指标中衡量企业盈利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项,在税收风险分析中,可以将该指标与增值税税负率进行对比分析,来辨别税负率的正常性。同时与增值税进项税控制额做比较也可以寻找税收异常之处。

3.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主营业务利润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本指标评价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在税收风险分析中同样是要与其他的财务指标进行对比的。在一个企业业务中主营业务占多数的前提下,在与总资产报酬率进行比较时,如果该指标偏低则可能说明该企业的利息费用或者是管理营业费用存在着异常。除此之外,该指标还可以与税负率进行比较,如果该指标相比也是偏低的话,则同样说明企业在纳税方面存在问题,企业可能在销售收入、成本或扣除方面做了手脚。

4.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无疑是在一定时期企业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率,它反映的也是企业的经营效果。其中成本费用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及税金和附加等费用,所以可以与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进行对比,分析税金等项的金额所占比率。在税收分析过程中,可以结合投入产出率,也可以看出是否存在多计成本或者少计收入等情况。

5.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100%,该指标反映的是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会有企业把应该作为销售的部分未计入在内,而利用流动资产周转率并同企业的利润率、税负率一起分析,可以较容易的分析出少计的销售收入。同时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扣掉折扣和折让的数额,所以利用该指标也可以发现不规范的折扣和折让情况,可以帮助分析税收中出现的异常。

6.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对税收风险的评估分析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金融资产与存货的变化会引起指标的变动,如果发现速动比率相邻两年且同期的变化有些大,这个时候就要看一下金融资产变化中是否有(如果有是哪些)收入是可以免税的,还要分析存货变化中的一些行为是否可以视同销售行为。这样帮助税收分析人员快速查找风险点,及时进行控制,加强税收风险管理。

(二)案例分析

案例基本情况:某汽车零配件公司主要以生产汽车门锁等产品,员工人数达到了200多人。生产能力达到500万套/年,平均销售收入达到2000万/年。通过财务指标等的计算,企业所要缴纳的增值税为60万元/年。从企业成立到2008年,企业所缴纳的增值税都无差错。在2009年税务局人员对该企业进行纳税评估、查找异常申报纳税人的过程中,发现了该企业存在异常纳税情况。

指标分析:评估人员从公司提出了2009年财务报表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在财务报表中,该企业在2008年的销售收入是1600万元,在2009年是2013万元;在纳税申报表中2008年的增值税是58万元,到了2009年却下降到了12万元,税负率由2008年的3.6%下降到0.6%。对随机抽取的公司指标分析的结果是这几家公司在2009年的税负率都在4.0%以上,均比2008年的税负率要高。通过计算,发现这两年的总资产报酬率上升了接近2个百分点,资产周转率与同类公司比较无太大差距,说明公司总资产的经营效率没有不正常;销售税负率变动率为-82.32%,毛利率变动率为-25.12%,两者并不是同步增长且比值是0.30;而在正常情况下,两者比值也接近1,应同比增长;应纳税额变动率为-81.1%,销售收入变动率为14.96%,两者也不是同步增长且比值为0.18.所以分析该公司可能虚报了进项税额以及不计或少计了销售收入,导致了以上财务指标的异常。

所以说,财务指标的具体变动情况,可以帮助风险分析人员寻找税收风险分析指标的异常。通过财务指标的计算使得分析工作更简便和有效。因此日常财务指标对税收风险分析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财务指标在税收风险分析中的应用建议

首先,建立风险应对分析报告制度。通过对财务指标的采用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避免税收风险产生的建议,帮助税务机关建立风险应对分析报告制度,对风险分析指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提高风险指标的针对性,帮助甄选并应用财务指标。

其次,构建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就是对确立的税收风险指标,根据指标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初次的比较、分析和判断,筛选出承担此税收风险的纳税人。从纳税人、税种等多角度对税收风险进行分析,寻找精准的税收风险指标,构建指标体系。

再次,确定效能评价指数。根据税收风险分析中应用的日常财务指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效能评价指数。通过税负风险指数、风险管理效能指数等指标体系对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同时通过风险管理效能指数,也能看出企业对提高风险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将行动付诸实施的程度。

最后,搭建税收风险预警平台。针对每项税收风险指标对纳税人进行归类,按照地区、行业等归集风险指标形成税收风险指标体系,为构建税收风险预警平台提供基础。通过对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指标的选取,构建风险指标分析方案,并对风险指标以及方案进行评价,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建立风险指标集合风险预警平台。

结束语

在税收风险分析中要采用多种方法选择财务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在税收风险识别和分析过程中,要将指标综合比较分析,从整体上寻找可能的风险。并结合行业的特点,建立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和行业税负预警系统等,充分利用好各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进而做到分析风险点精准,保证风险应对实效,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1]孙磊.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在税收优惠政策绩效评价中的应用.财会月刊,2012年2期.

[2]黄文翔.浅析财务指标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年12期.

[3]李小曼.我国税源风险监控管理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20期.

猜你喜欢
销售收入财务指标税负
关于财务指标实际应用的思考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探讨医院财务分析中财务指标体系的应用
全国国有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销售收入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陕西法士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