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研究综述

2013-03-27 02:33李明珠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期
关键词:公允会计信息可靠性

李明珠

一、引言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公允价值给出的定义是“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借鉴了IASC的定义,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在决策有用观视角下,会计计量应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研究公允价值是否决策有用,就是研究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公允价值是否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争议

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引起了美国学术界对于重置成本的怀疑。1976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了《会计系列文告》(ASR,accounting seriesrelease)第190号,要求上市公司在补充披露信息中要披露重置成本变动的影响。SEC的该项举措迫使FASB在1979年发布了33号准则要求披露通货膨胀下的稳值信息。

Allen等(2008)、Plantin等(2008,2009)分析了不完美市场背景下的盯市公允价值会计效应,研究论证了公允价值对于金融危机的传导作用。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计量会将金融工具市值波动列入财务报告,加剧金融危机的效应。公开市场价格或者银行间市场交易价格波动将不能反映金融工具未来的收益分布,只反映了市场现金或者流动性可得性的大小,这根源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互动关系。如果此时使用盯市的公允价值会计,那么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就会反映进会计报表,直接影响金融机构资产价值,产生新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披露财务年报,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第一次大量地出现在年报中,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者提供契机,许多学者利用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允价值信息就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吴水澎等(2009)研究发现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与自愿审计、未经审计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均不相关。从2006—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选取153个选择自愿审计的公司以及1910个未选择审计的公司观测值为样本,研究了自愿审计、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影响,指出我国采用公允价值后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可靠的,本身并不具备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国内外关于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研究综述

1.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基本集中在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相关性的研究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于公允价值实证研究主要关注估值有用性,更关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信息是否有利于投资者的估值决策,这是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关心的主要问题。但在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研究问题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还没有得到统一,他们大都通过建立模型对上市公司提供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来研究公允价值的应用是否具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作用。研究结论分为以下两种:

(1)公允价值具备提高信息质量相关性的作用

Petroni和Wahlen(1995)的研究表明,流动性较强的交易型证券相较于流动性较弱的投资的公允价值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

朱凯、李琴和潘金凤(2008)通过采用Ohlson模型并且选取了中国上市公司按新旧准则披露的两份年报数据,研究信息环境对公允价值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信息环境对公允价值在股票定价中的作用存在着显著影响,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允价值对股票定价的增量作用越显著。

王家品等(2009)在其专著《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影响实证研究》中利用价格模型研究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调整额对股价具有正相关性,但对净收益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较弱,公允价值调整额和公允价值调整前账面净资产互有增量价值相关性。

陈学彬、许敏敏(2010)研究认为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净损益会增加上市公司盈利的波动性,并且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会受到披露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信息的影响。

(2)公允价值不具有提高信息质量相关性的作用

Khuranaand Kim(2003)的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公司规模和信息环境透明度的影响,公允价值的信息含量不一定总是优于历史成本。

丁凌(2007)研究认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对每股营业利润、每股净资产存在显著影响,对每股净利润的调整额却并无显著影响。

黄丽娟等(2008)利用Banh(1995)模型,对中国13家上市银行2006年一季度至2008年一季度样本中银行持有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的增量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银行股价并没有反映公允价值收益增加的波动性,即表明投资者并没有把公允价值当成比历史成本更相关的一种计量模式。

2.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关系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的影响分析,国内外学者大都采用的是规范性研究的方法。反对公允价值者认为,在无法取得市场价格的时候,公允价值的取得不是建立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模拟建立估价模型来进行估价,并且估价模型和模型参数的选取又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从而可能降低信息的可靠性。支持公允价值者认为(谢诗芬,2010)可靠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没有任何一种计量属性在可靠性上是无懈可击的(陈朝晖,2011)。这个问题上的分歧主要源于人们对于可靠性内涵的不同理解。可靠性虽然在实务中反映的是可验证、精确,但也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在无法确保绝对准确的前提下,“近似的准确”而非“精确的错误”,才是会计计量应追求的根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允价值也具有可靠性(夏成才,2007)。

综上,国外对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根源于经济环境的改变,特别是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主要侧重于:

①公允价值的定义;

②确认、计量、报告和审计公允价值的原则和方法;

③某些具体准则如金融工具、自创商誉等的具体应用;

④公允价值应用的经济后果。

国际上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还主要存在三大缺陷:

①截至目前,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和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依然模糊不清,对会计信息质量有何影响对此既没有权威的官方解释,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比较欠缺;

②对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实证研究还存在理论和方法上的缺陷,没有理清公允价值分别与企业价值和企业股票市价的关系,导致了实证结果存在分歧和争议;

③可靠性问题依然是困扰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和应用的核心问题之一,尽管FASB为此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的公告,但至今没有关于公允价值可靠性保障的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几方面:①公允价值的定义;②公允价值的确认,计量,报告和审计原则及方法;③金融工具,自创商誉,企业合并,人力资本,股票期权等具体领域中公允价值的应用问题。我国的会计准则很大一部分是移植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会计准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但国际会计准则是建立在西方发达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关于公允价值的应用对会计信息的全面影响还尚无比较权威的结论。虽然许多会计学者对公允价值的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但创新性的结论比较欠缺,因此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披露究竟是否存在影响,影响程度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

[1]Plantin Guillaume Sapra Hareshh Shin Hyun Song.Marking-to-market:Panacea or Pandora’s Box?.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6.

[2]FASB.Accountting Standards Update NO.2010-06,Fair Value Measurements and Disclosures improving Disclosures about Fair ValueMeasurements[EB/OL].http://WWW.fasb.org/,Jan.21,2010.

[3]陈学彬、许敏敏.公允价值变动对中国上市公司影响的实证分析:从盈利和股价波动的视角进行[J].金融论坛.2010,1.

[4]陈朝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会计计量[J].当代财经,2000,5.

[5]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J].会计研究,2007,1.

[6]周健全,李志军.从相关性和可靠性考量公允价值的运用J].会计师,2010,10.

[7]葛家澎.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研究—面向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J].会计研究,2009.5.

[8]谢诗芬,戴子礼,廖雅琴.FASB和IASB有关《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研究的最新动态述评[J].当代财经,2010,2.

[9]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M].第1版.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5.

[10]刘英男.公允价值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相关性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0,1.

猜你喜欢
公允会计信息可靠性
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运用分析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我国公允价值问题的应用研究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论如何提高电子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