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机科研项目临时用工的风险和对策

2013-04-07 11:10顿金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3年2期
关键词:科研项目劳务社会保险

□顿金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浅析农机科研项目临时用工的风险和对策

□顿金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机科研纵、横向科研项目不断增加,从而不可避免地在农机科研项目中使用临时工。据调查,在农机科研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农机科研服务对象主要在农村,项目实施的地点分散且偏远,临时用工的用工量和工期不确定,因而造成对临时用工的使用不规范,暴露出较多问题,存在着一定风险。

1 农机科研项目临时用工使用现状分析

1.1 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科研项目(课题)组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在农机科研项目实施中,部分项目负责人法律观念和风险意识淡薄,没有依法用工的意识。在项目组本身就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情况下,由于外出设备安装等工作临时需要,未向单位汇报,也未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沟通,就自行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他们认为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临时工是项目组用的,工资是通过项目经费支付,与单位关系不大。《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4条规定,“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客观上项目组用工行为已使单位和劳动者之间产生了劳动法律关系。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其后果将全部由单位承担。

1.2 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在农机科研项目实施中,对使用期不超过3个月的临时用工一般都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将面临许多惩罚。一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但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二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规定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用人单位就无法辞退劳动者。否则,违法辞退要支付2倍的经济补偿金。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将导致单位产生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和2倍经济补偿金的损失和风险。

1.3 未依法为临时用工人员办理社会保险

(1)《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农机科研项目对所用临时用工未能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如发生劳动纠纷及工伤事故等,一方面临时用工人员面临着相关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风险,另一方面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将面临着诉讼败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风险。

(2)《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单位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还将有被行政处罚的风险。

2 农机科研项目规避临时用工风险的对策

2.1 建立和完善农机科研项目临时用工的管理制度

农机科研项目组确因工作需要使用临时用工的,应由所在部门根据项目实施的地点、需求用工的数量、岗位和工期,向本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报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由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用人部门(项目组)根据需求招用临时用工,同时在招用临时用工过程中要严格审查劳动者的年龄和从业资质。

2.2 规范农机科研项目临时用工的管理方式。

(1)以项目完成期限方式规范临时用工人员管理。根据本单位承担科研项目的用人技术、资质、时间等要求,招用以该项目完成为期限的临时用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

(2)以劳务派遣方式规范临时用工人员管理。项目承担单位与项目实施地的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协议,由劳务派遣机构根据本单位承担项目的用人需求,把合适人员派来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只负责对工人的使用,不与工人本人发生任何隶属关系,由劳务派遣机构全权负责员工的招聘、劳动合同签订、培训、存档、工资福利发放、办理社会保险、处理劳动争议等业务。其优点:一是降低了项目成本。由于项目承担单位不与工人本人发生任何隶属关系,所用临时用工均是当地人员,降低了管理和差旅费用。二是用人机动灵活。项目承担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增减人员。三是减少劳动纠纷。由于项目承担单位和劳务派遣机构是一种劳务关系,没有与被派遣人员发生劳务或劳动关系,这样,农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就避免了与被派遣人员发生劳动纠纷,被派遣人员的相关利益也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2.3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化解劳动用工风险

为了化解和防范劳动用工风险,保障临时用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农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对所招聘的临时用工,应及时到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缴费手续。

综上所述,只要建立和完善了农机科研项目临时用工的管理制度,做到依法规范用工,完全可以避免劳动争议和劳务纠纷的发生,既保障了临时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又降低和转移了农机科研项目承担单位的用工风险。

猜你喜欢
科研项目劳务社会保险
我校横向科研项目再创佳绩
提升技能促进就业 打造“金堂焊工”劳务品牌
社会保险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隐蔽型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分析
申请科研项目,不应以职称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