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改革

2013-03-27 02:33杨启浩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1期
关键词:实训室会计专业校企

杨启浩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激增,极大的推动了会计专业教育的发展。但是,由于受会计专业的性质和特点限制,实习单位一方面不可能接受大批量的学生去实习,另一方面实习的学生也很难接触到实习单位的财务信息,只能进行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会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及运用能力,还考查实际操作的准确性和快捷性。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专门针对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会计实训教学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认识到会计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基本上还是先集中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再进行一到两周实训。这样做表面上看起来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际是完全割裂的两个过程。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时候,由于不能亲自动手实践,很难形象记忆;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又要对前面学的理论知识重新补习。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实训教学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体现。

(二)会计实训室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虽然很多的高职院校都购置了会计实训室,里面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但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很多的设施只是用来迎接参观和检查。一方面是学生们对到实训室里上课很渴望,另一方面是实训室处于一种闲置状态,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由于会计的实训教学大都集中在一到两周进行。因此,教师只能减少实训内容,根本没有起到将理论贯穿于实践的作用。

(三)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应届毕业生,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三尺讲台,缺乏实践经验。迫于“双师型”的压力,许多专业老师考取了会计师证书或经济师证书,但是由于没有企业实践锻炼的经历,其所讲授的知识大都还是照本宣科,不接地气。尽管有些教师下企业进行调研、实践,但受工作性质和时间限制,没有真正的融入企业,这样的实践远远不能满足会计实训教学的要求。

二、高职会计实训教学实施不力的原因

(一)领导层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到位

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很难看到直观的社会效益,领导层在主观上认为会计专业只用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即可,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样往往导致领导层对会计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点在工科院校尤甚。高职会计专业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实训室和会计教学软件,如果领导层对本专业的性质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力度就很小。

(二)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近年来,各个高校的校企合作班风风火火,但很多都只是流于形式,挂牌子,照合影,签协议,一系列的形式走下来,校企合作就算完成了。真正的深层次的合作尚未开展,学生也并没有在其中获得实惠。而会计专业由于受专业性质的制约,一个企业能够接收的实习学生数量相比其他专业要少的多,即使参加了实习,也只是做一些基础工作,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校外实践机会少

实训教学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师资队伍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来自高校毕业生,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而行业的专家能手出于学校用人政策的制约和自身的发展考虑,很少能够进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很多院校由于招不到合适的专业教师,生师比达不到国家的评估要求,一线教师长期超负荷工作,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时间更是被压缩,只能利用寒暑假进行,但在短时间内又很难熟悉一个企业的业务环境,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三、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改革措施

(一)加大对会计专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近年来,受国家经济环境大形势的影响,会计专业成了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领导层也加大了对会计专业的投资力度。会计专业的实训室建设,不仅是计算机等硬件的投入,同时也要加强对软件的投入,比如用友、金蝶、网中网等会计教学软件。

(二)发展校办企业,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企业去接收学生实习不仅数量少,而且各个企业出于对自身商业机密的保护,在实习期间很少让学生真正的去接手会计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同时,也要立足自身条件,通过兴办校办企业,真正实现学生在会计岗位上的顶岗实践。

(三)充分发挥会计实训室的作用,实现一体化教学

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实训室的配套设施,并且充分发挥其作用,突破以往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通过教师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师生双方一边教、一边学、一边做,实现一体化教学。学生的日常教学都是在会计实训室会计软件平台上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设定工作岗位,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达到与企业真实的会计环境对接。

(四)大力引进和培养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

高职教育突出的是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因此,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工作是重中之重。高职院校要通过人才引进,让在企业工作多年的会计行业专家和能手走上讲台,将企业的会计环境带上课堂。深化校企合作,定期给教师充分的时间去进行下企业锻炼,同时企业的财务人员走进校园进行讲座,增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双方共赢。这需要高职院校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投入力度,同时给予配套的内部政策,为教师提供会计实践的广阔空间。

(五)以赛助教,以赛带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从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而对这种变化反应最快的就是各种会计技能大赛。会计专业教师要通过带领学生参加会计大赛,来洞悉这种变化,并将这种变化带到自己的课堂上。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始终站在会计行业发展的第一线,不能拘泥于自己以往的会计知识,做一只“井底之蛙”。学生通过大赛,也能够很好的锻炼自己,如果得奖对个人能力也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对将来找工作很有帮助。

[1]刘海燕.高校会计实训课程改革的设想[J].中国乡村企业会计,2012,(6).

[2]王宾彦.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探讨[J].太原大学学报,2012,(3).

猜你喜欢
实训室会计专业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基于6S模式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改进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在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中的应用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