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学需要“三心二意”

2013-03-27 02:33李美春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期
关键词:三心二意信心会计专业

李美春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和理解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未能掌握扎实,就会给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那么,会计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呢?在多年的基础会计教学工作中,我针对学生基础差、底子薄、厌学贪玩、学习兴趣不高等特点,将“三心二意”这一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收效良好。所谓“三心”,是指“爱心、信心、耐心”,所谓“二意”是指“意识、意志”。“三心二意”教学理念就是会计专业教师将用“爱心、信心、耐心”教学和“意识、意志”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爱心”教学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教育需要爱心,爱心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以“爱”字当头,展开财会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首先,第一节基础会计课我不急于讲授内容,而是用温馨的微笑、关爱的眼神、温和的语气询问这些大多第一次离开父母的孩子:生活是否习惯、是否需要帮助?并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和健康。这让第一次离家的孩子们内心充满温暖。之后,我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把自己介绍给学生,充分展示我作为教师的个人魅力,并告诉他们希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此刻,在这群中考失利,被父母责怪,受优等生白眼的孩子眼里我是如此亲切。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注意,就为我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奠定了基础。

其次,要想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短暂的关爱是不够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我面对哪位学生,我都不会鄙视他们,而是用一颗慈爱之心去教学,以爱心感化学生。只要老师对学生生活上多一些关心和爱护,交往中多一些支持和鼓励,往往使他们很快融入班级的学习、生活中来。也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学生爱你,也会爱你所教的课程,自然会自主学习,由“学会”到“会学”。这就是:“爱得越深,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大”。当我的基础会计课程由被动教变为主动学时,其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就可想而知了。

再次,除课堂教学外,我非常注重与学生交流。有时我会走进他们宿舍,与他们天南海北地闲聊,借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学习困难;有学生生病了,我便从家里或药店给她带药,并叮嘱其他同学给予生病的同学更多的关照;对在课堂中犯纪律的学生,我也会在课后主动与他们沟通,用母爱之心去包容他们的错误,以爱动其心。当我走进了他们,让他们亲近我、信任我,有困难时想到我,快乐时愿意与我分享,做到了这些,课堂上的气氛必然会和谐融洽,师生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二、“信心”教学

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很多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因厌学贪玩、纪律散漫,而经常受到父母的责骂、老师的批评、优良生的白眼。因此,特别容易受“我干什么都不行”这种痛苦思想的折磨,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呢?

首先,教师自身立信心。俗话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作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学习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教师是时刻摆在学生面前的榜样,教师的感染作用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基础会计教师是会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位专业教师,试想,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丧失信心,甚至神情淡漠、无精打采地走进课堂,学生会对这门课产生兴趣和信心吗?因此每一次课,我都会信心满怀、神采飞扬地走上讲台,用我的自信吸引学生,让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其次,行业展望鼓信心。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专业认知教育中,我会先让学生对会计这门学科有个初步的认识,再着重对会计行业加以分析和展望,以此来鼓舞学生学习的信心。要让学生明白财会专业有源源不断的社会需求,选择会计专业的三个优势:一是会计专业可以适应多个岗位的工作;二是会计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其社会地位也在慢慢提高;三是会计专业有着很大的升职空间。通过对会计行业展望,解除了学生学无所用的后顾之忧,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个人意义。学习有了目标和动力,就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再次,榜样示范树信心。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有说服力的。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学习困难,丧失学习信心时,我会用榜样的力量来重树他们的信心。

最后,教师肯定满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信任、期待的感情,可以使对方感到一种“被器重”的心理暗示,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的信任和肯定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它会变成一股无形的力量,促其奋发向上。

三、“耐心”教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对于基础知识薄弱的中职学生而言,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面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循序渐进,要有耐心。

在讲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时,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任何实务来支撑学生理解这些概念,所有无论我怎么讲学生仍旧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我会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向学生解释、打比方,一节课下来学生接受不了,我再用下节课,直到学生完全理解和掌握。教育的耐心需要我们学会等待。特别是对于学习情绪并不高涨的孩子来说,教师因材施教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动机,耐心引导,是对其学习态度的有效指引,最终促使这些学生寻找自我兴趣点,从而尽可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这样师生之间便可形成良好互动,以耐心换耐心,借耐心换态度,更好地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积极作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竭尽所能使得教学过程最优化。

由于财会工作讲究严谨细致,作为老师除了要修炼自己的耐心外,还要通过言传身教,努力培养学生严谨耐心的职业品格。在指导学生进行账务处理时,我要求学生首先要耐心、细致的审题,认真分析各个条件以及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再找到解答技巧,并在计算后认真检查:“一步一回头”,使他们逐渐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工作责任感。

四、意识的培养

对学生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根据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普遍性规定和本质,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自主、自新、自律的能力。在基础会计教学中,我认为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意识。

尽管基础会计课程包括了整个会计学科的基础理论。但传统教学中,常将理论课与技能实践课分开。许多会计专业的学生认为会计理论较为抽象,只能死记相关知识;对于操作技能,也是“一知半解”,不能形成自己的会计意识,解决实际会计问题。面向实践是社会对会计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应重视基础会计课程的基础理论教学,促使学生在入行初期形成会计意识。针对“基础会计”的技能训练课,我会组织简单的过程实训,目的在于突出会计核算从填制凭证到编制会计报表全过程,加强学生对会计工作过程的意识,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会计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进入空间意识领域,构建会计知识架构,学会运用会计意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是基础会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基础会计教学的关键任务。

基础会计教学应重视方法的传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和能力;促使学生会计意识的养成,培养学生利用会计意识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内容的同时,形成会计意识,领悟会计真谛。

五、意志的培养

人生有了目标,有了学习动力和信心,还要有意志。“学贵有恒”,学习一定要有恒心。尤其是作为一名财会专业的学生,要学好会计单凭动机、兴趣、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遇到困难、挫折不灰心,坚持不懈学下去的坚强意志。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己出经济业务题,在写作中不作硬性规定,自己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用坚强的意志去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提高学习质量,这是逐步培养学生良好意志的有效途径。对课外兴趣小组进行有计划地训练、交流和比赛,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磨练意志、总结经验、提高能力。学生借助坚强的意志,经过长期的磨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取得好的成绩,促使他们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

“基础会计”教学既要重视专业基础理论,操作技能训练,更要重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财会教师要克服传统的偏见,投入极大的热情,将“三心二意”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树立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

[2]李雁凌.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基础会计”的兴趣《东陆职教论坛》2011(下册)》.

猜你喜欢
三心二意信心会计专业
信心和山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三心二意”做好课题研究
刘文华:“三心二意”做生意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三心二意”做好帮扶救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