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拯救之路

2013-04-13 02:24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王尔德海德格尔上帝

(湖北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435002)

自从人类能够反思自身,在希腊社会被神打败之后,人类的悲剧就开始了,从此踏上了寻求拯救之途,也是异化之途。中世纪的上帝和现在丰盛的物质都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一个是理性世界形而上学的最终指向,一个是感性世界人类奋斗的回报,都变成人类崇拜的对象。最终上帝被赶跑,拜物教盛行。不能说上帝存在的日子是人类最幸福的时候,中世纪天堂福音与人世的哀鸿遍野又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只不过上帝确实给人类指出了一条拯救的路线,彼岸的世界,他的怀抱。而现在人类却将葬身于物质的世界,看不到出路,只能虚无地沉睡,已感觉不到生命的跳动,还去追问什么是生命的本质。也许会像黑格尔所说的物质的尽头就是自由,就是出路,人类从利用生产工具到被工具统治,再到战胜工具获得自由,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看不到,就困惑不已,就像茫茫黑夜,没有了光,有人告诉说总有一天它会到来,但谁来保证,万一没有,谁负责。

如果没有了拯救,自救是否可能?有人说,人不能同时拥有幸福和自由,你要幸福就要虔诚地跪在上帝的脚下,做他忠实的奴仆,那么他来负责和保证给你幸福;如果不自量力追求自由,那么就要做好独自承担痛苦、恐惧和一切不幸的准备[1]。尼采很早就看到了形而上学的困境,宣布形而上学的终结,却把“强力意志”、“超人”作为新的上帝扶上位置,但就像海德格尔批判的“尼采最后体会到无家可归的味道。尼采在形而上学的范围内不能找到摆脱无家可归的痛苦的其他出路。只有把形而上学倒转过来。但这却是无出路状态的完成。”[2]381中国的儒家“替天行道”的圣人大有尼采“超人”的意味,一切不必外求,自身的“仁”与“义”就是根据。但屈原和王国维的自杀证明它们没有这个能力来承担人世的恶,从自身找不到出路,就像荷尔德林在《人,诗意的栖居》中所说的:“……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2]470

在上帝之路被斩断,光明未来之路无法保证,人类又不能自救的时候,艺术被认为是引领人走向真、善、美和自由的另一条拯救之路。在不见光的世界,理性的人类渴望摆脱无家可归的感觉,找回原先活生生的生命状态,以此证明自身的存在,诗意的栖居。艺术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幅画面,中国古典诗歌、希腊雕塑、文艺复兴时的绘画和小说……马尔库塞在《作为现实形式的艺术》中说:“传统美学的这一中心观念—美的观念,唤起了人的理性,也唤起了人类的感性,唤起了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艺术要起一种和谐的,宁静的,同时又是认识的作用,要美和真。美必须引向真理……”[3]715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脱离或者说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和人。立足于现实,立足于人,才可能找到获救或者说和谐的途径。不是把上帝抬到天上只能仰望,或把上帝赶跑人就可以永恒的堕落,而是把上帝拉下来和人和谐相处,一种泛神的状态,泛神的状态也就是艺术的状态、和谐的状态。希腊社会、文艺复兴,、中国古典社会的艺术都是这种状态的体现。但这种艺术状态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一种回忆。没有异化也就无须拯救。要么改变世界,要么改变自身,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艺术的拯救之路也必须从这两方面开始。

从浪漫主义起,艺术就开始承担反对现代社会异化的使命,这是和近代社会的进程相关的,因为浪漫主义的开始和西欧特别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是同时的。华尔华兹要在自然中重新发现自己、席勒用感伤的诗去表现素朴时代的理想、康德关于美是无利害关系的愉快的公式、王尔德孜孜以求地为“心性寻找一个自我实现的方式”[4]……艺术被看成实现自身的场所,一个美的乌托邦。

艺术同样面临着困境,因为人在堕落,艺术该怎么办?是跟着堕落,像现在社会艺术的商品化、商业化,还是远离尘世,追求自律,所谓的“为艺术而艺术”,躲进象牙塔。跟着堕落当然不对,但是躲进象牙塔也就走进了死胡同。艺术是不能脱离现实的,否则就没有了活力和力量,也失去了根基,开始萎缩。

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佩特倡导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艺术来到你的面前,除了为你带来最高品质的瞬间之外,别无其他;而且仅仅是为了这些瞬间。”[5]他的学生王尔德不仅提倡生活模仿艺术,“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这是不会错的”[6],而且他在生活上确实在刻意践行他的这一倡导,虽然未免有招摇之嫌。盛传王尔德本人曾身穿“唯美服装”,手持百合花在皮卡迪里广场散步,而且他努力把美学原理运用于房间的布置,就像他的小说《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的道连广泛搜集东西方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来布置房间一样,置身其中就像与现世隔离,忘却时间,瞬间即永恒[7]。但这只是艺术的慰藉,就像某一天你可以喝醉,酣睡片刻,但酒醒之后仍要面对破碎的现世。这种标新立异与现实相抗衡,也就得不到现实社会的理解。王尔德叛逆的一生同时也是充满悲剧的一生。“艺术与现实分离的裂口,艺术在本质上作为‘不同物’的性质以及它的‘幻想’性质等,只有在现实本身以自己的形式逐渐成为艺术时,才能缩小和消除……”[3]718也就是现实世界普遍的艺术化,从而现实就是艺术。但现在确是艺术要么高高在上地躲起来,要么跟着现实堕落,而不是现实跟着艺术复活。

到了20世纪60年代消费主义盛行于世,为了反对景观社会这一“意识形态的顶点,因为它充分曝光和证明了全部意识形态的本质:真实生活的否定、奴役和贫乏”[8]127。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居伊·恩斯特·德波领导了情境主义运动,并发展成为情境主义国际组织,成为20世纪中后期欧洲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思潮。情境主义主张通过将存在瞬间艺术化的“日常生活的革命”来重新建构积极本真的生存情景。“情境主义者的目标是通过断然安排的短暂瞬间的变化,直接参与和分享一种生活的激情和丰富。这些瞬间的成功只能是他们的短暂效应。从总体的观点看,情境主义者认为文化活动是一种建构日常生活的实验方法。”[8]194与唯美主义运动还主要是在理论上倡导不同,情境主义从一开始就把“建构情境”放在重要地位,在杂志的第一期就对其做了明确的解释:“由一个统一的环境和事件的游戏的集体性组织所具体地精心建构的生活瞬间。”[9]并积极参加革命实践,1968年法国的“五月风暴”就深受其理论的影响。

情境主义主义还是要复活生命状态,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压抑的欲望和希望得到表达和解放。“他们不再认为生活是一稳定性的单纯维持,相反,他们热望他们行动的过程无限丰富。”[8]200通过生活的艺术化恢复人的本真自然生命,从物质的异化中抽身出来。但这种妄图通过艺术活动来改变人的生存状态是不符合实际的,艺术也没那么大的力量。人的存在状态的改变还是要靠劳动实践。也许随着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人参与艺术活动的时间也随之增加,人将成为新型的人,才能逐步摆脱物质的异化。

改变客体世界确实需要很长时间,那么能否重构作为主体的人类自身呢?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面临着生存论问题,上帝的逐渐隐没还没使人特别惶恐。“奥斯维辛是现代启蒙运动失败的公开证明,是一切致力于完美世界构想彻底失败的标志。”[10]人存在的理由和根据到底是什么?不是从上帝那里开始,也未必能走向光明的未来。

人是语言的动物,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中提出:“语言是存在之家,思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2]358海德格尔所说的“语言”是最本质的语言,是显示“大道”的诗。“大道”如老子的道一样不可言说,但却通过大地的“生生不息的涌动和生长”这种“自然语言”,也即“寂静之音”来显示,海德格尔也把这种显示叫作“无声的道说”[11]1133-1137。而人的作用就是“把无声的道说带入语言的有声表达之中,大道在需用者(人)的归本中让道说达乎说话”[11]1141。这种用来转化“道说”的语言,只能是最本质的语言,也就是诗,还有在海德格尔看来和诗一样的“思”。诗也就成为存在和“大道”有声的显示。诗的本质是神思,以期与“大道”契合。

人有没有本质和本质在哪里已不重要,而人却通过诗来神思着不可捉摸、只能神遇的本质,用诗将其显示。万物通过“生生不息的涌动和生长”来无声地显示“大道”,而人却通过有声的诗,这样最本质的语言—诗就成了人的根据。而且,“诗看起来像游戏而实则不然。游戏虽然把人们带到一起,但在其中每个人恰恰都把自身忘记了。相反地,在诗中,人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据之上。人在其中达乎安静;当然不是达乎无所作为、空无心思的假宁静,而是达乎那种无限的宁静,在这种宁静中一切力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2]321

海德格尔用最本质的诗来确立人的存在,具有一种泛神论的性质。因为世界有生命的万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言说着“大道”,所以是相通的,以至于是无差异的。这样确实能终结人的漂泊无依之感。其实这也是他对西方由来已久的二元对立给人造成的危害的反思。要泯灭物我对立,重归自由之境也就是泛神状态,诗意栖居。但就像荷尔德林担心诗人泄露天机将会受到惩罚,而诗人的布道又被现实生活所拒绝,最终被现实世界所驱逐,诗人处于两难的境地。“俄狄浦斯王有一目,即或许太多。”[2]324荷尔德林终于发疯了。现代社会是不需要诗来立法的,或者说它们之间是不可调和的。人确实是语言的动物,但最本质的语言正在被日常语言吞没。

艺术是既超越又现实的,这种超越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区别,而不是本质与现象式的二元对立,艺术是不能脱离现实的。既区别又联系。所以它不能成为一种绝对力量,不具有拯救功能。但是我们能拉大或缩小艺术与现实间的区别和联系。加大区别只能从艺术着手,而加强联系最好从现实着手,因为艺术迁就现实只能跟着堕落。

拉大艺术与现实的距离,“让人类面对那些他们所背叛的梦想和他们所忘却了的罪恶。”[3]719否定现实,让现实深刻反省。古典型艺术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具有真、善、美的世界,使破碎成为完整、绝望成为崇高、痛苦成为美可以说是对现实世界的审美压抑。现代的先锋派艺术颠倒错乱的绘画、不知所云的小说……更是对现代生活的深刻否定。或者拉近距离,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改造现实生活,进而改造作为主体的人类,“依赖于一个新的生产模式和新的生产目标,依赖于一种作生产者的新型的人,依赖于人在既定的社会劳动分工和在劳动与享乐的分工中扮演固定角色的状况的消失。”[3]721使现实生活成为“活的艺术。”[3]717

艺术与人的关系比艺术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更为密切,艺术是人审美实践的产物,是真、善、美理想的代表。艺术的美育功用可以不断改善作为主体的人,使人朝真、善、美的方向发展,最终无限接近自由。这样看来艺术或者最本真的艺术确实是引领人通向自由之境、回归家园的路标。

[1]邓晓芒.中西文化心理模式分析(续)[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

[2]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卷)[M].孙周兴,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4]王尔德.王尔德全集(书信卷下)[M].常绍民,沈弘等,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120.

[5]Walter Pater.The Renaissance:Studies in Art and Poetry[M].London:Macmillan,1913:252.

[6]王尔德.王尔德全集(评论随笔卷)[M].杨东霞,杨烈,等,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343.

[7]王尔德.道连·葛雷的画像[M].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8-149.

[8]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姚继冰,张一兵.“情境主义国际”评述[J].哲学动态,2003,(6):44.

[10]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增订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26-27.

[11]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M].孙周兴,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猜你喜欢
王尔德海德格尔上帝
海德格尔的荷尔德林阐释进路
史蒂文森的唯美主义:从王尔德的三种美学谈起
实践哲学视域下海德格尔的“存在”
120秒的“上帝”
为自己
为自己
死亡是一种事件吗?——海德格尔与马里翁的死亡观比较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从海德格尔的“形式指引”看《诗》《书》中的“帝”与“天”
是否气人