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36例

2013-04-07 12:09付军振姜益常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椎间隙针刀椎间

付军振,姜益常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36例

付军振1,姜益常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36例用针刀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91.67%。结论:针刀疗法能够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椎活动度,疗效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疗法;治疗观察

笔者采用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三科门诊或病房住院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35~55岁,病程4个月~9年。

临床表现为以腰痛为主。多有腰部外伤、长时间坐位或弯腰工作史,腰部疼痛可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腹腔内压升高时疼痛加剧,步行、弯腰、伸膝起坐等牵拉神经根的动作也使疼痛加重,卧床休息可使疼痛减轻。重者卧床不起,翻身极感困难。

体征检查在突出的椎间隙棘突旁有压痛和叩击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跟部或足背外侧,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压痛。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早期多为皮肤过敏,逐渐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X线正位片可显示腰椎侧凸,椎间隙变窄或左右不等宽,患侧间隙较宽,侧位片显示腰椎前凸消失,甚至反张后凸,椎间隙前后等宽或前窄后宽。CT示椎间盘后缘向椎管内局限性突出,密度与相应椎间盘一致。MRI显示椎间盘轻度退变,T2加权像信号强度降低。

2 治疗方法

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在突出的椎间隙棘突两旁(约1.5cm)、压痛点、臀部肌群坐骨神经出口处做标记,戴无菌手套,以标记为中心用碘酒、酒精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用1%利多卡因10mL局部封闭。术者右手持针刀,在标记处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线平行,顺着肌纤维方向缓慢刺入到达椎板骨面,纵向松解剥离,横向切割,针刀下有松动感后拔出针刀,针眼处无菌辅料加压止血[1]。松解椎间孔周围的软组织时,针刀应轻度外斜,到达椎间孔上缘骨面,沿椎间孔骨面平行切开3~4刀,深度2~3mm,以无神经串通感为宜[2]。在腰部压痛点进针后,直达椎板骨面做切开松解剥离2~3刀,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术毕用无菌辅料保护切口,每周1次,3次为一疗程。

施术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熟悉掌握局部解剖,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松解椎间孔进针时切记勿将针刀刺入太深以免损伤神经。术后嘱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防止局部粘连。

3 疗效标准

痊愈:腰臀部及腿部疼痛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显效:腰臀部及腿部疼痛症状明显改善、功能活动略受限。有效:腰臀部及腿部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功能活动轻度受限。无效: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

4 治疗结果

痊愈5例、占13.89%,显效16例、占44.44%,有效12例、占33.33%,无效3例、占8.33%,总有效率91.67%。

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功能障碍期属于退变早期,椎间盘轻度突出,临床症状相对比较轻。针刀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锥体的内外平衡失调。脊柱的稳定是有内外两种因素构成的,内源性稳定主要是椎间盘、微小关节和周围的软组织构成,外源性稳定是由于周围的肌肉给予的强有力的支持。由于椎间盘的退变造成各椎间关节的失稳,而椎间关节的不稳又加剧了椎间盘的退变。内源性的不稳,使椎体周围的肌肉因负荷的加重、损伤而进一步发生病理性改变,从而使脊柱处于严重的不稳状态。我们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过程中,主要是解除神经根和脊髓的刺激和压迫,恢复脊柱内外稳定的平衡,尽可能的恢复脊柱的生理功能[3]。利用针刀剥离,松解粘连,使粘连造成的神经卡压得到分离,解除肌肉的痉挛,疏通经络、改善血供,促进局部新城代谢,消除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从而加强腰椎的稳定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疼”、“痹证”等范畴。由于腰部经络不通,寒脉痹阻气血,瘀血留滞经络、筋骨失养引起。利用针刀松解粘连、切割剥离,可疏通腰部经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症状。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疗程短,见效快。

[1]田平,陈银环.电脑三维牵引配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8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95.

[2]王传明.推拿配合针刀、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江西中医药,2005,26(5):35-36.

[3]李玉玲.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2):91-92.

R246.281.53

B

1004-2814(2013)12-1046-01

2013-07-10

姜益常

猜你喜欢
椎间隙针刀椎间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刀针刺治疗合并颈部症状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3例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